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037年1月8日,四川眉山。此时,大地仍笼罩在寒冷的冬季之中。大家都懒洋洋地待在家里,却有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随着一声婴儿的哭声,一个男孩走进了这个大家庭。
男孩的父亲姓苏。虽然他没有考中,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学者。大家都很期待。这家伙会给他的孩子起什么名字呢?
这时,老苏正盯着门外的一辆汽车。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缓缓转过身,说出了一个字:是。
那一天,没有人知道苏轼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史上会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一、苏轼名字的由来
苏洵确实不擅长科举考试,但他却极有识人的天赋。这么说吧,如果苏洵成为了算命先生,历史上就多了一个苏半仙。
后来,有人问苏寻为什么给孩子取这么奇怪的名字。
现在我们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呢?但当时,“石”指的是汽车的把手,“哲”指的是车轮密封件。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出身于司机家庭。
我估计是被问腻了,所以苏寻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来解释这个问题。
“轮子、辐条、盖子、轮子在战车中都有自己的职责,但唯独石似乎没什么关系。虽然,如果把石去掉,我还没有看出他是一辆完整的战车。石,我恐怕你不会佩戴外部装饰品。”世间一切战车,皆有车辙行驶。至于车辙的优劣,车辙也不尽相同。车马虽杀,但患难不如车辙。车辙之幸,是在祸福之间。我知道这是可以避免的。 ”
车轮、辐条、车顶和驾驶室都是汽车的重要部件。石是汽车前部的扶手,大多数时候不用,但没有它,汽车就不完整。
汽车行驶的方向是由车辙控制的,但汽车的性能与车辙无关。不过那天车子出了事故,车辙上来也不能怪。
翻译过来就是苏轼性格太尖锐,在社会上迟早会惹上麻烦,所以给他取名“石”,希望他能低调一点。而苏澈,做事踏实,懂得低调,可靠。以后你就不用再为这孩子担心了。
苏洵写这篇文章时,苏轼11岁,苏辙8岁。有人说,苏寻这么年轻,就已经看透了这两兄弟未来的生活,这实在是太神奇了。不过你也要想一想,这个名字是两兄弟刚出生的时候起的,所以我觉得苏寻不应该叫苏半仙。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如果你只提出问题而不提及解决方案,那你就是流氓。
苏寻该怎么办?
好吧,我得给苏时这家伙找个靠谱的老婆了。
虽然是父母之命,也是当时媒妁之言,但如果按照苏轼的性格,自己去找的话,肯定会出事的。
为什么这么说?最主要的是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苏轼在梅州有一个不起眼的好友,姓陈。他父母的意思是四时正常,所以给他起名叫陈四平,或者,不,他的名字叫陈季昌。
陈季昌的父亲是北宋名臣陈希良。萧尘是官二代、富二代,又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所以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电影中的陈继昌《河东狮吼》
苏轼后来写了一篇文章《方山子传》。方山子就是陈季昌,年轻时说:
“酿酒如剑,用财如粪。”
这样的英雄人物,自然过着极其潇洒的生活。
根据《小窗幽记》:
“陈真家养了几位妃子,每晚都藏一枝花,让命中目标的妃子留宿一晚,当时被称为‘花媒人’。”
据说他家里养了很多妃子,每天晚上都藏一朵花,让她们猜。谁猜对了就翻出哪个牌子,他当时被称为“花媒”。
这么有魅力的男人到底找了个什么样的老婆呢?
苏轼有一首诗献给陈季昌夫妇,就是著名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
龙丘居士也可怜。他说些空话,彻夜不眠。
忽闻河东传来狮子吼声,我丢下棍子,心中一片迷茫。
陈季昌就是这样生活的,成了一句成语:河东狮吼。
苏洵看了一眼,心想,如果有一天苏轼带着一头河东狮子回来,我一定不会禅让给一个配得上他的人吧?
不,一定是我们老家的四川姑娘。
二、 “旺夫”的老婆
那么苏轼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四川姑娘呢?别告诉我,苏轼的妻子非比寻常。
据说,苏洵虽然知识渊博,但毕竟没有文凭。当地有一所中衍书院,老师是苏洵的好友,也是正宗的进士王方。于是苏轼被送到中严书院读书。
中岩有中岩寺,慈母岩下有红碧潭。苏轼经常来这里观鱼。但这里的鱼通常都呆在岩石下面。苏轼每次去喂它们,都会击掌三声。久而久之,鱼就形成了条件反射。
有一次他和王芳建议,风景好就应该有好口碑。王芳认为自己是对的,于是举办了一场招募新娘的比赛。不,他点名了。各行各业的学者学者纷纷前来投稿,但没有一个人喜欢这个结果。这时,苏时缓缓取出自己的称号,道:“老师,弟子天赋不高,所以我也赐了一个称号。”
所以,如果尖子生讨厌这里,那他也讨厌待在这里。他显然早就想好了,但他还是想骗所有的坏学生来支持他。
王方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不一般。正当苏氏得意的时候,王芳的丫鬟也拿来了一张贴纸,并说小姐也选好了名字。
王芳打开,哈哈大笑,然后拿给苏时看。苏时见状,心中一惊。原来,王小姐的称号和他的一模一样,都叫“呼鱼塘”。
有时候,缘分来了,你却无法阻止。
王家的大女儿名叫王芙。那一年,苏轼十九岁,王甫十六岁。
古代的女性一般没有名字,基本都是以姓氏来称呼。但王福的名字却不同寻常。听着,王福,他不是王福吗?
