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屠苏》中的“屠苏”二字,真的是酒吗?很多人都解释错了

更新:08-2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鞭炮声标志着岁末,春风送暖屠苏。

千家万户总是以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用简洁凝练的文笔,向后人介绍了宋代至少三种过春节的习俗,即:放鞭炮、喝屠苏酒、“贴门神”。

关于“屠苏”二字的解释,我忘记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了。据说是古代过年时喝的饮料。直到最近我才发现,有些人认为把“屠苏”解读为美酒是错误的。

那么,“屠苏”应该解释为什么呢?有人说应该解释为“一种古老的茅草屋”,也有人说应该解释为“一种草”。

还有人说,应该解释为“一种药酒”。最后,有人引用了《辞源》中的说法,指出这可能是“一顶古老的檐帽”……

接下来,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屠苏》的几种不同解释,最后让我们找到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一、“屠苏”的几种不同解释

在《植物》一文中,对“屠苏”二字的特别解释是——“屠苏是阔叶草”。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屠苏’是一种草”的说法来源。

第二种说法:屠苏是古代的一种茅屋。源于清代徐嘉熙《四库题要辨证》。本书详细介绍了“屠苏”一词的由来。摘录如下:

相传屠苏就是茅草屋的名字。从前,那间小屋里还住着一些人。每年除夕夜,他们都会在屋里留下一根药棒,然后把袋子泡在井里。新年的第一天,他们取水放入酒瓶中。全家人喝了它,瘟疫就痊愈了。如今,人们知道它的配方,但不知道它的名字。他们只是称之为“屠苏”。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一个人住在城里的一条小巷里。每年除夕夜,他都会拿出一块药贴,让大家按照处方服药,然后装进布袋里,浸泡在井水中。

正月初一,取泡药的井水,全家人饮用。据说这样可以保证家人不会受到瘟疫的影响。这个人的名字因为时间太久已经被遗忘了,后来人们只记得“屠苏”两个字。”

不过,于嘉熙在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屠苏”二字究竟是指写下“遗书”的人的名字、处方的名称,还是他所居住的房屋的名称。

但在《宋书·索虏传》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谈到他时说:“陶住的屠苏被雷击中,屠苏倒下。他被压死了,左边和左边的人都死了。”右边哭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天拓跋焘住的房子被雷击倒塌了,差点把他压死。周围的人都被吓到了,都哭了。《宋书》成书于南朝。可见,在南朝时期,“屠苏”曾经是一种房屋的代名词。

第三种说法:屠苏是一种驱邪的药粉,称为“八神散”。南宋人《岁时广记》云:“屠者谓杀鬼,巫者谓还魂”。

所以两者合起来的意义就是——驱邪杀鬼,使人灵魂复活。从这一点来看,屠苏更像是一种可以祛瘟神、提神醒脑的药物,所以有人说它是古代的“八神散”。

“八神散”是由大黄、根、桔梗、白术、桂花、胡椒、附子、菝葜(或虎杖根)制成的药粉。此“八神粉”据说来自元代《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它是元代官方的专业医学书籍。

《春风送暖屠苏》中的“屠苏”二字,真的是酒吗?很多人都解释错了

第四种说法:屠苏是一种巫术仪式。宋人在《卷《事文类聚》第六卷中引用《元日》云:“屠,指削;苏,指腐;” “屠者为杀,苏者为鬼。”

屠的意思是杀。中文用的是“屠”字,被杀的对象通常是“非人”的东西。它们可能是“鬼”或“传染病”。苏的意思是觉醒,使人头脑清醒、明目张胆,与“八神散”的功效一致。

第五种说法:屠苏是一种大檐帽。《晋书·五行志中》:“当时的童谣说:‘太阳将遮住屠苏张的双耳,我将看到盲人成为皇帝。’”

这首童谣是晋人为了讽刺赵王司马伦而特意写的。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师、司马昭的弟弟。这个人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技能的人。《晋书·司马伦》传记中说:“当伦的眼睛上长了肿瘤时,他有时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怪物。”

大概是因为司马仑眼睛上方的突起太大了,所以人们嘲笑他就像戴着一顶大遮阳帽一样。不过,从出土文物来看,鲜卑人的帽子确实很像他们的屋顶。

第六种说法:屠苏是药酒。有人说,这种说法源于明朝《幼学琼林》年引进的《元日》。不过,“屠苏酒”的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晋代,所以它并不是明朝的“发明”。 ”。

二、“屠苏”到底是什么?

好的,我已经提到了《屠苏》的六种解释。那么,“屠苏”到底是什么?从之前的线索来看,“屠苏”很可能是一种起源于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巫术”活动的“药粉”。

后来,这种“药粉”按照汉族传统“泡在酒里”,一种叫“屠苏”的“药酒”就诞生了。让我们思考一下“屠苏”一词诞生的完整过程。

我们之前提到过,在《宋书·索虏传》年间,拓跋焘曾因居住的房屋倒塌而被压死。他住的房子在书中被称为“屠苏”。拓跋焘是南北朝时期魏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拓跋是鲜卑姓氏。北魏时期,鲜卑王室住的不是茅草房,而是大圆顶、大屋顶的木屋,有点像北京的天坛。

我们都知道,北魏与西晋的关系非常接近。正是在司马氏的西晋灭亡之后,中国才分为南北朝,北魏由此诞生。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司马伦生活在晋代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见过鲜卑人居住的“屠苏”。

