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枝比老竹枝高,都是因为有老竹干的支撑。
明年又有新生,十尺长的龙孙将来到风池身边。
有人把它当作一首赞美老师的诗,其实不然。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是:
新的竹枝长得很高,甚至比老竹枝还要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发现新竹来自老竹子。老竹扎根,新竹才能茁壮成长。新竹巍然挺立,是老竹呵护、培育的结果。
第二年,新竹就会长出来,破土而出,然后拔地而起。人们可以想象,老竹周围,其子孙皆高十尺,英姿傲然。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风池。为什么要提到风池呢?
凤凰池:省名凤凰池。凤凰池原是紫禁园内的一个池塘。魏晋南北朝时,中书省置于禁园内,掌管秘密,亲近皇帝,故称“凤凰池”。古诗词中常用凤凰池来形容宰相。
从上面典故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郑燮说风池的时候,其实是在称赞老朱是宰相级的人才。
这首诗写得很好,一石二鸟。不仅歌颂新竹身材高大、人杰地灵,还歌颂老朱的高尚才德,使他成为宰相、国家栋梁。
诗中的老枝指的是谁?你是说老师吗?
并不真地。
这首诗的题目是一首画竹诗,后面有这样的题词:
“十师十弟作张牌,板桥之弟郑燮。”
可见,这幅竹画及其上的诗是祝贺其弟季氏生男孩的纪念品,有其特定的内容。
简单来说,画上的这首诗是歌颂父子的,也预示着这位老父亲将来会有一个优秀的儿子。父亲好,儿子好,家庭就会兴旺。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别号板桥,人称板桥老师。清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后半生主要居住扬州,以卖画为生。他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自称“四季不衰的兰花,百节常青的竹子,千古不败的石头,千古不变的人”。其诗、书、画被誉为世界“三绝”。他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因此,这首画诗应该是他为贺寿而画竹画,并自己作诗一首。
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把这首诗视为颂扬老师的诗。
这可能吗?
当然有道理,但偏离了诗的本意,有点牵强。
首先,老竹长出新竹,说明父子关系非常合适。表达师徒关系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师徒有不同的根源。
其次,对于明年重生的人来说,祝福他们家庭幸福、子孙满堂是恰当的。但说到形容老师,最好说明年重生,但说重生又似乎不伦不类。
第三,老师突然变成了宰相级人才。这个跨度比较大,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郑板桥的《新竹》是一首赞美老师的古诗吗?】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真的跟老师有关系吗?感觉跟竹子关系更大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郑板桥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在赞美竹子的坚韧吧?跟老师有什么关系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的挺好的,但我觉得跟老师没啥关系,就是赞美竹子的品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竹,竹子,这首诗明显是在写竹子啊,跟老师有什么关系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首诗跟老师没啥关系,应该是在赞美竹子的挺拔和坚韧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这首诗是写竹子的,跟老师有关系吗?求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应该是在写竹子吧,跟老师有什么关系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应该是写竹子的吧,虽然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坚韧,但跟老师好像没什么关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但我觉得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写竹子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挺好的,但我感觉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在赞美竹子。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是赞美竹子的品格吧,跟老师没什么关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首诗是写竹子的,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可能是我理解错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很舒服,但跟老师好像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在赞美竹子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的不错,但我觉得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在写竹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很美,但我觉得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在赞美竹子的精神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应该是在写竹子吧,跟老师有什么关系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但是跟老师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很好,但是我觉得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写竹子的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是赞美竹子的坚韧吧,跟老师没什么关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很美,但我觉得跟老师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在写竹子的精神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