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没有港口,那杜甫的《东吴万里船》怎么了?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窗内含西岭千秋雪,门外停靠东吴千里之外的船只。

这是诗人杜甫在成都写下的一首诗,其名千古流传。

如果天气条件好,从成都就能看到西岭雪山的白雪,但诗人说“门锚东吴万里船”,从千里之外就能看到东吴的雪从您家门口。船,这是现实的还是艺术的夸张?

提到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我们就会想到长江。提到广州,我们就会想到珠江。这些城市都有港口,或靠海,或沿江,航运业十分发达。然而,当人们提到成都时,可能会想到成都东站和双流机场。确实,成都的高铁、航空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然而成都没有港口!

2010年开工建设的闽江航电开发项目,投资220亿元,打通闽江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连接。该港口位于乐山市,又称成都港。成都经济区“无港”的历史已经结束。

但这个口岸所在的岷江距成都120公里,杜先生的草房就位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他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视力。

难道只是诗人圣人的天才,就能将一艘船停泊在距离东吴千里之外的地方吗?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成都自战国后期以来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一、成都通航目的

说起成都通用航空的历史,李兵无法回避。

公元前272年,秦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将岷江水引至成都平原,形成了皮江、涧江。两条河分别从北、西环绕城市,在成都东南角交汇。从此,成都可以“泛舟江上,行万里路”了。

成都没有港口,那杜甫的《东吴万里船》怎么了?

李冰这样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攻打楚国。最重要的是运兵粮粮,其次是灌溉。

战国策》 据记载,张仪向楚王分析秦国在巴蜀的行动时说:“秦国之西有巴蜀。载谷子的方舟从文山出发,顺流而下至郢城,三千余里。方舟……一日行三千余里,不费一身汗。”

公元前280年,成都通航前,秦将司马错出兵伐楚。然而,当大军进入重庆后,却因粮草无法及时补充而不得不停下来。成都的战备物资要经过50多公里的陆路才登上岷江。

此后,秦国多次进攻楚国,均未成功。直到成都通航后不久(公元前223年),秦国百万大军直接从成都登船,顺着岷江、长江而下,终于一举灭掉了楚国,两年后统一中国。

数百年后,类似的场景再次发生。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浚在益州(州治今四川成都)建造战船。他控制了数万洪军,最终消灭了他们。失去东吴,实现大统一。

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对此事感叹:

王瑞楼的船南下益州,金陵王伤心发脾气。

千寻的铁链沉入河底,一面旗帜从石头中掉了出来。

……

意外?

四川盆地过去很少遭受战争,但成都却成为了发动战争的港口。

2、航运繁荣的开始

成都没有港口,那杜甫的《东吴万里船》怎么了?

回到正题,无论如何,通航虽然是为了备战,但却让成都这个纯粹的内陆城市实现了通江通海的愿望,从而与中国建立了水路联系。江浙地区富饶。

此后,水运逐渐发展成为成都与川外其他地区交通的重要手段。由于山脉的阻隔,从成都通过陆路出川十分困难。 “川路难,登天难”。但成都平原水系发达,常年不结冰。因此,水运已逐渐取代陆路成为成都人出川的主要交通方式。

到唐代,成都已发展成为水陆兼用、商品文化荟萃的大都市。有“兴一利二”之说。吴彦、蜀马相连,往来吴、蜀的船只停泊在万里桥等码头。沿着锦江至浣花溪,满载粮食的石斛船在朝阳下在锦江上起航,黄昏时分,短途运输的商船陆续返港。

唐代诗人陆伦在《送何召下第后归蜀》中云:“水道通海货,地理位置有利吴风”。

这一时期的成都,河流环绕城市,水流过街道。杜甫因此将成都称为“河城”。而他的茅草屋就位于浣花江畔。能看到“东吴船千里之外门外”的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是因为成都通航,杜甫才得以顺流而下。在取得唐军安史之乱的伟大胜利后,他欣喜若狂地写道:

白天要唱歌,就需要酗酒。青春是归家的好伴侣。

也就是说,从巴峡经过巫峡,然后下到襄阳,往洛阳方向走。

可见,这位诗歌老老师不愧是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航运繁荣期

三国时期,费祎出使东吴,曾在成都南门外的桥上乘船。诸葛亮宰相告别时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这座桥被称为“万里桥”。

据《第《成都市交通志》号》记载,唐代贞元年间,晋江万里桥一带港口交通繁忙,商贾云集,阁楼酒楼鳞次栉比。

成都没有港口,那杜甫的《东吴万里船》怎么了?

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成都码头的发展。到了明代,九眼桥一带形成了码头装卸、物资储存和中转的集中区域。

沿府河、南河分布码头较多。客运和货运分开。不同的货物使用不同的码头。有专门的柴、米、油、盐、棉、丝、药材码头。成都人甚至根据出售的货物将这些码头称为柴码头、米码头等,如北门桥附近的柴码头、南北门的米码头、药材码头等,东门有丝绸码头、棉花码头。等待。

清朝康熙年间,随着成都的大规模重建,岷江上游山区的木材供应量增加,锦江沿岸的木材码头和木材市场逐渐发展起来。成都北门。

雍正年间,东门、南门的锦江沿岸码头成为航运贸易最繁华的地区。

到了清末,晋江沿线逐渐形成了东门、北门、南门三大码头区。各地生产的丝、棉、米、柴、油、烟等物品,都在这些码头上收集和分发。

4、衰退期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水道淤积,纤道荒凉,成都的水运开始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疏浚航道,加强整顿,水运一度繁荣,但这只是昙花一现。 20世纪60年代,成都的水运再次衰退,直至1970年代锦江完全断流。

原因一方面是都江堰的来水主要用于灌溉,岷江上修建了许多水坝,减少了锦江的水量。 20世纪70年代,古佛堰重建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高山峻岭不再是障碍。铁路、公路等更先进、更高效的运输方式的兴起。随着成昆、保成、成渝等铁路的建设,无论是进出四川的人员还是物资都越来越受欢迎。所有的方法都被替换了。

用户评论

半梦半醒i

成都确实没有港口,但杜甫的诗歌里也不一定非要写实吧,艺术创作嘛,想象力很重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必锁我心

这诗歌里的“东吴万里船”可能是杜甫想象出来的,毕竟诗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不是用来记流水账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诗歌的意境和现实地点不一定完全对应,这首诗歌的重点应该是在“万里”和“船”的意象上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成都虽然没有港口,但杜甫的想象力可是很丰富的,这首诗歌写得很有意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诗歌的意境很重要,不一定需要和现实完全吻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杜甫的这首诗歌应该是借景抒情,不是写实记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成都确实没有港口,但杜甫的这首诗歌真的很好听!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杜甫的诗歌,总是有种别样的魅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而不是它的真实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玫瑰。

这首诗歌的重点在于表达“东吴万里船”的壮阔景象!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咆哮

成都没有港口,但这并不影响杜甫的创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杜甫的诗歌充满了想象力,这首诗歌就很美!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诗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不是用来记录事实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诗歌的意境很重要,这首诗歌的意境很美!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杜甫的诗歌总是那么让人感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在于它的情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东吴的向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宝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杜甫的诗歌,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无限可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成都没有港口,那杜甫的《东吴万里船》怎么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我小学时写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什么季节的?诗歌比赛选手答错 下一篇:用杜甫绝句来说明,原来大部分格律诗都不符合“一、三、五无关紧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