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孔子曰:“元年寒,而后知松柏后,有二鹰三鹰。”
——子寒·二十七
完全理解名句
1岁:一岁。 2之后:最后。 3、刁:同“凋”,枯萎。
孔子说:“每年天气一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枯萎的。”
名言的故事
据记载《孔子家语·在厄》,孔子应楚昭王之邀前往楚国。途中,孔子遭到陈国官兵的阻拦。他们不被允许前往楚国,并被困在原地七日没有食物。当时子路也和孔子一起被困。他对孔子平时“积德积义久”却落得如此下场深感不满。
孔子对子路说:“如果你认为有德行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那么伯益、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如果你认为有贤德的人一定会受到任命,那么比干就不会死在首阳山。”首阳山之饥。”你不会被背叛;如果你认为忠诚的人会得到奖励,那么关龙凤就不会受到惩罚;如果你认为忠告会被听取,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杀。”(《孔子家语·在厄》)从这些历史人物的比喻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将自己置于何处。
孔子接着说:“夫遇不吉利者是时,有德而不忠则为才。有学识有思想,但不遇时的人多,怎么能呢?”芝兰生于深林,不因无人而失香。” “君子修德,不因贫贱而改变德行”。意思是一个人是否受人赏识与时机有关,一个人的贤明与否与这个人的才华有关。君子有学识,有才华,但不为君王所赏识。人有很多,我孔子不是唯一的。芝兰生长在森林深处,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而停止散发香味。君子修德立业,不因贫穷而改变志向。
后来,孔子摆脱困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当年寒,遂知松柏,遂作雕刻。”来表达他的感受。清代刘保南在《论语正义》中解释道:“乱世方知君子正直无私。”这意味着,只有在政治混乱中,你才能发现君子行事光明正大,不会随便与人勾结。俗话说“国乱有忠臣”(《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风知壮草,狂风知忠臣”(《旧唐书·萧璃列传》)。后人常用“松柏枯萎”来形容一个人的品格刚强、气节高尚。
名言千古流传
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许多优美的文章和诗歌都使用了松、竹、梅的元素。梁代范云诗《咏寒松》有:“大风知劲,霜露直心”。诗人用“强结”、“直心”来歌颂寒冬里的松树。又如唐代张九龄在《第:010—30000首》诗中描述:“江南有红橘,冬后仍是绿林:为何伊邑气候温暖,寒气逼人”。年老之心。” “老冷心”是指有松柏般的品格。
【详细解读《论语》经典名言:年寒则知松柏,而后则雕琢。】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句名言真是太精辟了!只有经历过寒冬,才能真正体会松柏的坚韧,让人印象深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对“年寒则知松柏”的理解更深刻了,真是受益匪浅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雕琢和松柏,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对比鲜明,很有意思。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文章的分析,对“年寒则知松柏”的解读很到位,读完后感觉对这句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精彩,对“年寒则知松柏”的解读很有深度,值得推荐给大家!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真正的考验才能显现出真正的价值。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松柏的坚韧不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了“年寒则知松柏”的深层含义,很有启发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名言真是耐人寻味,值得反复琢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解读很透彻,让我对“年寒则知松柏”有了新的认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年寒则知松柏”这句话很有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写作风格很流畅,读起来很舒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文章的分析,对“年寒则知松柏”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深度,值得反复阅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语言精炼,分析到位,让我对“年寒则知松柏”有了新的认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名言真是经典之作,值得反复品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论述很清晰,读起来很通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年寒则知松柏”这句话很经典,值得收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年寒则知松柏”的解读很到位,值得推荐给朋友们。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