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另一位著名诗人。他写了五首表现渔家隐居生活的诗《渔歌子》,直接开启了渔家诗的时代,吸引了后世文人纷纷效仿。唐宋以后,许多著名文人大多模仿他的风格,写出“渔家词”,如后来的南唐大师李渔、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等。直至元、明、清时期,仍有诗人模仿和回应他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渔词》竟然成为了一种文化产品,并传入了日本。当时日本的九重天皇大概读过这个人的歌《渔歌子》。他仰慕唐朝的文化,羡慕渔民的隐居生活。他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请求唐政府帮助寻找完整版本。《渔歌子》,后来又模仿了五首渔诗。九娥天皇的这五首渔诗是日本歌词历史的开端。
此人的渔诗对中国文人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文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打鱼的渔夫,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泛舟于烟波浩渺的湖海的梦想。此人就是唐代著名道士、隐士、著名艺术家张志和。张志和原本并不叫张志和。事实上,他的真名是张桂玲。也许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够长寿,所以给他取了张桂龄这个名字。
当然,关于张桂陵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张志和的母亲生他时,梦见神龟为她献寿。母亲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就给孩子取名张桂玲。现在我们说起乌龟,总觉得给它们起名字听起来不太好。但在古代,乌龟是神奇的吉祥物。例如,曹操有一首“龟长寿”的诗。因此,名字中带有龟的名人也不少。除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张桂龄之外,还有唐代著名歌唱家李龟年、晚唐著名诗人吕桂蒙等。
张桂玲是一位从小就多才多艺的青年才俊。他只能依靠自己出色的文学才华来写文章、写诗。十六岁中进士,在太子李亨的宫中担任秘书,为太子李亨出谋划策。于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给他起名张志和。这就是张志和名字的由来。
“安史之乱”期间,张志和辅佐唐肃宗立功,被封为左金吾将军,享受三品待遇。这应该算是一个高级大臣了。后来,张志和经历了一系列官场动乱,父母、妻子相继去世。他开始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开始隐退。张志和辞职后,回到盐波广大地区的家乡,自号盐波渔夫,成为了一名快乐的渔夫。唐肃宗赐张志和一男一女两名仆人,陪他泛舟五湖沿岸,钓鱼伐木。
那么问题来了,张志和为何选择做烟火渔翁、渔夫,而不是像陶渊明那样亲自耕种土地,或者干脆去山林里砍柴呢?张志和成为一名渔民,这当然与他的家乡浙江的名山秀水有关。其实更重要的是,渔父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
中国儒家有句话:“成则济天下,穷则只能自保”。通俗地说,当你对寺庙很在行时,你应该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如果退居二线,或者事业有困难,表现不太好时,就得坚守底线,保持干净,提升自己。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要求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但人有时也会感到疲倦。就连孔子也说,累了的时候,希望和子路一起乘小船出国。因此,追求纯真、自然、超然的隐士成为中国文人的又一理想。所以,中国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两面派、两面派。得意的时候,想居高临下的殿堂,失意的时候,又向往江湖的远方。希望向范蠡学习,带西施远走五湖,泛舟烟海。比如,苏东坡醉酒时,常常想象“船逝,江海共度余生”的生活,这让当地官员认为苏东坡是乘船逃亡的。做一个自由快乐的渔夫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
中国文化中最早的渔民大多是隐士,但他们并非对世界漠不关心。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强烈反对世俗制度。比如,庄子是一个在河边打鱼的渔夫,强烈反对文明的异化;庄子笔下的渔夫骂儒家大师孔子; 《楚辞》中的渔夫则告诫屈原,不要太执着,不要太高尚,要学会“不为物所停滞,而能与天地同动”。然后渔夫唱起了“沧浪水清,可以洗流苏;沧浪水浑浊,可以洗脚”。歌声,飞走。以翩翩起舞的隐士形象留给世人。
我们不知道先秦时代的渔民生活是否非常诗意和遥远,因为文学创作中对渔民生活的具体描述很少。直到张致和回到辽阔的家乡,成为一名渔民,渔民无忧无虑的生活才集中体现在张致和的五首诗《渔歌子》中。张致和笔下诗意而美好的渔民生活,一下子击中了中国文人最柔软的心。原来,世界是肮脏的、充满争议的,而做渔夫却是悠闲而快乐的。因此,渔民就成为了一种向往自由、闲适的人。遥远的文化心理牢牢地铭刻在中国文人的心中。
张志和的歌曲《渔歌子》一共有五首。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是这样写的。
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入流水中,鳜鱼鳜鱼肥美。
青笠绿蓑雨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草湖月圆,巴陵渔歌。车钓船钓,风雨无忧。
【中国文人为何有“渔父”情结?为什么张志和的《渔歌子》这么受重视?】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渔父情结,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古代文人对这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可是非常向往的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志和的《渔歌子》,读起来真的很舒服,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渔歌子》这么受重视?因为它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理想境界,这谁不爱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反映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对自然田园的追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歌子》这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难怪能成为千古名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父,逍遥自在,这可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典型的田园诗,充满了闲适与自然之美。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文人为什么有“渔父”情结?因为他们向往一种远离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父的生活,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洒脱,难怪会吸引那么多文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歌子》的意境很美,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感觉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中。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喜欢写渔父,这说明“渔父”形象在他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写渔父的经典之作,它表达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父情结,是古代文人对自由、自然的一种向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歌子》的简洁和意境,让人回味无穷,难怪这么受欢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文人对“渔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志和的《渔歌子》,写出了“渔父”的闲适和逍遥。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父情结,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渔歌子》的魅力,在于它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文人有“渔父”情结,是因为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回归自然。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一首令人心旷神怡的诗歌,难怪这么受重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