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发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有多长?为什么不能改成四千到五千呢?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赠汪伦》“桃花潭深千尺,不及王伦赠我深”中的千尺水,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侠客行》 “十步杀人,千里不留痕迹”固然很豪迈,但古武功真有这么高吗?此外,《望庐山瀑布》中还有“水流下三千尺,疑银河落入天”的诗句。看过庐山瀑布的人都知道,三千尺确实有些夸张。

对于古诗中的夸张,我们不能认为诗人是胡乱写的。毕竟,这只是一种写作技巧。尤其是像李白这样洒脱飘逸的诗人,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夸张是他最大的特点。话虽如此,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李白的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该诗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唐李白

白发三千尺,缘分如忧。明镜中不知何处寻秋霜。

李白《白发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有多长?为什么不能改成四千到五千呢?

不用说,这首诗很有名。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喜欢古诗词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全诗最精彩的地方在于,虽然只有一个“悲”字,但句句都写着悲伤,是那么的“悲”。为了表达自己非凡的哀思,李白第一句话就凭空而来,直接说出了“白发三千尺”,令人叹为观止。

“三千丈”的头发有多长?一丈等于十尺,三千尺等于万米。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个夸张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要夸张。在写自然风光的时候,有点夸张其实大家都可以理解。毕竟,有时候自然风光是充满天气的,云的高度、水的深度等等其实都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每个人都能理解。不过,用一万米来形容白发的长度,写起来有点太大胆了。

那么为什么一首看似不合理的诗仍然能够成为经典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代著名作家的评论中找到一些答案。《唐诗直解》用“语言完美”、“魅力四射”这两个词来形容李白的写作风格,是从选词和意境的角度来评价这首诗。《李杜诗通》书中用“话短而心长”来理解这句话,其实很切中要害。《左传·昭公三年》 本文源自古语“头发短心长”。头发稀疏的原因就是心机太多,每天想很多问题。诗仙的白发因为心中的深深悲伤而长长了。所以,这个“三千尺”其实是巧妙地运用了古义,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虚构写作。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三千尺”是一个虚构的词,为什么不用四千尺、五千尺等,而是硬要用“三”字。单从规律性来看,“三”字在节奏上确实更加优美。不过,这首诗并非绝句、律诗,而且按照李白不拘一格的写诗风格,他也不一定会考虑平斜的工整。先放吧

“三”字之所以不能用其他数字代替,最大的原因是在古汉语中,“三”被赋予了多种特殊的含义。 “三”本身就意味着数量大。苏轼的“三万醉笑与众”、孟浩然的“离家三万里”都用“三”来表示数量大。同时,在古代,人们谈论“王、父、师”三位神灵,以及三者生万物的思想,以及天道的“三才论”,地球和人类。可以说,“三”字是众多数字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字。也是诗人使用虚数时的首选。 “一日不见如三秋”,“一会酒三百杯”,“树三曲折,何枝可依”。所以,李白诗中的三千尺,显然不能用四千、五千来代替。

用户评论

话扎心

三千尺听起来就很震撼,四千五千就有点太夸张了,破坏意境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感觉“三千尺”这个数字更有意境,而且和诗歌的整体风格也比较协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李白这首诗的重点是表达对故人的思念,而不是头发长度的精确测量,三千尺只是个夸张的比喻而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改成四千五千?那还不如说白发如海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三千尺”这个数字其实挺合理的,毕竟白发如雪,头发确实很长。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我觉得改成四千五千反而显得不自然,三千尺更符合古代人的审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李白写诗讲究意境,三千尺刚好表达了白发如雪,长及脚踝的意象,很美。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李白这首诗就是写意,没有必要纠结于数字的准确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三千尺已经很夸张了,四千五千就显得太刻意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あ浅浅の嘚僾

我觉得“三千尺”这个数字更有画面感,让人更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感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李白写诗注重意境,而不是追求数字的精确,三千尺足以表达出白发如雪的景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神经兮兮°

我觉得三千尺更符合这首诗的意境,四千五千就太过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白发如雪,三千尺已经很长了,再多就显得不真实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殃樾晨

李白的诗歌语言很美,三千尺这个数字也很有意境,我觉得没有必要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我觉得“三千尺”这个数字更能体现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四千五千反而显得有些俗气。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三千尺已经很夸张了,四千五千就太不现实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我觉得三千尺更符合这首诗的整体风格,四千五千就显得太刻意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李白写诗讲究意境,三千尺刚好能表达出白发如雪的意象,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我觉得三千尺这个数字更有冲击力,四千五千就太平淡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遗忘那段似水年华

我觉得“三千尺”这个数字更符合古代人的审美,四千五千就显得太夸张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白发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有多长?为什么不能改成四千到五千呢?】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白发三千丈》 下一篇:李白的名句“白发三千尺”被辛弃疾模仿,其水平远远超出了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