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篇赏析:姚鼐《登泰山记》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姚鼐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解散,改任总监。曾任山东、湖南联试副考官。同一个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图书馆任编修、编修。在位三十九年(1774年)秋,因病辞官。回国后,以传授弟子为生。曾在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景福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中山书院等地讲学,培养了大批学者和弟子。嘉庆二十年(1815年)病逝于中山书院,享年83岁。

姚鼐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以及历史和诗词。

原来的

泰山之阳,温水西流;泰山之阴,是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文,阴谷皆入姬。分南北,就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以南十五英里处。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从京城乘风雪,经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山谷,越过长城界限,到达泰安。月底,与太守朱小春、子英从南麓上去。四十五里路,皆用石板筑成,七千余级。泰山正南有三个山谷。中谷环绕泰安城,郦道元称其为“环水”。于开始跟着进去,路还不到一半。翻过中山脊,又顺着西谷而去,便到了山顶。古时登山,顺东谷而行,途中必有天门。东谷古称天下水流,非人可及。如今,穿过中脊、山顶、悬崖的,称为天门云。路又雾又滑,几乎无法攀爬。往上走,苍山白雪皑皑,南天烛光灿烂。望着夕阳,文水、祖来如诗如画,而半山的雾气,像一条带子照耀着城市。

无神会、五谷、紫英坐在观日亭里,等待日出。一阵大风吹起雪,打在脸上。亭子东边,下方大地乌云密布。只见数十株白瞳树矗立在云端,宛若山峦。天上的云朵颜色各异,瞬间变成了五种颜色。太阳上方,赤红如丸,下方有红光,摇摇欲坠,支撑起来。或者说:这里是东海。回望日头,西望峰顶,或见日,或不见日,色艳绛,但皆似驼背。

亭西有岱庙、碧霞元君庙。皇宫在碧霞元君庙东。这一天,官岛石刻全部失传。自唐代显庆年间以来,古代雕刻全部失传。幽僻不正的人,是不能去的。

山上岩石较多,泥土较少。石质呈淡黑色,多呈方形,圆形较少。杂树少,松树多,有石栏,皆平顶。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踪迹。至日,方圆数里无树,雪深如人膝。桐城姚鼐记.

翻译

泰山之南,温水西流;北边,吉水河东流。南部山谷的水流入汶水河,北部山谷的水流入吉水河。南北山谷的交界处是古长城。最高点日官峰位于古长城以南十五英里处。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冒着雪风从京城出发,经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的山谷,越过长城,到达泰山。一个。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我和太守朱小春,又名子英,从南山下上山。四十五里长的道路两旁都是石阶,共有七千多级台阶。泰山正南有三个山谷。 (其中)中谷之水环绕泰安城,即郦道元书中所说的“浣水”。我先沿着中谷进山,走了一小段路,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谷走,就到了山顶。古代登泰山必须沿着坎勒面山谷。路上有一个门。东边的山谷古称“天门涧”。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今过中岭山顶,断壁如门槛,人谓天门。道路雾气弥漫,结冰又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爬。当我到达山顶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方的天空。远远望去,夕阳映照在泰安城上,文水山和祖来山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的云雾就像一条舞动的飘带。

戊申日是在月底。初五更,我和紫英坐在观日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雪迎面吹来。日观阁的东侧,自下而下,云雾缭绕,云雾中依稀可见数十个白色骰子状的东西,那是山峰。地平线上的云彩形成了一条线(显示出)奇怪的颜色。过了一会儿,它又变得五彩斑斓了。太阳已经升起,红如朱砂,下方有红光摇曳,将其托起。有人说,这里是东海。回望日观峰西侧的山峰,有的被阳光照亮,有的没有,有的红的,有的白,颜色混杂,仿佛在弯腰行礼。

日观阁西有岱庙、碧霞元君庙;皇宫在碧霞元君庙东侧。这一天,我(也)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唐代显庆时期的。那些古老的石碑已经模糊或缺失。那些位置偏僻、不正对道路的石刻是无法及时参观的。

山上岩石多,土少。岩石均呈青黑色,多呈扁平方形,少数呈圆形。杂树很少,以松树居多。松树都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平坦。冰天雪地里,没有瀑布头,树顶平坦。冰天雪地里,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方圆数里无树,积雪厚如人膝。

