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是苏州园林杰作之一,也是旅游胜地。关于沧浪亭,历史上有两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一篇是苏舜钦的《沧浪亭记》,一篇是归有光的《沧浪亭记》。北宋时期,散文只是一些人偶尔写的。苏舜钦当时以诗闻名,而散文却名声平平。明代,散文开始盛行,归有光为散文集大成者。不过我读了苏和桂的《沧浪亭记》,感觉苏文精彩多了。
《桂文》有五百多字,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苏舜钦在苏文中买下一座废弃花园,修建沧浪亭的故事,并加上了沧浪亭后来成为寺院的环节。这些约200字的叙述,远没有苏文原文中数十字的叙述简洁和凝练。第二部分回顾了吴越国的盛衰史,比较了苏、舜、秦的沧浪亭的长寿,揭示了读书可以名扬千古的道理,即所谓“读书人的书香”。欲名千古,不至于耻辱。” ,那么它就在那里。”虽然明代沧浪亭从吴越王到苏舜钦、韩世忠到寺院的过程十分曲折,但归有光《沧浪亭记》的叙述中也存在着句式参差不齐、句意缠绵、个人情感较少的情况。叙述。参与;文章虽然最后揭示了所谓千古读书的主题,但也是封建社会晚期的思想,其趣味性不能与苏舜钦的《我二忘事》相比。当然,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是琐碎笔记,但他的《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名文却始终坚持用情感驾驭琐碎的叙述,那些琐碎的事情变成了乱针,不断地刺激着读者的情感,使读者获得一种痛苦的情感体验。只是他的《沧浪亭记》琐碎的笔记,意图不高,尤其是情感淡薄,所以很难展现出它们的美丽。
【董元本:读苏舜钦、归有光同名散文《沧浪亭记》】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董元本老师的解读很清晰,把苏舜钦和归有光的《沧浪亭记》对比分析,让我对这两篇散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董老师对两篇《沧浪亭记》的比较分析,原来两位大家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方式可以如此不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感觉董老师的分析很有深度,让我对《沧浪亭记》有了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舜钦和归有光都写了《沧浪亭记》,风格迥异,董老师的解读很有意思。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解读让我对两篇《沧浪亭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受益匪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两位大家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方式,真是各有千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很透彻,对两篇《沧浪亭记》的比较分析非常到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分析很精彩,让我对苏舜钦和归有光的写作风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对《沧浪亭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谢谢董老师的分享。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两位大家对《沧浪亭记》的表达方式,真是各有特色。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很清晰,让我对两篇《沧浪亭记》有了新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解读很精彩,对两篇《沧浪亭记》的对比分析很有启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分享很有意思,对两篇《沧浪亭记》的分析非常到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舜钦和归有光的《沧浪亭记》真是各有千秋,董老师的分析很精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文章,感觉对《沧浪亭记》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解读很清晰,对两篇《沧浪亭记》的对比分析很有帮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很有深度,让我对《沧浪亭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分享很有意义,让我对苏舜钦和归有光的写作风格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舜钦和归有光对《沧浪亭记》的表达方式,真是各有特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董老师的解读很精彩,让我对两篇《沧浪亭记》的对比分析很有启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