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柳子厚、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子侯出生于河东街(今山西运城西),世称六河东。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晋升进士,授校尉,转蓝田校尉,升监御史力行。与刘禹锡等人一起加入主张变法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侍郎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州。因与刘禹锡交谊甚密,人称“刘六”。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流”,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犀利苍劲,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捕蛇者说》 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事,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文笔犀利。《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文笔明快干净,风景描写,很多人依赖。又作工诗,风格鲜明,与魏应物并称为“魏流”。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重要论着,认为“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根本否认“元气”之上有无上师。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罚祸”,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他信仰佛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和”。有《河东老师集》个。
〔3〕墓志铭是纪念死者的一种文字,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一般用散文写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等。 《铭文》用押韵来安慰和赞扬死者,概括了全篇文章。
子侯,禁忌[1]宗元。祖庆七代,任拓跋韦大臣,封为济殷公。叔祖祖思是唐朝宰相。与褚遂良、韩渊一起得罪武则天,死于高宗朝。黄考镇,太常博士被母亲抛弃,请去做江南县令。后来因为不能讨好权贵,失去了监察御史的职位。当一个有权势的人去世时,他会回来担任御史。他的名字叫Upright,他所到过的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名人。
【翻译】
子侯,字讳宗元。第七代祖刘庆,北魏侍郎,被封为季殷君。叔祖父刘适曾任唐朝宰相。与褚遂良、韩渊一起得罪武则天,死于高宗朝。父亲刘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职,请求出任江南县令。后来因为不能谄媚权贵,失去了监察御史的官职。直到权贵去世,他才重新被任命为石御史。他为人正直,一身正气,交往的人都是当时的名人。
一个人厚而小聪明,他是有智慧的,对一切事物都有很好的了解。虽然他的父亲被捕时还很年轻,但他已经是成年人了。能够考中进士,一下子显赫起来,人人都说刘家有了儿子。后以其博学多诗获集贤殿正子[2]。他为人英俊,清正刚强,论今古之证,出入经史百家,刚健有力[3],常引他人到其位。他的名声很大,一时间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诸侯大人都争相从我门中出来,口口推荐。
【翻译】
