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故乡元宵

更新:08-2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文/汪曾祺

家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

没有狮子、龙灯、高跷、陆船,没有“大头僧戏柳绿树”,没有花担、茶担。

这些仅在7月15日“迎新会”——城隍节期间提供,元宵节期间不提供。很多地方都过元宵节,但我们的元宵节却很安静。

几年前,有些人赠送独角兽作为礼物。早上,三个乡下人,一个拿着麒麟,——一张用纸绑着麒麟的长凳,一个敲小锣,一个敲铙钹,齐声唱一些吉祥的歌曲。

每一段的开头都是“格扎扎”:格支支支,格支支支,麒麟送个孩子到你家……这句“格扎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状语吗?声音怎么样?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很简单。

当送麒麟的人来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兴奋。只能听到一串“哥找找”。 “格扎扎”结束后,奶奶会给他们一些钱。

人们在街上玩骰子、“抓老羊”的赌摊上空无一人。六个骰子静静地躺在大碗的底部。经营赌摊的男人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

过年已经快过完了,过年亏的钱几乎都赔光了。明天还有事情要做,没人有心情赌博。

曹巷口有一个吹糖机。猴子舞剑,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面条机。

青蛇,白蛇,老渔夫。老渔夫的椰壳雨衣是用从药店买来的夏枯草制成的。

我去天地坛看人们吹“天嗡子”——,就是摇动空竹,吹得很大声,天嗡子像牛一样叫。

去泰山寺看妈妈烧香。一位老母亲的鞋底沾了牛粪,把它晾干了。

这一天快结束了。

不过元宵节要等到晚上,华灯初上。元宵节,元宵节。我们那里通常不叫元宵节,而是叫元宵节。

元宵节还有几天呢? 13日放灯,17日熄灯。 “正确的日子”是十五岁。

每个房间的灯都亮了。阿姨的房间里有四盏方形的玻璃灯。

二娘的房间里挂着白色的明教琉璃灯笼,上面画着“红寿”二字,还有一盏珠灯。

继母点了红釉泡子。一屋子灯火通明,明亮柔和,看上去十分吉祥。

汪曾祺:故乡元宵

去街上看走马灯。连万顺的旋转门很大。

“乡下人不认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只是车、马、人(兵)来回转动的影子,但也可以看它转几圈。

后来我自己做了一个,点上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像影子一样旋转,外面的纸屏风也映出影子。我很高兴。

钱盛和的走马灯不会“走路”,它只是一个长方形的纸盒,正面的白纸上画着一些色彩缤纷的小图形。小人物连着一根头发,烛光将头发加热。手和脚会上下移动。

虽然它不会“走路”,但我们还是称它为走马灯。不然的话,我们该叫它什么灯呢?外面的反派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全图为《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他或她自己的光芒。兔子灯笼、绣球灯笼、马灯笼……大部分兔子灯笼都是自己做的。下面有四个滑轮,可以拉着走。

当时的兔子灯看起来不太像兔子。脸蛋圆圆的,眼睛弯弯的,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我买了绣球花灯和马灯。

绣球灯是一个用纸制成的多面球,框架是条状的。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卷轴。手里拿着竹竿,向前一推,球就会不停地滚动。

马灯由马头和马屁股两部分组成,用带子绑在身上。西瓜灯、虾灯、鱼灯,这些便携式灯笼是给孩子们玩的。

有一个在其他地方可能找不到的习俗:看屏幕。

长方形的硬木框架,高约三尺,宽半尺,镶有丝绸,上面画有工笔的言情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它是在元宵节前安装的,大厅内有三十多个屏风,屏风后点着蜡烛。

这实际上是一部明亮的漫画。观赏屏风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在连阳殿的配殿,二是在城隍庙附属的火神庙内。

连阳殿上画的数字是《封神榜》,火殿上画的数字是《三国》。

银幕上看了多少年了,但每年还是看。如果不看屏幕,灯光节似乎就不完整。

有人在街上献花。

有人把几根树枝高高举起(生火)。大火冲天而起,被扑灭。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是用骨头做成的,外面包着红纸。制作一个长方形的管子,里面有一根蜡烛,放在天空中。

灯笼非常容易放置。您甚至不需要电线。只需将一根绳子系在一个角上,您就可以飞起来。灯笼在空中轻轻飘扬。不知道为什么,却让人感觉有些凄凉。

过年过完了,明天正十六,所有店铺都将“开门营业”。在我们这里,初一到初五商店不营业。

初六开门两排门,出售一些市民必需的东西,称为“小门”。

十六把所有的排门都拆了,放了一根鞭子和几根鞭炮。这叫“开门”,正常的生意就开始了。

用户评论

绝版女子

汪曾祺的文字真美,读着读着就想起家乡的元宵节了,那种热闹和温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这篇文章好舒服,读完就像吃了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一样暖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汪先生笔下的故乡元宵,充满着人情味,让人心生向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故乡元宵,好温暖,好美好。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汪曾祺的文章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充满着人间烟火气。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读着读着就想家了,好想吃家乡的元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故乡的味道,永远是最令人怀念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把孤独喂饱

元宵节,一家人团聚,吃着元宵,看着烟火,好幸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〆mè村姑

很喜欢汪先生的文字,细腻而充满感情。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这篇文章让我对元宵节有了新的认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汪曾祺的文笔真是妙不可言,把故乡的元宵节描绘得栩栩如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读完这篇文章,感觉回到了家乡,闻到了元宵的香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汪曾祺的散文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平静的力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Edinburgh°南空

好想回到那个年代,感受一下故乡元宵的热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汪曾祺的文字就像一杯清茶,回味无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抵千言

这篇散文,让我对元宵节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故乡的元宵,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艺菲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永远是那么的温暖人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读完这篇文章,感觉自己也参与了故乡的元宵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汪曾祺的散文,总是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汪曾祺:故乡元宵】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代表作》汪曾祺:故乡元宵(节选) 下一篇:十大故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