又因为司马仑眼睛上的突起又圆又大,“遮住”了一只眼睛,所以有人写了一首童谣,形容他的突起是草原上遮天蔽日的大盖。房子。

经历南北朝之后,隋统一了中国,随后的唐朝则达到了中华民族一体化的顶峰。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中原,与汉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因此,在这一时期,或者更早的时候,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就传入了中原。

由于鲜卑民族后来融入了汉族,所以鲜卑朝廷的一些药方也以某种方式在汉族中流传。我之所以说“屠苏”可能是源自鲜卑皇室的药方,并不是无中生有。

我们前面提到,明代科学家方以智在他自己的百科全书《通雅》中指出“屠苏是阔叶草”,说明他可能见过这种草。

《岁时广记》,据说“屠苏”是由八味药组成的“八神散”,而这八味药中,大黄是一种叶子宽阔的草。北魏皇帝迷信巫术,经常随意采药炼成丹药。

《春风送暖屠苏》中的“屠苏”二字,真的是酒吗?很多人都解释错了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有逢年过节驱邪辟邪的传统。于是,阴差阳错,一种可以提神醒脑、使人耳目清明的药方就在北魏宫廷诞生了。

让大家把药材泡在井水中,第二天喝,可以防治瘟疫。结果非常有效,口碑相传,成为一种神奇的药物。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这个鲜卑人叫什么,或者也许他们知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忘记了这件事,但他们记住了“住在草原上大圆顶木楼里的人”。那所房子叫“屠苏”,草药就是从“屠苏”流传下来的,所以人们把这种药粉称为“屠苏”。

鲜卑族是游牧民族,分布范围很广,有甘肃、蒙古、黑龙江等地。所以他们的宫宅也被蒙古人继承,列入元朝的《大德重校圣济总录》。

此书简称《圣济总录》,是元代国家官员编撰的一部医学宝典。为什么叫“圣方济各”?古代谁敢称“圣”?我想,能被称为“圣人”的人,除了三皇五帝和孔子之外,就只有古代的帝王了。

所以这个“八神散”又叫“八圣散”,意思是“八神散”或者后人所说的“屠苏”,是“宫廷御方”。

由于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屠苏”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古代国家官方认可的“非处方药”。

另外,我们中国人还有“泡药酒”的习惯,凡是补品都泡在酒里。于是有人将“八神散”制成药酒,“屠苏酒”就这样诞生了。

好吧,现在是时候下结论了。王安石《元日》 里面的“屠苏”是指一种酒还是指一座房子?

如果你认为“屠苏”是北魏皇室的建筑,那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王安石再嚣张,也绝不能将宫殿建筑与农舍相提并论。

在其诞生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屠苏”一词最初可能是指生长在甘肃、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特殊地区的一种“阔叶草”。后来,这些部落的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并用它来治疗疾病。

最后进入鲜卑王室的“宫廷皇室”,并随着北魏的灭亡,从宫廷带到民间,在汉族民间广泛流传。由于它出自北魏宫中的《屠苏》,所以人们称此方为“屠苏”。

后来汉族就拿“屠苏”酿酒,形成了春节喝屠苏酒的习俗。因此,“屠苏”解释的唯一答案就是——“屠苏酒”。

结语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学者指出“春风送暖入屠苏”应该理解为春风把温暖吹进房间更合适。

如果把“屠苏”解释为“屠苏酒”,那么带来温暖的春风只能送进王安石的小酒杯里。我感觉“春风送暖”还不够强烈。

有人用诗歌的“意象”来反驳,指出诗人的词不能深入研究。否则,李白的“白发三千尺”只能解释为“站在三千尺高处数白发”。

由于中国古人在过年有喝“屠苏酒”的习惯,王安石的诗作多是描写这种酒的。他过年毫无意义,一高兴就给汉族盖房子,还骂少数民族的“耻辱”。

用户评论

夏以乔木

我一直以为“屠苏”就是酒,原来不是啊,长见识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这篇文章太有意思了,原来“屠苏”不单单指酒,还有其他含义,涨知识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到伤肺i

文章解释得很清楚,终于明白“屠苏”的真正含义了,原来我一直理解错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球的我

原来“屠苏”不是酒,我一直以为是新年必备的酒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感谢作者的科普,让我对“屠苏”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看来“屠苏”的含义很丰富啊,不仅有酒,还有药,还有其他含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我一直以为“屠苏”是古代的一种酒,原来是药的名字,太神奇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这篇文章让我对“屠苏”有了新的认识,原来它不是简单的酒,而是有着深刻的含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呆

作者分析得很到位,让我对“屠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原来“屠苏”还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太厉害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这篇文章真是颠覆了我对“屠苏”的认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原来“屠苏”的传说这么有趣,下次过年要多了解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我以前一直以为“屠苏”就是一种酒,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负雪

这篇文章解释得非常清楚,让我对“屠苏”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風景綫つ

原来“屠苏”跟新年有关,看来古代人对新年真的很重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我一直以为“屠苏”是古代的一种酒,原来还有药用价值。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这篇文章真是涨知识了,原来“屠苏”的含义这么丰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原来“屠苏”还有驱除瘟疫的功效,真是太神奇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我对“屠苏”有了全新的认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看来“屠苏”不只是酒,它承载着古代人的美好愿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春风送暖屠苏》中的“屠苏”二字,真的是酒吗?很多人都解释错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上一篇:增长见识,王安石的《春风送暖屠苏》诗可以有多种解读 下一篇:“鞭炮声消一岁,春风送暖屠苏”。其中的“屠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