桐城姚鼐传述。

【简要分析】

第一段简单概括了泰山的景观情况。首先介绍了汶水河和积水河的东西向流向以及古长城的南北划分。然后我们指着泰山“最高的日观峰,长城南十五里”。这不仅说明了泰山的位置和地理情况,也为后面的翻长城、望汶水、登日观峰的描写埋下了伏笔。纵观全文,这一段勾画了泰山的轮廓,并引发了下文,是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第二段描述了登山的过程以及从山顶看到的夜景。这一部分首先介绍旅行的时间和旅程,然后说明攀登的日期、同行者、行程和路线,然后添加对旅行中参观的东谷的描述,最后写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根据季节特点在山顶上进行。

第三段,在观日亭看日出,是整篇文章的重点。本段开头简单说明了时间和地点,省略了多余的叙述。继上段景物描写后,重点描写从日观峰看到的泰山奇观,生动地描写了日出前后云彩、太阳的变化。登峰眺望东西两侧风景。

本段先用“大风吹雪打面,楼下东满云”两句渲染日观峰为背景;然后“我看见几十棵白瞳树矗立在云端,山上”一句话,写云雾中的远山,勾勒泰山的早晨景色;再写日出的壮观景象:先写天上云彩的变化:“极天云色各异,刹那间变成五种颜色。”再写“太阳”;光芒四射,红如药丸”,他还写道:“下面有红光,让人颤抖。”日出时下面碧波荡漾的海水的壮丽景色极为生动,这里的风、雪、云、雾、彩云、日色、水光等景色相互映衬、对比,交织成一幅绚烂、壮丽的景象。 “回首西峰”所描写的景色,与东边的正面景色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 “绛色鲜艳,皆驼背”,更加凸显了景色的雄伟之美。这样写,泰山的日出景象就显得更加壮丽动人。其精湛的艺术手法确实非同凡响。难怪它至今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惊叹不已。

第四段描写“亭溪”的名胜古迹和“路中石刻”。泰山名胜古迹丰富,当然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突出要点,避免冗余,这些景物只是稍作补充。虚拟和真实的细节都已就位。

第五段总结了冬季雪后泰山的自然风光,最后总结了整篇文章。这一段呼应开头,包裹全文,自然结束。

[笔记]

[1] 《登泰山记》:从《惜抱轩诗文集》 中选择。泰山:五山之东岳,又称岱岳、岱宗,位于山东省泰安县北部。

[2] 姚鼐(1732-1815):字纪篆,1字孟姑,清代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刘达弟子,桐城派主要人物之一。着有《惜抱轩诗文集》,怀编选《古文辞类纂》(古文的含义、分类、编纂。‘古文’即古文),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古文选集。

〔3〕阳:南。

〔4〕文(wen)水:即大文河。发源于山东省莱芜县东北部山区,原流入济水河,后在永乐河之间筑坝改道,后辟为运河。 [5]齐阴:指泰山以北。

[6]济(ji)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向东流至山东省入海。下游已被黄河占领。

[7]阳谷:山南山谷中的流水。山谷:两山之间的水道,现俗称山涧。

[8]阴谷:山北山谷中的流水。

[9] 分南北时,为古长城:南北分界处(阳谷、银谷),为古长城。古长城:指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长城遗址。这条长城是古代齐鲁两国的界线,并不是‘长城’。

[10]观日峰:峰名位于山顶东岩上,是泰山观日的源头。

[11] 取乾隆三十九年: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 乾隆:清高宗的年号。

〔12〕乘风雪:乘风破雪。程:利用,冒险。

[13]齐河、长庆:均为县名。齐河即今山东省齐河县,长清即今山东省长清县。

〔14〕越过长城的界限:越过长城的城墙。极限:极限,指城墙。

古诗名篇赏析:姚鼐《登泰山记》

〔15〕泰安:泰安府。政府设在今山东省泰安市。

[16]今天是这个月(腊月)二十八号。丁未:古代用茎枝来记日,就是指二十八天。

[17]知府朱晓春子英:泰安县令朱晓春,字子英,字海玉,历城人。工诗善画,着有作品:010—30000幅。

〔18〕登(deng):石级。

[19]游:通"游"。

[20]郦道元所谓洹水亦指:郦道元《宝扇楼诗集》有:‘亦与洹水汇合,水出泰山楠溪江。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作者《水经·汶水注》。