子侯小时候聪明敏捷,什么事情都知道。当他的父亲还在世时,他还年轻,但已经独立了。能考上进士,已经有所作为了,人人都说刘家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后考中二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子。他英俊正直,正直勇敢。他发表议论,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百家之作。他精神抖擞,富有洞察力的讨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折服。结果他名声大噪,大家都想和他交往一段时间。大臣们争先恐后地招揽他,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推荐他。
贞元十九年,兰天威被任命为监察御史[4]。顺宗即位,拜尚书外郎。如果有人得罪了,他就会被任命为都督。未到,就被贬为州司马。保持闲适,有利于自己奋发图强,记而读,赋诗词,溢而止,自律山水,求博大精深,学无止境[5]。元朝时,偶然被召入京师,与他一起被任命为都督。然而,他的儿子侯却拿下了柳州。到了之后,他叹息道:“这还不够政治罪恶吗?”因当地风俗,设宗教禁令[6],州民遵行。男人和女人通常会承诺金钱并约定不时赎回金钱。如果儿子是女仆[7],他就不是奴隶。子侯想出计策,命他赎回。尤贫无能者,更应书其仆[8],足者,赐其质。观察使者[9]向他国颁布法律,一岁的多被免还。衡、湘南进士,皆以子侯为师。经典成子厚谈指画作为文学形式,都是有相当标准的。
【翻译】
贞元十九年,子侯由蓝田县尉升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升任礼部侍郎外郎。这时,有当权者被定罪了。他被认为是同谋,被派出京城,照常担任总督。上任前,他照例被贬为州司马。子侯带头履行职责,更加刻苦学习,潜心读书、背诵、写诗作文。就像泛滥的江河和堆积的湖泊一样,他的诗文造诣深邃无边,只能沉迷于山水之中。元和年间,朝廷将他和一批被贬到京师的人召回,然后派出京师担任都督。子侯被派往柳州。刚上任时,他曾感叹:“我们不能在这里取得政绩吗?”于是他根据当地风俗为百姓制定了劝告和禁令,柳州百姓都听从他、信任他。当地的习俗是向别人借钱时用孩子作为抵押品。如果到期日无法赎回,当应付利息等于本金时,该人就会被没收,沦为奴隶。子侯为借款人找到了赎回孩子的办法。其中,对于特别贫困、无法赎回人质的人,会让债权人记录质押人的日工资。当工资足以抵消贷款本息时,就会要求债权人归还人质。观察者们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其他州,一年之内,就有近千人免除了奴隶身份,回到了家乡。衡山及湘南参加科举考试者,皆以子侯为师。受过子侯亲自指导的人,可以在他们的文章中看到良好的组织能力。
他被召到京师,再次出任都督。中山刘猛也派玉熙到亳州[10]。子侯哭着说:“亳州本来就不是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我却梦见在堂上被人亲吻,我不忍心梦见自己如此贫穷,我无话可说,也没有什么可以向你表达的。”母子俩都不可能去。”请来朝廷,参拜叔叔。我想和刘毅一起直播。虽然我很受冒犯,但我不会恨他至死。若有人白得其职,则反刺连州[11]。唉,穷学者见诚信。如今夫妻俩在巷子里互相仰慕,互相取胜,吃饭打游戏(12),徐徐(13)强颜欢笑互相交谈,握手互相肺肝,指指点点长空流泪,发誓生死不背彼此的背影,如果是真的,信。一旦面对微小的利益和危险,就如同头上的头发一样。如果不相认,就会落入陷阱,不会帮助他们,还会推倒重来,扔石头。这是野兽和蛮族所不忍心做的事情,但他们认为自己有计划,所以在听到子侯的行为后,可以少一些愧疚。
【翻译】
子侯被召回京师,离京任刺史时,中山人刘孟德、刘禹锡也在流放者之列,应往亳州任刺史。子侯哭着说:“半州不适合人居住,而孟德还有他的老母亲,我不忍心看到孟德的惨状,我无法向母亲解释,我也绝对不会让母亲知道。”和儿子一起去亳州。” ”于是请求朝廷,上书皇帝,愿意以柳州换亳州。即使再被定罪,他也死无悔。恰在此时,有人向皇帝报告了孟德的事迹,于是,孟德改任连州刺史,最能体现正直和忠诚,如今人们相亲相爱,同居街头,摆宴请客,强颜欢笑。表现出谦卑和友谊,握手交谈,表现出真诚,向上帝发誓,痛哭流涕,表明他们的情感是真诚的,而且非常可信。哪怕是一根头发丝那么小,他都会反目成仇,就好像他从来不认识对方一样,如果你落入陷阱,你不但不会帮助你,反而会趁机排斥你。你这样落井下石的人还有很多。恐怕动物和野蛮人都不会忍心做这种事,但那些人却认为他们对自己的算计非常得意。如果他们听到了子侯的这副模样,是不是会觉得有些羞愧呢?