与王甫结婚的第二年,苏洵便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进京赶考。考官是梅尧臣和欧阳修。梅尧臣读了苏轼的文章,觉得不可思议,就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一看这篇文章应该排在第一位,但一想不对,这种级别的文章是他的弟子曾巩写不出来的。为了避嫌,他把它放在了第二位。
最终,苏轼和苏辙双双中了进士。苏洵后来感叹,说进士考试很容易,但他一生都没有考上,进士考试很难。他的两个儿子都只参加了一次考试就通过了考试。
苏洵当时没想到,早点娶这个儿媳妇,他考中进士也不是梦。
鱼鸣池旁的苏轼、王甫雕像
说王甫的名字叫王甫,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实上,王甫在苏轼身上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
在古代,大家都认为妻子只要温柔贤惠、持家有道就可以了。苏轼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女人就应该顾家,照顾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但苏轼有时写文章时会忘词。当他想查典故的时候,王甫总能及时提醒他这里该用什么词,有什么成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时竟然发现你也认识这个词?你也明白这首诗吗?于是我拿了几本书来考王甫。没想到王芙竟然回答得很流利。苏轼顿时印象深刻。
温柔贤惠,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与苏轼进行思想碰撞,并不是王甫对苏轼最大的帮助。
苏轼曾对弟弟夸口说:
“我可以陪伴玉皇大帝,也可以陪伴北天院的乞丐,我看世界上就没有坏人。”
他说可以和玉皇大帝聊世间一切,可以和村里的乞丐喝酒聊天。他觉得世界上都是好人。
苏轼的才华、学识、不拘礼节,确实能让他与所有人交谈。这就是他的能力。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且不说官场,就以现在北京人的谈话为例。如果你在公交车上,有人对你说,哥们,你站得很帅。你必须明白你挡住了别人的路。如果你为某人做某事,然后你回来听他们说的话,你就做得非常聪明。你还必须明白这是一团糟。
说真话、说假话,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套路。像苏轼这样天生乐观的人,难道不该吃亏吗?
比如苏轼做了官之后,来往的人就多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来的人都只是客人,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送完客人后,王甫对苏轼说:有一个人,总是说两种不同的话,却只说自己想要的。他跟这种人说话有什么用?
这个人说话是双向的。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同意。对待这种人要小心。
还有一次,有人来送礼,王福事后说道: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它对其他人来说很锋利,会很快将他们除去。事实证明,结果比翻一本书来得更快。
你看,王福才是最懂的人。
这又是关于苏寻的。苏半仙先生为苏轼找到了一个好妻子。
苏轼是一个藏不住的人。王甫与苏轼性格截然相反。他们低调、谦逊、稳重、不张扬,但也懂得为人处世,这正好弥补了苏轼的缺点。
如果王芙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苏轼的人生也许就不会经历这么多的挫折。
但历史上没有假设。
三、十年生死两茫茫
说到这里,我终于要谈谈这首诗了。这首诗的名字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可能有些陌生。我曾经问过一个不懂诗的朋友,你能想到哪首宋朝的歌曲?
我的朋友一句也背不出来,只知道一句话:十年生死未卜。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对王甫的思念之情。
结婚第十年,王福因病去世。王福今年才27岁。苏轼的命运似乎从王甫离开的那一刻起就急转直下。
王甫走后的第二年,他的老父亲苏洵也去世了。老人临终前还嘱咐苏轼将王福葬在苏家祖坟里。
这一年,苏轼、苏辙带着父亲和王甫的灵柩乘船回到蜀国。王甫葬于苏轼父母墓西北八步处。苏轼作:《亡妻王氏墓志铭》。
王甫死后第十年,即公元1075年,当年正月二十日,苏轼梦见王甫,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的生与死是如此漫长,以至于我无法不去想就忘记它们。千里孤坟,无处可言荒凉。
纵然相见,亦不应相识,面满尘土,鬓如霜。
夜里,我带着深深的梦,突然回到了家乡。我正在小窗外梳妆打扮。他们相视无言,唯有千行泪。
预计每年肠子断掉的部分都会被割掉,月夜明媚的时候,就会出现矮松。
有时候人是很奇怪的。亲人去世的那一刻并不是最悲伤的时刻。有时参加追悼会似乎是一个过程。大家排队一一告别尸体。当他们看到尸体时,泪流满面。离开后,你恢复平静,转身又轮到你了,突然又哭起来,如此循环下去,就像时间开关一样。
仪式结束后,大家又一起吃了一顿饭,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互相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这就像一场久违的家庭聚会。事实上,没人在意多一个人还是少一个人,一切都恢复正常。
然而,可能有一天,你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你想起电视还开着,你就脱口而出,XXX,把电视关掉。下一秒,你想起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在这样的夜晚,苏时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突然想起王福离开已经十年了。此时,苏轼身在距四川万里之外的密州。你一个人在那边,我一个人在这里。我该向谁诉说我的失落呢?
“十年生死茫茫,不思议,终生难忘。独身万里坟墓,无处可言苍凉。”
即使我们现在见面,你也可能认不出我。那时我19岁,你16岁,但现在我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失去王甫的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在官场遭到陷害,只能离开京城,四处流浪。
“就算见面了,也不应该认出对方,脸上会沾满灰尘,太阳穴也会像霜一样。”
梦中,我突然回到了家乡,看到我们还在一起。透过小窗户,我看到你盛装打扮。我想对你说些什么,却说不出话,只有泪水止不住地流。
“夜里,突然从深梦中回到家,小窗外正梳妆打扮,相视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在埋葬王甫的地方种了三万棵松树。当它被种下时,它还只是一棵小树。每年我都会想起你。我当年种的松树,现在是不是已经满山遍野了?
“预计每年肠子断掉的部分都会被割掉,月明之夜,就会出现矮小的松山。”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却写下了最感人的思念,读到了苏轼与王甫的爱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