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草》这首诗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人质疑白居易写错了?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比如清代学者顾安,相信他写的《唐律消夏录》:白居易的“一岁一干盛”,是承上启下的,但写得太露骨了。第五、六句中的“古道”和“荒城”,构成了“双手合十”的意象。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也有人质疑《离离远上》中的“离离”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有人质疑这首诗的后四首是“陈词滥调”,没有新意。于是我把它切成两半,只留下我们语文课本上的前四句话。

究其原因,并不是白居易写的诗有什么问题,而是后人的“评价”标准有问题。

一、“离离”是指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白居易

原始平原上的草一年比一年亮,又一年比一年枯萎。野火不灭,春风又吹。远方香侵古道,清绿遇荒城。我也送走了国王和孙子,充满了爱意。

白居易的诗以“李李园长草”开头,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什么是“莉莉”?有人说,可能是指白居易小时候居住的一座骊山。山下有一片草原,名叫“梨园”。这个说法不确定是否属实。

但大多数唐诗鉴赏词典都将“离离”解释为“杂草披其容颜”。 “霹雳”二字出自宝玉的《风赋》,意思是杂草向四面八方蔓延,预示着杂草茂盛。

据《新旧《唐书》白居易传》介绍,白居易的祖先是楚王白胜。太子被杀,白胜投奔秦国,他的后代就是秦将白起。秦朝灭亡时,他的祖先战死在咸阳平原。

因此,他在诗的开头就写了咸阳平原上的野草,后来又用了楚辞“王孙不归”的典故,表明他实际上是为了纪念祖先而写的这首诗。

所以,这里的“离离”显然不是指“离园”上的草。而“丽丽”只能解释为杂草披散,向四面八方蔓延。

《离离原草》前四句是借野草的生、死、盛来比喻英雄人物,包括白居易的祖先,都死在了咸阳平原。虽然他们的身体消失了,但他们的灵魂却没有。破坏。

《离离原草》这首诗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人质疑白居易写错了?

顾安认为“一岁一枯荣”太“露”,影响了第三句“野火烧不灭”的含义。这只是他家人的意见。

一枯一茂代表杂草的生与死,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山火无休止地燃烧是一种不自然的现象。是外力的介入给杂草带来的灾难。

这两首诗说明,无论是在自然生命周期的限制下,还是在严酷的外部干扰下,野草都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因此,不存在前一句过于明显而后一句无法完全传达其含义的现象。

二、“合掌”是怎么回事

今天在《现代汉语词典》 上找不到“gassho”一词的解释。在普通的入门诗词格书里是找不到的。《辞海》中“合掌”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佛教双手合十礼。

网上对“合十”的解释是,诗的上下句或出句与对联中的某些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含义。这种现象被称为“诗人的禁忌”。

不过,这种所谓“诗人禁忌”的观念形成得比较晚。一般认为是明清时期才提出的。

在此之前,似乎没有这样的说法。明清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理论规范并纳入官方学说。

如今,我们翻看古人留下的诗论,最早的是南北朝的《诗品》和《文心雕龙》,只讲诗的情感和韵律。唐宋诗论主要讲平对,不讲“合掌”。

所以,在唐宋时期,并没有所谓的“合掌”。后人将“合掌”归为“诗病”,但现在我们已找不到这种说法的出处。

但可以肯定的是,“合手”这个词至少在白居易时代是不存在的,甚至在谢芳《重订千家诗》的北宋末期也是不存在的。

这种情况直到明朝才有所改变。明代人夏曦创作了《唐诗品汇》,并将《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称号改为《草》。

《离离原草》这首诗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人质疑白居易写错了?

夏曦改了这首诗的标题,大概是因为他觉得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陈词滥调,患有“合掌”的“诗病”。

《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通过《千家诗》等古代儿童启蒙书籍流传。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古诗词的“教例”之一。

古代的文人也和今天的网民一样,关心孩子的教育,所以不能容忍自己的例子有纰漏。不过,夏曦并没有把这首诗“砍”成两半。他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拟定了诗名。

经清人顾安“证实”白居易诗中有五六句违反了“合掌”规则后,在编写教材时,今天的人才直接判断白居易诗的后半段不合格,所以他们把它切成两半。

这是用后人制定的标准来规范前人的诗歌,显得十分迂腐,不可取。按照这个标准,明清以前的许多名诗都犯了“合掌”罪。

比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秋有半月,影入平墙江水”。 “月”和“影”的意象是一样的。按照他们的标准,这也是对合掌的侵犯。

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首好诗。网上还有很多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关键是“合手”和“韵律”的形成时间比白居易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晚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去读古诗,那《诗经》岂不是要直接销毁掉?

结语

明清时期的人大多不擅长写诗。清朝人也特别喜欢考证,产生了很多迂腐的学者。但研究了半天,他们还是没明白《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主题是什么。

他们认为这首诗只是歌颂杂草,但他们完全错了。这首诗显然是借用咸阳平原上的野草来歌颂古代牺牲在咸阳平原上的英雄们。

由于不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夏珩和顾安认为十六岁的白居易只是在写应该作的诗,类似于“抒哀以作新词”。那句老话“王孙归来”和他有什么关系吗?其实是有的!

用户评论

麝香味

这首诗真的写错了?感觉白居易是故意用错字来表达感情,很有意思!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一直觉得这首诗很美,没想到还存在争议,到底哪里写错了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白居易用错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质疑?难道是故意为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关于“离离原草”的争议,感觉很有意思,想仔细研究一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诗歌的艺术性固然重要,但准确性也不能忽视,这首诗到底是写错了还是有意为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我对“离离原草”这首诗的质疑有点疑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失莫忘

这首诗的争议点在哪?是字的用法吗?我很好奇。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白居易写诗向来简洁明快,这首诗的质疑让人有点意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我一直很喜欢这首诗,没想到还有人质疑白居易写错了字,真是让人惊讶。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关于“离离原草”的争议,到底是哪个字错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准确性也很重要,这首诗的争议也反映了这一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伱德柔情是我的痛。

这首诗的争议很有意思,想听听更多人的意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白居易这首诗的质疑,可能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思考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这首诗的争议让我对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有了新的认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白居易写诗一向注重通俗易懂,这首诗的争议确实让人意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悲哀

我一直以为“离离原草”写的是“离离原上草”,原来还有争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怕挣扎

关于“离离原草”的质疑,我觉得可能是古今语言习惯不同造成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这首诗的争议很有意思,让我对诗歌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泡泡龙

这首诗的争议,可能也是因为时代不同,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也不同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一直备受推崇,这首诗的争议也引发了更多对诗歌的思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离离原草》这首诗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人质疑白居易写错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元稹写下了一首情诗。句子虽令人厌恶,但却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情诗。 下一篇:白居易的《梨园草》诗有什么缺陷?古人为何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