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4年对于46岁的北宋诗人秦观来说,绝对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任太学博士、省政府书记、国史院编审等职务,多年勤奋工作。然而转眼间,他就被逐出朝廷,走上了悲惨的降级之路。
这一切都源于宋朝时期的新旧党争,也源于他的导师苏轼。
新旧党派的斗争,是王安石变法引发的一场党争。总之,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改革。著名的苏轼因反对变法而被列入旧党行列。
那么,秦观是如何成为老党的呢?
北宋文学家、诗人秦观,被尊为万岳词派第一代词人。
秦观年轻的时候,苏轼已经是闻名天下的作家了,既然热爱文学,自然就成了苏轼的铁杆粉丝。
公元1078年,苏轼由密州迁居徐州。 30岁的秦观正在江南游历。他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就去拜访了他仰慕已久的明星。他写道“我不想当万户侯,但我只想当万户侯”。我希望能够认识苏徐州”。
苏轼也非常欣赏秦观的才华。在苏轼的鼓励下,秦观刻苦学习,连续参加了三次考试。最终在37岁时考中进士。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等官职,都是苏轼力荐的结果。
因此,秦观、黄庭坚、晁不羁、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儒”。作为苏轼的得意弟子,秦观自然被贴上了老党员的标签。
不过,萧何的失败也是萧何的。 1094年,宋哲宗即位,召回新党执政。然后,老党的噩梦来了,他们面临着被降职的命运。
秦观被贬的时候放声大哭,可见他的抗打击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的,从他的成名曲《江城子》就可以看出。
《江城子》
西城杨柳,春意柔和。远离烦恼。眼泪很难忍住。我还记得我当时是多么感伤,还有一次回到船上的情景。那天在碧野竹桥发生的事情是,不见人影,水流空。时间不是留给年轻人的。讨厌悠悠。你什么时候休息?当柳絮飞扬,花落落尽时,我爬上楼梯。春江水满泪水,流不尽,多愁善感。
秦观先被贬到杭州铜盘,多少有些欣慰。
杭州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当法官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这多少让秦观不那么郁闷了。
但可恨的是,新党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不愿意看到旧党的人过得安逸。于是,新党再次收集犯罪证据,起诉秦观在重建《神宗实录》时诽谤先帝。
宋哲宗大怒,下旨将路上的秦观贬至州(浙江丽水)为酒税监。
酒税监是征收酒税的小官。这让秦关非常失望。 “酒杯散,辞别衣裳松。” “春已逝,愁如海万千”。
为了排解郁闷,秦观开始念佛谈禅,为僧人抄写佛经,以此打发无聊的生活,释放郁闷的心情。
但即便如此,新党依然不肯放过他。他们时不时的派人去收集秦冠信的犯罪证据。所以,秦观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新党的眼睛。
1096年,他们实在想不出办法整治秦观,竟然指责秦观“参拜着书佛书,贬官迁郴州”。 “入场”的意思是请假。你秦观没做好本职工作,却以请病假为借口,去寺庙抄写佛经。这明显是为了发泄不满,欺骗上级,隐瞒低级官员,不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贬义了!
但这一次,他们竟然给秦关降了级。降官,就是取消秦观的所有官俸,并把他送到湖南郴州。这显然是对秦观最严厉的惩罚。
在郴州,秦观的心情极其低落,“蓦然回首,夕阳西下,岸边杨柳稀疏”,“心碎,心碎,人与楚同天。”当旅程结束时,心就消失了。”
而最让人落泪的就是歌曲《踏莎行》:
楼失于雾,月失于江,桃园无处可寻。值得一提的是,孤亭寒泉闭,夕阳西下,杜鹃声中。梅花送驿,尺送鱼。建立这种仇恨的方法有无数种。辰江幸绕辰山,却为谁流下潇湘?
