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吴文英
听清明后的风雨,感伤花草。
楼前绿暗路分,一丝杨柳,一寸柔情。
饭冷春寒,酒拌晓梦黄莺鸣。
在西花园里,我每天打扫林间亭台,依然欣赏着清新的阳光。
秋千绳上频频飞舞着黄蜂,纤细的双手当时就香了。
两鸳鸯惆怅,静台阶一夜长青苔。
诗中的“西花园”是诗人在无棣与亲人相会、分别的地方。 《西园路黄昏烟雨引我思念秋娘,约宫黄》(《风入松·桂》)、《往事》一刹那,过不了西花园》(010-) 30000),这一直是令人难忘的景象,正如唐贵章老师所说:“这首诗是在怀念西园里的人。”(《浪淘沙》)。
下片写清明节过后,风雨停了,又是另一番景象:“西园日扫林亭,犹赏新日阳光”。西方诗歌指出了珍惜人的积极方面。扫花园亭子,每天都要扫花园亭子,一是因为风雨过后,落花满地,不忍心看它们沾满泥土,所以扫起来埋了每天都表现出我对花的珍惜;其次,风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氛焕然一新,心中顿时升起人们归来的希望。每天打扫花园凉亭,其中蕴含着待人归来的意思。大多数人在离别后都不愿意重游故地,以免感伤景物,留恋所见之物,但诗人说的“犹赏新日阳光”,这与普遍的情感是一致的。其实这是更深层次的写法。过去,我经常和心爱的人一起游览花园凉亭,尤其是在暴风雨过后阳光明媚的日子。不由自主地走进花园凉亭,仿佛正在与心爱的人一起旅行,重温旧爱。正是这种不得不走又不忍走的心理状态,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旧爱的刻骨铭心。 “秋千绳上黄蜂飞舞,有一刻,纤手香香”两句,感人至深,感人至深。花园里的秋千以前是她玩的东西,现在人走了,秋千空了。她感到孤独,突然看到黄蜂在拍打秋千上的绳子。让她想起了那双纤细的双手握着绳子的情景,然后她感觉秋千绳上还残留着什么东西。美女手上的余香依旧。陈寻说得好:“看秋千思那纤手,思因蜂群而飘香,简直是疯狂地看神理。” (《唐宋词简释》) 黄蜂频繁成群结队,也许不是因为香味,而是因为心中总有一个爱人。从而产生虚幻的纤手余香。看得出来我对人的感情很深,但我不会直接说出来。相反,我以“我不违反我原来的立场”为借口(刘熙载《海绡说词》)。对人的深厚感情自然就隐藏在其中。情深言语愚,意新。聪明地思考。 “双鸳鸯愁,静阶一夜长青苔。”两只鸳鸯比喻女子的绣花鞋,引申为美女的脚印。失踪了两只鸳鸯,意味着美人没有来,下落不明,无事可做,所以我满心惆怅。 “幽”字触及环境的寂静。说“安静的台阶上一夜之间就长出了青苔”,显然是夸张的说法。于建武《艺概·词曲概》:“都是因为无迹可寻,欲往上爬。”李白《咏长信宫中草》:“门前无迹,常青苔。”由此衍生出来,说明美女已经离开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所以青苔长得很茂盛。 “一夜之间长出青苔”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支虚幻之笔,强调人走后景物变化的戏剧性,衬托出心中浓浓的相思之情,若虚若实,笔墨灵动,技法精湛!
【清明习诗吴文英《风入松》赏析】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分析得真透彻,让我对《风入松》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对吴文英的词风和意境的分析,太精彩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明节读这首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风细腻,语言优美,对词作的赏析也十分到位,强烈推荐!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文章里对词中意象的解读,特别是“雨”和“风”的运用,很有深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真是美极了,读完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词中的典故和人物都做了详细的解释,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吴文英的词作总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这首词也不例外。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很详细,值得一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写作水平很高,语言流畅,分析到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感觉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明节读这首词,很有感触,作者的感情表达得很真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词作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反复品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词中的情感表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很有启发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分析得当。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词作的解读非常精彩,让人受益匪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语言真是美不胜收,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分析很有深度,让人对这首词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文章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真是令人回味无穷,读完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词中的意象分析得很到位,让人对词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