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常常用优美的诗词来诠释二十四节气,有关“冬至”的诗词也不鲜见。
对于扬州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冬至与诗歌也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来形容扬州的冬至,一定是843年前的冬至。
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宋代诗人、音乐家姜夔(1154-1221)路过扬州,写下了千古巨著《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的同名音乐是歌曲歌词和音乐的突破。它不仅体现了宋词、歌曲的风格,而且为后世艺术歌曲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可以说,姜夔的自奏音乐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奎同名歌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姜夔看到,曾经繁华和谐的都城,如今变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空荡荡的城市。他不禁感到无比的悲伤、空虚和荒凉。他忧心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危机。为了描述这种悲伤、压抑的场景,他写下了这首歌。
扬州二十四桥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歌词含义
《扬州慢·淮左名都》 歌词以“慢字”格式写成,因此得名《扬州慢》。全词分为序言和上下两部分。
序言:春熙丙申至,路过未央。晚上下雪了,还能看到牧羊人的麦子。入城而见四周萧条,寒水渐绿,暮色渐升,戍角哀鸣。我对过去和现在感到悲伤和感叹,因为我独自生活着这首歌。前言老人认为,“小米离别”有一种悲伤。
翻译:春熙年丙申月冬至,路过扬州。晚上下雪了,天也放晴了。放眼望去,全是杂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洼地,江水碧绿寒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荒凉的号角。我内心感到悲伤,感叹扬州城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所以我创作了这首曲子。钱岩老人认为,这首诗有《黍离》的悲伤内涵。
商丘:著名的怀左都城,竹溪好地方,谢安绍第一次出征时驻扎的地方。春风十里后,牧羊麦子都绿了。自从胡马窥江之后,池中树木荒废,尚厌谈兵。已是黄昏,清清的角落吹着寒风,大家都在空城之中。
翻译:扬州自古就是名城。这里有著名的旅游景点竹溪阁。初到扬州,我解开马鞍,下马稍作停留。昔日鲜花盛开的扬州路,如今绿荞麦满,一片荒凉。金兵侵入长江流域,洗劫了扬州,仅存古树残池。没有人愿意再谈论残酷的战争。黄昏临近,忧郁的号角吹响,在这荒凉破败的空城中回响。
夏秋:杜浪的丰厚奖励,现在重到让我震惊了。尽管豆蔻的抒情功力,《青楼梦》虽好,但难以用深沉的情感来形容。二十四桥还在,波涛荡漾,冷月无声。桥边读红药,年年与谁相识?
译文:杜牧英俊潇洒。我想如果他现在再来的话,一定会感到震惊。纵使《豆蔻》词句再精美,青楼梦诗再好,也难以表达此时此刻的深沉悲凉之情。二十四桥还在,桥下河水荡漾,月色清冷,周围一片寂静。想想桥边年年盛开、盛开的红牡丹,可它们为谁生长、绽放?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音乐魅力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音阶属于古代音阶,可以从音乐中出现的变化的正音来判断。乐谱中有12个字改为正音。正音的使用使音程增减,产生不稳定和不协和音,给整首歌曲营造出悲伤、苍凉、庄严的效果。结合“黄昏已晚,清角吹冷,人人空城”,“心在颤,冷月无声”,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悲伤。
从它的旋律走势来看,总是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种旋律倾向强调苍凉、悲伤、压抑和荒凉的情感主题。
姜夔对于抑扬顿挫的处理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一种语义未完的感觉。最后重复第二个和第三个音符。这样的写法似乎给人一种三声叹息的感觉,给整首歌的结尾增添了一种悲伤的情绪。
应该说,从作品整体曲调来看,《扬州慢·淮左名都》所采用的手法相当独特,充分表达了整首歌曲的主题,极具感染力,深入人心。全曲没有一个“悲”字,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悲凉、愤怒、忧国忧民之情,实属难得。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无论是音阶模式还是乐诗的结合、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安排,这一切都是为了抒情的表达服务的。
听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仿佛盘旋在瘦西湖上空,盘旋在平山堂上空,盘旋在古运河上空,改造扬州二十四桥,改造扬州美景。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首作品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我们为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而感到自豪。同时,姜夔的作品对于促进宋代民族音乐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开创了艺术歌曲之先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以15位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命名水星陨石坑。姜夔被评选为杰出诗人、音乐家、书法家、文学理论家。
15位中国艺术家:博雅——春秋乐师;蔡琰——东汉末年女诗人;李白——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唐代大诗人;董源——南唐五朝十国画家;李清照—— 南宋女词人;姜夔—— 南宋音乐家;梁楷—— 南宋画家;关汉卿——元代戏剧家;马致远——元代戏剧家;赵孟俯—— 元代书画家;王蒙—— 元末画家;朱达—— 清初画家;曹雪芹—— 清代文学家;鲁迅——中国现代作家。
关于冬至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期间举行。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白天一天一天变长,阳气上升,天地中的阳气开始上升。渐强代表下一个周期的开始,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冬至被视为一个重大节日。素有“冬至大过年”之说,并有过冬至的习俗。
汉代以前,没有关于冬至节俗的文字记载。在汉代,冬至被视为“冬节”,政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冬节”。官员们有固定的节日,官场上盛行互相祝贺的“冬祭”习俗。
《汉书》《冬至》中说,阳气上升,天子长,恭喜。”人们认为,冬至过后,白昼一天天变长,阳气上升,是阳气上升的表现。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和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日子。
魏晋六朝时期,冬至被称为“亚岁”,人们要祭拜父母长辈。
