没有狮子、龙灯、高跷、陆船,没有“大头僧戏柳绿树”,没有花担、茶担。这些都是在7月15日“迎新会”——赛城隍庙期间可以得到的,但元宵节期间却没有。很多地方都过元宵节,但我们的元宵节却很安静。
不过元宵节要等到晚上,华灯初上。元宵节,元宵节。我们那里通常不叫元宵节,而是叫元宵节。元宵节还有几天呢? 13日放灯,17日熄灯。 “正确的日子”是十五岁。
每个房间的灯都亮了。阿姨的房间里有四盏方形的玻璃灯。二娘的房间里挂着白色的明教琉璃灯笼,上面画着“红寿”二字,还有一盏珠灯。继母点了红釉泡子。一屋子灯火通明,明亮柔和,看上去十分吉祥。
孩子有他或她自己的光芒。兔子灯笼、绣球灯笼、马灯笼……大部分兔子灯笼都是自己做的。下面有四个滑轮,可以拉着走。兔子灯笼实际上看起来不太像兔子。脸蛋圆圆的,眼睛是弯的,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我买了绣球花灯和马灯。绣球灯是一个用纸制成的多面球,框架是条状的。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卷轴。手里拿着竹竿,向前一推,球就会不停地滚动。马灯由马头和马屁股两部分组成,用带子绑在身上。西瓜灯、虾灯、鱼灯,这些便携式灯笼是给孩子们玩的。
有人在街上献花。
有人把它们放了起来,有几个着火升到了天上,又被扑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是用骨头做成的,外面贴着红纸。制作一个长方形的管子,里面有一根蜡烛,放在天空中。灯笼很容易放置。你甚至不需要电线。你可以在一个角上系一根绳子,它就可以飞起来。灯笼在空中轻轻飘扬。不知道为什么,却让人感觉有些凄凉。
过年过完了,明天正十六,所有店铺都将“开门营业”。在我们这里,初一到初五商店不营业。初六开门两排门,出售一些市民必需的东西,称为“小门”。十六日,所有排门全部拆除,放起鞭子,放几声鞭炮,叫“开门”,正常营业开始了。岁月就这样过去了。
【《代表作》汪曾祺:故乡元宵(节选)】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汪曾祺的文字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乡土气息,读着让人感觉很舒服,这篇《故乡元宵》更是将故乡的温暖和热闹刻画得淋漓尽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汪曾祺笔下的故乡元宵,那份热闹和温暖,让人忍不住想要回到那个年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故乡元宵》节选,脑海里浮现出热闹的元宵节景象,仿佛身临其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老的文字总是带着一股独特的魅力,读起来很舒服,这篇《故乡元宵》也一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真希望可以回到那个年代体验一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曾祺的文字,总能带给我一种亲切感,就像回到了我的故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乡元宵,人间烟火。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老的文字,总是那么细腻,那么有温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故乡元宵》,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也回到了故乡。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曾祺的散文,总是充满了生活情趣,让人回味无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故乡元宵》真是让人怀念啊,那个年代的元宵节,真是热闹非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老笔下的故乡元宵,充满了美好和温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故乡元宵》,感受故乡的温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曾祺的文字,永远是那么的清新自然,令人回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乡元宵》节选,让我对故乡的元宵节充满向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老的文字,总是那么的生动,仿佛将我带回了故乡的元宵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故乡元宵》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仿佛置身其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曾祺的散文,总是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着《故乡元宵》,仿佛闻到了香甜的元宵的味道。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故乡元宵》,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体验一下那个年代的元宵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