按理说,断绝一切官俸并流放湖南对秦观的报复已经到了极点。但新党仍不肯放弃。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简直就是歇斯底里和精神病态。且看新党对秦观采取什么手段。
秦观书法部分图
1097年,秦观进一步受到惩罚,从郴州迁往更偏远的横州(广西横县)。
宋代官员被贬到某个地方时,往往有三种处罚:最严厉的是整编,即居住在指定区域,行动受到完全控制;最严厉的是整顿,即居住在指定区域,行动受到完全控制;最严厉的是整顿,即居住在指定区域,行动受到完全控制;最严厉的是整顿,即居住在指定区域,行动受到完全控制。二是重新安置,他的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最轻的是居住者,这意味着他有一定的行动自由。而贴在秦关头上的,是最重的。
新派对,就这样吧!你要心慈手软,一个弱书生怎能受得了这样的折磨?他是宋代著名诗人。为了尊重文化,你可以放过秦观。
但新党员却无能为力。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将秦观折磨致死。他们正在宋朝地图上寻找更远的地方。
1099年,秦观被宣布“免去,不予接受”,调往雷州(广东海康)管辖。
雷州的秦观彻底绝望了。他甚至为自己写了一首歌《挽词》,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伤。 “镜灾一时而至,而终于此。弱孤独之人无事可做,何时归骨便定。” “薄祭无人立,谁来埋单。没有挽歌,也没有挽词。”,读得让人落泪。我们屡屡赞叹宋朝形成的文人气息,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苏轼在狱中哭泣,刘永无人安葬,李清照流落街头,秦观绝望仰望天空。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迈,宋朝第七位皇帝
公元1100年,宋哲宗去世,宋徽宗继位。他大赦天下,被贬的人都被赐官,内迁。
秦观也被恢复为宣德郎,回到衡州。但到了那个时候,对于身心俱疲的秦关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宋史文苑传》 据记载,秦观“至滕州,游华光寺,游华光寺,求水欲饮,水来,视之含笑而死”。他今年52 岁。看着那碗水,他苦笑了一下,嘲笑自己浪费了才华和学识而无法自救,嘲笑自己跌入落叶,死在异乡。
秦观死后,同样被贬的苏轼仰望天空,叹息道:“可惜,我年轻时就死在路上了,真是悲哀啊!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吗?” “我既然绕了辰山,为何还要飞到潇湘来?”我写在扇子上,写道:“我游历如此少,纵有万千人,如何救赎自己?”到了清初,大学士王士祯也曾感叹:“秦淮海无处可看,五百年寂寞!”
伟大的诗人秦观惨死了,但他的《踏莎行》还活着。 “两情若长久,怎能日夜相守?”、“飞花淡如梦,无边雨细如愁。”九百多年过去了,当我们静静阅读秦观的优美文字之外,你还能想起他坎坷的身世吗?
世界如潮,人如水,
只叹世间几人归来。
才华如江海,人生如丝,
【宋代大诗人秦观晚年为何屡遭贬谪?】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真是让人唏嘘啊,感觉跟他的才华不匹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写的真好,可惜晚年仕途不顺,太可惜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很喜欢秦观的词,他晚年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宋代政治真是复杂,秦观晚年为何屡遭贬谪,是政治斗争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他的仕途真的太坎坷了,希望他的诗词可以安慰他。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晚年的秦观似乎经历了很多挫折,这对他创作的影响有多大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总是带着淡淡的忧愁,难道跟他晚年屡遭贬谪有关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秦观晚年挺悲凉的,为什么那么多才华的人仕途都不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真是令人惋惜,难道是政治斗争导致的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很美,但是他的晚年真的很让人心疼,难道是政治原因?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是不是跟他的政治立场有关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秦观晚年仕途不顺,但他的词作依然流传至今,真是让人佩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他的心境一定很复杂,希望他的词能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总是带着淡淡的忧愁,不知道是不是跟他的晚年经历有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他的政治生涯真是充满了坎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充满了忧愁,他的晚年经历一定很曲折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他的命运真是让人感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总是那么美,即使他晚年屡遭贬谪,依然无法掩盖他的才华。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的词让我感受到他的忧愁,他的晚年经历应该很不好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秦观晚年屡遭贬谪,他的仕途真是一波三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