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王维、孟浩然、刘禹锡都曾写过“隐士”这一主题。李白有《寻山僧不遇作》,王维有《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孟浩然有《寻菊花潭主人不遇》,刘禹锡有《寻汪道士不遇》。贾岛的诗词虽看似不高深,但完全胜过这四位大师。我们来尝尝:
《寻隐者不遇》 唐家岛
松下问男孩,说老师要去采药。
唯此山中,不知云在何处。
写诗、写作时,重要的是简洁、意味深长,这首诗就是一个例子。全诗看似十分简单,却集景物描写、抒情、叙事于一体,令人惊叹。
这首诗的主线是叙事。首句“松下问童子”,省略了诗人爬山的种种艰辛,仿佛从天而降,令人瞩目。对于隐士居住的地方,用“松”字,表示松树是高贵的象征。这两个词其实包含了诗人的敬佩之情。 “问童子”是全诗的眼睛。第一句是诗人的提问,后三句是男孩的回答。一个问题,三个答案,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第二句“严师去采药”是一个延续句,目的是把叙事转化为对场景的描述。少年最后两句话颇有禅意。师父就在这座山中,但由于雾气弥漫,很难知道他的行踪。这两句话之间实际上有一个奇妙的转折。诗人听说大师在山里,自然想到要找到他很容易;但当他看到山间云雾缭绕、人迹难寻的时候,他又感到失望了。通过后两句的回答,山里的美景慢慢展开。云雾之中有一座高山,山顶有一棵树,松下有隐士的茅草屋,松下下站着一个男孩,给人一种安静的美感。
其实按照正常思维,这首诗应该是三个问题,三个答案。第一个问题是“主人在吗?”,第二个问题是“他去了哪里”,第三个问题是“我怎样才能找到他”。如果你问这个问题,这首诗至少会增加一半。一个一向善于排词的诗奴,自然不会这样写。他巧妙地运用一问三答的形式,使全诗简洁而又自然。
【一个男孩和一个诗歌狂人提出并回答了三个问题,创造了一幅永垂不朽的杰作。他仅用二十个字就击败了四大宗师。】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二十个字太有力量了!简直是神来之笔!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简直是天才!这男孩和诗歌狂人联手创造的杰作,让人叹为观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诗歌有了新的理解,这二十个字蕴藏着无限的能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男孩,一个诗歌狂人,二十个字,打败四大宗师,这简直是传奇!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个问题,二十个字,这简直是神一般的智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太棒了!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让人佩服!这二十个字真的太有魅力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真是一个奇迹,二十个字的诗歌竟然能如此深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男孩和诗歌狂人真是太厉害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二十个字简直是天才的结晶!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二十个字,我读了好多遍,还是觉得很震撼!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男孩和诗歌狂人,真是绝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思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二十个字,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诗歌有了新的认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男孩和诗歌狂人真是太有才华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二十个字,让我体会到了诗歌的魅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见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二十个字,真的太震撼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