〔21〕循意如:沿(中谷)入山。随:沿着。

〔22〕刀少班:我们已经走了一半了。

[23]钟岭:又名钟溪山,钟溪发源于此。

〔24〕悬崖极限:悬崖相对,如门户。极限:阈值。

〔25) 几乎不可能攀登:几乎不可能攀登。几:几乎。

[26] 苍山白雪皑皑,南天灯火通明:青山白雪皑皑,雪光灿烂,照耀南天。负面:拟人化的使用。蜡烛:作为动词,发光。

〔27〕成国:就是城市。郭:外城。

[28]祖(cu)莱(lai):山名,在泰安市东南四十里。

〔29〕居雾:留下的雾。栖息:停留。

〔30〕若……然:看起来……

〔31〕五神会:指腊月二十九日。回: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2〕五谷:第五次更新。

[33]日观亭:亭名位于日观峰。

〔34〕满:弥漫,充实。

〔35〕云中隐约可见数十株白色瞳树如瞳树般矗立,那是山峰。冷(chu)普(pu):古代的一种赌博,这里指赌博工具,如骰子。

〔36〕天上有一条不同颜色的云线:地平线上有一条不同颜色的云线。吉田:地平线。

[37] 一会儿(yu);一会儿(yu);一会儿(yu);一会儿(yu);一会儿(yu);一会儿(yu)。一会儿。

〔38〕上:上升。

〔39〕丹:朱砂。

〔40〕下方有一道红光,摇动确认:下方有一道红光,拍打着太阳。红光:阳光照射海水时反射的光。程:支持,支持。

〔41〕或:有人说。

〔42〕要么得到阳光,要么不得到阳光:有的(山峰)得到阳光,有的则没有。

〔43〕绛色:红与白混合。江(江):深红色,指阳光照射下山峦的颜色。浩(hao):白色。指没有光照的雪白山顶。异质。

〔44〕若翘:像驼背的样子。意思是日官以西的山峰都低于日官峰。驼背(lu):

[45]岱庙:封建时代供奉泰山之神东岳帝的庙宇。

[46]碧霞元君:相传是东岳帝的女儿。

〔47〕皇宫:古代在京城外的一座宫殿,是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地方。这是指乾隆朝拜泰山时居住的宫殿。

〔48〕显庆:唐高宗(李治)年号。 〔49〕人失:抹去缺乏。

〔50〕元(元):同“元”。

用户评论

ˉ夨落旳尐孩。

哇,这篇文章真的写得太好了!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我最喜欢的古文之一,这篇赏析分析得非常透彻,让我对文章的理解更深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很喜欢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语言简洁流畅,逻辑清晰,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文章对《登泰山记》的分析非常细致,特别是对“雄伟”和“险峻”这两点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闲肆

读完这篇文章,感觉对《登泰山记》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姚鼐的文风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篇文章,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登泰山记》的精髓。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这篇文章真的很有深度,让我对古诗的赏析有了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文章分析得非常到位,对《登泰山记》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这篇文章值得收藏,以后再读《登泰山记》时可以参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看到这篇文章,感觉自己对《登泰山记》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文章语言生动,读起来很舒服,而且对文章的分析也比较到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感谢作者的分享,这篇文章让我对《登泰山记》有了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枫无痕

文章写得很好,对《登泰山记》的赏析很精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登泰山记》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这是一篇很棒的古诗赏析文章,值得推荐给大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文章的分析很到位,让我对《登泰山记》的写作手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山远黛

读完这篇文章,感觉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透彻,让我对《登泰山记》有了更深的感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文章语言优美,逻辑清晰,读起来很舒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文章的分析很精彩,让我对《登泰山记》的艺术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这篇文章对《登泰山记》的赏析非常到位,值得一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名篇赏析:姚鼐《登泰山记》】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13岁男孩写的文言文《登泰山记》 下一篇:《登泰山记》 知识点总结+专题练习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