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关于音乐的诗。
苏轼不仅精于诗书画,还精于音乐。他和京城的名妓们一起表演,一点也不落后。镇江北固山的多景塔有幸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苏东坡从杭州前往密州,途经镇江。他与前来送行的好友孙朱、王存一起参观了千年古刹甘露寺,并为他们演奏了古筝。聊天表达你的感受。
甘露寺位于北固山。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诗篇。尤其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为著名。甘露寺北的多经塔内,南朝梁武帝萧衍即兴题写了“天下第一国”六个字。米芾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国”匾额。
在这座名楼里,苏轼热情地为友人弹奏古筝,并邀请京城的官妓“胡琴”演奏琵琶合奏《芳春调》,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多经塔楼上,我们正在奏响神曲,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拨断悲切的琴弦。”上联曰多经楼奏神曲。这里写的是“玩的地方”。比赛地点在多景楼。苏轼弹古筝,官妓胡琴弹琵琶。两人一起演奏,声音与《琵琶行》十分相似。
“姜贵妃出来听烟雨,愁眉苦脸,白浪翻动浮玉。”联上说琴声悲切动人,连神女姜妃都出来聆听。她在烟雨中忧伤;她随意舞动衣袖,洒下金山寺上空河水飞舞。这是写“高超的钢琴技巧”。
苏轼、胡琴演奏的音乐旋律悲伤,声音悲切,音色清脆。它可以让水神蒋飞在河里起舞,驱散金山寺上空的波浪,以慰她的怨恨。
“唤我家双凤草,以三峡孤猿的身份送给我。”颈联上写着,赶紧去召唤四川家乡的“双凤草”细琴吧。在我的想象中,双峰草琵琶奏响了三峡的猿鸣声。这就是《琵琶之威》。 “双凤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当时,一位名叫季氏的太监到蜀国出差,得到了珍贵的檀香,他用它制作琵琶槽,进献给玄宗。槽上有双凤图案,上有金红铭文,故名“双凤槽”。这就是说,眼前这把琵琶是珍贵的。
“与你唱一曲芬芳春调,啄木飞霜枝。”末联曰:与京城名妓胡琴演奏古筝曲《芳春调》,仿佛鸟儿啄枯木,奏出另一种声音。这是关于写“合奏的感觉”。
【苏轼《润州甘露寺弹筝》】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苏轼的词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是如此,听着曲调,仿佛看到了词人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哀伤。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真好,字字珠玑,尤其是“清歌妙舞,乐极生悲”这两句,简直是点睛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不仅是词本身的意境优美,更因为苏轼的词总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反复吟诵,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不例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真美,仿佛将我带到了当年苏轼游览甘露寺的场景,感受到了词人当时的喜怒哀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是如此。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的意境,清丽脱俗,让人心旷神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读起来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词人坐在甘露寺里,欣赏着美妙的筝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充满了哲理,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是如此,让人深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真妙,不仅是词本身的意境优美,更因为苏轼的词总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让人回味无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真是太美了,苏轼的词总是让人感觉很舒服,读起来很享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是如此,听着曲调,仿佛看到了词人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哀伤。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真是太美了,苏轼的词总是让人感觉很舒服,读起来很享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读起来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词人坐在甘露寺里,欣赏着美妙的筝声。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充满了哲理,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是如此,让人深思。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的意境,清丽脱俗,让人心旷神怡。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充满了哲理,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是如此,让人深思。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真好,字字珠玑,尤其是“清歌妙舞,乐极生悲”这两句,简直是点睛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反复吟诵,这首《润州甘露寺弹筝》也不例外。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