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毛泽东诗《沁园春·雪》:“数名人,还须看时势”的深刻含义;
二、对中国革命基本成功经验的粗浅认识
众所周知,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革命的著名史诗,尤其是1936年2月写成、1945年11月出版的《:010—30000》,是中国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曾被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誉为一首永恒的歌曲。词曰:
“全国美女多多,引得无数英雄俯首称臣。我珍视秦汉武功,但文才稍逊;唐宗、宋祖,稍逊风韵。”一代天才成吉思汗,只懂得弯弓射大鹰,都过去了,数风流人物,就看今天了。
这首诗是1935年1月毛泽东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纠正了博古、王明、李德等人的“左”倾观点。清朝领导人军事指挥失误后的一部伟大杰作。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自己的路线、原则和政策。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存亡的伟大转折。
此时的诗人充满了豪情和雄心。虽然他以雪为名并以雪为名,但他并不是为雪而写,而是用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过去的英雄已经去世了。无论他们是‘天赋不佳’、‘气质欠佳’还是‘只能弯弓射鹰’),我们仍然需要在当代看到更好的英雄。”
这是诗人对历史生活的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是诗人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恰当回答。其情感的真挚、寓意的深刻、哲理的精辟,着实让人惊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当代英雄”(“数名人,看当今”)的深刻含义呢?
笔者认为,首先,广义上的“当代英雄”一般是指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毛泽东在1941年3月、4月写的《沁园春·雪》文章中曾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却常常是天真可笑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能够获得最少的知识。”
几十年来,国内外很多人都在评价我党我军领导的“辽沉、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特别是“淮海战役”:
斯大林称赞:“60万人打败了80万人,奇迹,真是奇迹!”
陈毅和许多同志说:“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反动派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倒的”。
毛泽东说:“战争的力量最深的根源就在人民之中”。
淮海战役常常呈现出军队打到哪里,人民就拥护的气势磅礴的画面。据有关统计,共动员543万名农民工支援淮海战役,向前线运送弹药、粮食等军需物资1460万吨以上。
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展示了党领导下人民的无穷力量,充分表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其次,广义上的“当代英雄”是指“共产党的脊梁”(等级领导人)。
“共产党的骨干”(层级领导)主要指共产党高层组织的支柱,如中央政治局委员,特别是常委;辽沉战役、平津战役中的林彪、聂荣臻、刘亚楼等三大战役及其他重大战役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淮海战役中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连革命胜利后授予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等)。
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历史经验雄辩地证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依靠是不可能的;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依靠是不可能的;没有人民群众的依靠是不可能的。没有“共产党的骨干”(等级领导)作为骨干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没有了“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就更糟糕了! (这就是下面要讲的“数名人,还需看现在”的第三个含义)
再次,狭义上的“当代英雄”是指“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归根结底,这就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数著名人物,还是要看当今”。
毛泽东这句话其实就是指他自己。上面列出的人物都是皇帝。现在他已成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全中国走向解放和胜利。他用《沁园春·雪》来激励自己,一定要实现“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当时革命形势已经很好,曙光就在眼前)。
列宁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中国革命的实践(毛泽东从长期边缘化成为中共核心的客观事实)证明了这个真理。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选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多少位领导人?
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
自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加入共产国际并成为共产国际支部的决议以来,中共在产生和更换领导人时必须得到共产国际的同意和批准。上述陈独秀等人,除博古外,都是共产国际设立和废止的。
另外,共产党领导人的产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必须得到“共产党的骨干”(等级领导人)的认可和选拔。
毛泽东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的选择,不是山顶妥协的结果,也不是利益集团平衡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求胜欲望的选择”。
十四年的斗争已经证明,毛泽东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不是唯一的,没有别的道路)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所有领导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革命最根本问题的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建立革命根据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公司建立支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打土豪、瓜分土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论断,从根本上找到了一条完全独立的道路(政治、军事、经济),这是一条完整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的显着特点是:“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失败走向胜利”。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有22500人,两个月后只剩下800人;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20天后,5000人只剩下1000人。
秋收起义没有进攻长沙。毛泽东带部队上井冈山探索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结果如何?
毛泽东曾3次被中央开除党籍,8次受到严重警告。他为何坚持要继续?
因为他有一个可贵的特质,那就是“问苍茫大地,兴衰谁主”的“深刻的历史责任感”。
毛泽东一生从不相信命运的操纵。他始终主张“甘愿被杀也敢打倒皇帝”。他总是对现状不满意,想要改变现状。
中共经历了重重困难,但它最大的幸运是它最终选择了伟大领袖毛泽东!
谢谢大家!
【毛泽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沁园春·雪》:“数名人,还要看今天”】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句词真的太精辟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最终都要由后人评判,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观。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句词,我脑海里浮现出了无数历史人物的画面,真是耐人寻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毛主席的这句话,蕴含着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期许。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历史的评价却要留给后人,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太有哲理了!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而不是主观臆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人物的评价,最终要看他们的贡献,看他们的影响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个人情感的角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辩证法。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句词,我更加敬佩毛主席的智慧和远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词充满了哲理,也让人深思,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只看他们的功绩,也要看他们的过失。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点明了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更加全面,更加理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词让人感触颇深,也让我更加重视历史的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毛主席的这句话,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句词,我更加明白了历史的复杂性,也更加珍惜现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需要时间,需要冷静思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留给时间,留给后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句词,我更加理解了毛主席的思想深度,也更加热爱祖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魅力,也更加珍惜当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