冬节盛行于唐宋时期。宋代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祭祀神的节日。
明清时期,每逢冬至,皇帝要举行祭天仪式,称为“冬至郊天”。这段时间民间还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所以冬至被称为“小年”。
古代,人们利用冬至当天的天气质量和冬至节气一月的位置来预测未来的天气。
“冬至天稀,年稀;冬至天疏,年天暗”是指:冬至当天阴天,元旦天晴;冬至天天黑,年天天黑。如果冬至是晴天,元旦可能是阴天。甚至还下雪了。
“天、人、事、日相互催促,冬至阳光普照,春天又来。”时间过得真快。冬至不吃饭,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同的地方冬至有不同的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方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时令饮食文化。
俗话说:“10月1日冬至,家家户户吃饺子”。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冬至放弃医学的“医圣”张仲景而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退休回到南阳老家时,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到南阳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他感到十分悲伤,便吩咐弟子到南阳关东搭起医疗帐篷。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入锅中煮熟,取出切成块,用面团包成耳朵的样子,然后放入锅中煮熟,制成一种一种名为“驱寒补耳汤”的药物被分发给人们。村民服用后,耳朵都好了。后来,人们每到冬至就模仿包饺子吃饺子,从而形成了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从冬至开始”。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止转为轮转。这时,科学的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防止过早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扬州人冬至的习俗,称为”大冬”,又称”过小年”。
以前,冬至这天,扬州的商店、手工作坊、学校都会放假一天。有句话说:“冬天大过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花钱”。
祔。冬至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七道菜祭祖。米粉、水煮鱼、烧肉、青菜、豆腐,都是必须要准备得无微不至的菜肴。其他的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安排。比较讲究的人,早早就把猪头和三牲准备好了。祭祖的基本程序是:上菜、点蜡烛、烧香、倒酒、磕头、许愿等,然后烧大量的钱。
吃汤圆。 “汤圆”是老扬州冬天的必备美食。吃饺子象征着阖家团圆、家庭和睦、吉祥如意、吉祥如意。因此,家家户户都吃汤圆。扬州话中汤圆也称“圆子”。过去有“吃圆子让人老一岁”的说法。
如果你捐钱不是出于乐趣,你就应该避免捐钱。老扬州人冬天很忌讳拿钱。不知道是不是和“冬天大过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花钱”这句话有关。儿童和晚辈不能在冬至给父母送钱。
吃南瓜。冬至吃南瓜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许多人在冬至期间采摘并储存旧南瓜用于烹饪。有些人把南瓜留在枯藤上,放在墙壁和屋顶上,等时机成熟时再采摘。
酒酒祛寒。扬州有一首民歌,叫“九九歌”。歌词是:前九九年,别行动,前九九年,冰上行走,前九九年,看河边柳树,为初九九江水结冰,八九燕归,九九杨柳添。 19日,到处都是牛。歌谣中的“九”是从冬至开始算的,每九天算一个“九”。九个“九天”过后,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因此,扬州人把进入冬至称为“进九”或“进九”。
【冬至曲宋代姜夔自作曲《扬州慢·淮左名都》 扬州大冬】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姜夔的《扬州慢》真是太美了,特别是在冬至这天听,简直是灵魂共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真的把扬州大冬的萧瑟和寂寥刻画得淋漓尽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听到这首词,脑海里就浮现出扬州古城冬日的景象,让人心生感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姜夔的词,总是有一种淡淡的忧愁,让人回味无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至曲,扬州慢,这首词真是意境深远,让人沉醉其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天,扬州,姜夔的词,完美组合,让人感受到冬日的美好与哀伤。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太适合在冬至这天听了,让人感受到冬日的诗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姜夔的词,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情感,这首词也不例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真是让人感受到冬至的独特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扬州大冬,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姜夔的词也真是妙不可言。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至的寒冷,扬州的萧瑟,姜夔的词,完美融合在一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一首冬至曲,好一曲扬州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姜夔的这首词,真是让人感受到冬天最美的时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把冬至的冷清和扬州的繁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天,扬州,姜夔,这三个元素,碰撞出如此美妙的艺术火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让人感受到冬至的静谧和美丽。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姜夔的词,总能让人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词也不例外。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至曲,扬州慢,这首词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真是让人感受到冬至的独特魅力,让人忍不住想去看一看扬州冬日的景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冬至曲,扬州慢,这首词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