子侯年轻时,勇猛,不计较自己的功绩。他认为他的成就可以立即实现,于是他坐下来退休了。退后,无人知道谁有实力夺位,故贫而死[14]。物不为世所用,道就不能适应时代。使者子侯在台、州时,自顾不暇。当他能够像司马、刺史一样行事时,他并没有责备自己。当它被击退时,有人可以举起它,它会被无限地重复使用。然而没过多久,子厚就斥责他很穷。虽然是受人启发,但他的文学言辞不会自立,会流传后世。毫无疑问。即使儿子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一时之间,将军会与对方交换,并且必须有人能够知道谁得到了什么,谁失去了。
【翻译】
子厚年轻时,有勇气帮助别人,却不懂得照顾自己。他以为自己可以快速功成名就、事业有成,却遭到牵连、被贬。被贬后,他缺乏赏识他、有权力支持他的人,所以他最终死于荒野穷乡僻壤,无法施展才华,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子侯在御史台、尚书省任职时,像后来当司马、刺史时那样谨言慎行,就不会受到斥责。降职后如果有人能极力推荐他,他一定会重新受聘,不会有什么麻烦。然而,如果子侯没有长期遭受谩骂,他的困难没有达到极点,即使他再出色,他的诗文也不会因为潜心钻研而取得今天的成就,流传于后人。这一点是肯定的。虽然说子侯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在某个时刻出入通相,但是,一定有人能分清楚,以此换取什么是得,什么是失。
子厚于元和十四年11月8日去世,享年47岁。十五年七月初十,葬于千年前祖先的坟墓旁。子侯有两个儿子,一个男孩。大儿子于周六出生,当时他四岁。第四个儿子在一周的第七天出生。两个女人都很年轻。下葬时,费介出去观察,命河东裴俊起身。他的行为正直且有坚定的承诺[16]。他与子侯交好,但子侯也已疲惫不堪,他就仗着自己的实力。把他的儿子埋在比万年厚的坟墓里的人,就是他的妹夫吕尊。尊、卓人,生性谨慎,乐学不厌。子厚骂了他,他就听话,来到了家里。他被抓住并拒绝离开。以前,他厚葬了儿子,也会经营家庭。妃子能长生不老,实属罕见。
【翻译】
元和十四年11月8日,子侯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十五年7月10日,他的灵柩被运回万年县,安葬在他的祖坟里。子厚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周周,年仅四岁。第二个儿子名叫周启,是子厚死后所生。还有两个女儿,都还小。子侯葬于祖坟,一切费用均由观察河东人裴行礼负担。他为人正直、勇敢,信守诺言,与子侯交好,子侯也对他尽心尽力。最终还是要靠他来照顾子侯的后代。将子厚葬在万年县祖坟里的,是他的表弟吕遵。吕遵,涿州人。他生性谨慎,对学习永不满足。自从子侯被贬后,吕遵就一直跟随他一起生活,直至去世,从未离开过。送了子侯参加葬礼后,他就安排打理子侯的家务。他真可以说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
碑文曰:此乃子厚之屋[18]。为了他的继承人的利益,它是坚实和安全的。
【翻译】
碑文:此为子侯之墓,既坚固又安宁,有利于子孙后代。
【笔记】
〔1〕忌讳,忌讳。古人在死者名字前加“忌”字,以示尊重。
〔2〕 集贤宫的正式名称是负责整理、校正书籍。
〔3〕踔(chu)精力旺盛,精力充沛,能畅所欲言。
[4] 蓝田尉,蓝田县县尉,主管缉贼等事宜。监察御史,官方名称,负责监察百官,巡视州县监狱、军事、礼仪等事务。
〔5〕崖川(s),水边。
〔6〕教禁、教化、禁制。
〔7〕相侔(mu),平等。
〔8〕佣金,这里指的是基于劳动的报酬。
〔9〕观察使是唐代中央政府派来检查州县官员政绩的官员。
[10]亳州,今贵州遵义。
〔11〕连州,今广东连县。
〔12〕正主,朋友相邀赴宴。
〔13〕徐徐,说大话,能言善道。
〔14〕穷苦人民,贫穷边远的地方。
〔15〕台湾省、御史台、尚书省。
〔16〕信守诺言,信守诺言。
〔17〕叔叔,叔叔的儿子。
〔18〕室指坟墓。
【参考】
《古文观止》 世界图书公司
《古文观止译注》 尹法如
《古汉语词典》 王丽
【读古文刘子厚墓志铭】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读完刘子厚墓志铭,感觉很沉重,字字都透着悲伤和惋惜。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写得真好,读完之后对刘子厚更加敬佩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古文刘子厚墓志铭,感慨万千,人生无常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真的很有力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文风凄美,读来令人伤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刘子厚墓志铭,感觉刘子厚的一生充满坎坷,令人同情。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字字珠玑,值得反复品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不仅是纪念碑,更是对后人的警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读完之后,对古代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是一篇经典的墓志铭,值得一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刘子厚墓志铭,感受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文采斐然,读起来很舒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让我了解到一个杰出人物的生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古文刘子厚墓志铭,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读完之后,让人对人生有更深的思考。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文章简洁,却很有感染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刘子厚墓志铭,感觉就像在和历史对话。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刘子厚墓志铭,让我对古代的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古文刘子厚墓志铭,是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