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有光《沧浪亭记》
浮屠1文英住在大云寺,四面环水,也就是苏子美2沧浪亭所在的地方。季三请余写一本《沧浪亭记》,说道:“记忆昔日的美好,也记录着亭子的成功,请记住我这个成为亭子的人。”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5在吴中镇,南花园在子城西南,他的亲戚孙承佑也管理着吴中的花园。淮海那土地区,苏子美最早修建的这座沧浪亭,就是大云亭,文英寻访古迹,恢复了庵堂的变迁。古今更迭,朝代更迭,市井更替,我登姑苏台,眺望五湖苍茫,是太伯、于仲所建,是阖闾、夫差所建。斗争中,子胥、钟、李14,如今都跑庵阁了?儿子娶了亲戚,趁着奢侈的机会。宫殿和花园有限,一时间极为繁荣。然而,这座美丽的亭子却让世子十分欣赏。可见学者们千百年来想扬名立万,没有放过。 15 不过,就算全部消失了,它仍然存在!”
文英读书,喜诗,与弟子游历,称沧浪和尚云。
(据1981上海古籍出版社《震川老师集》) 【注】浮屠:同浮屠,梵文音译,指佛。此指僧人。文英,生平不明。 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因揭发弊政而被陷害,被罢官。后南下吴中,定居苏州。他在县学旁买地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有关契约,请参阅《宋史•文苑四•苏舜钦传》。 急:多次。 4吴越:五朝十国之一,辖今浙江、苏南地区。范八十六年(893—978),创始人为钱镠,传至四代。 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观。吴中:指苏州周边地区。 子城:指内城。 孙承佑:钱镝之孙钱洪初的岳父。 淮海纳图:淮海指吴越国。吴越之地,古属扬州。《尚书•禹贡》:《淮海卫·扬州》。纳土:指将土地献给宋朝。 建筑:指沧浪亭的建筑。 10姑苏楼:姑苏山上,春秋时武王所建。 11 五湖:泛指太湖及附近湖泊。 12泰伯:周王固公单夫的长子。于忠:古公丹甫次子。相传太子欲立小儿子季厉为王,于是长子泰伯、次子于忠逃亡江南,成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13阖闾:春秋时期吴国王,曾侵占楚国都城,称霸郢国。夫差:阖闾之子,继位为吴王。 14子胥:姓吴,名臣,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吴奢、弟吴殇均被楚平王所杀。他投奔吴国,协助吴王夫差征伐越国。仲、李:指文仲、范蠡。文种,春秋末期越国大夫,楚人。春秋末年楚人范蠡,都曾协助越王灭吴。 15挌:冰块融化。突然,看起来就像冰块融化了。 【教学技巧】
归有光(15061571),字息甫,早年名项继圣,后改名震川。学者们称他为震川老师。他九岁就能写作。 20岁入苏州府学生,名列第一。后来因考试条件不利,仕途较晚。官推选县令,任命为南京太仆寺宰相。他主张以六经为基础写作,也主张文章真情实感。他是明代唐宋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其著名散文作品《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文笔真诚,通俗易懂。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归有光《沧浪亭记》】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的太棒了!归有光对沧浪亭的描写太美了,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亭记,文笔流畅,意境优美,让人回味无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沧浪亭记》,感觉归有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特别细致,很有画面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却充满了深意,值得反复品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归有光真是个天才,他的文章充满了灵气和诗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沧浪亭记》里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这句,太美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的景色描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归有光将沧浪亭的景致描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沧浪亭记》,仿佛听到了流水潺潺的声音,看到了碧水清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沧浪亭一探究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归有光笔下的沧浪亭,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驰神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文章的意境,充满了宁静和祥和之美。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却充满了感染力,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亭记》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阅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归有光的文笔真是太好了,文章读起来很舒服,很有韵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亭记》不仅是风景描写,更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归有光的文章充满了文人雅致,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