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
宋代:文天祥
5月5日下午,给我一枝艾。旧友看不见,新知却远在千里之外。
忠心依旧,鬓发已变。欲从灵郡去,三乡隔辽海。
翻译和注释
翻译
5月5日,端午节,您送了我一枝艾草。
旧人已不见踪影,新朋友已远在千里之外。
以前只想效忠国家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了。
我想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但三湘被辽海挡得太远。
评论
眼前的事情:唱出眼前的事情。
老朋友:古代的人,死去的人。
新知识:新朋友。
忠心:指赤红火热的心。忠于国家的人一般被形容为“蓝血红心”。
宿溪:指过去、过去。
灵君:形容土地美丽平坦,含“原”字之意。这里指的是屈原。
三香:指元香、潇香、紫香(或正香),统称“三香”。也可指湖南地区。
间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出海的地区。
欣赏
德佑二年(1276年),文天祥出使时被元军扣留。逃到镇江后,他不幸再次被谣言陷害。为了表明自己的野心,他愤怒地写下了这首歌《端午即事》。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佑二年),被元军扣留为使。逃到镇江后,他再次被谣言陷害。为了表达自己的野心,他愤怒地写下了这首歌《端午即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原名云孙,又名宋锐、卢山。道号为伏修道士、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清苑区福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名,成为状元。开庆元年(1259年)加封成侍郎、署书节度使宁海军。咸淳六年(1270年),任军事监、全智书院。因起草圣旨时言语嘲讽宰相贾似道而被罢官。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进。文天祥以家财为军资,招兵买马,侍奉秦王。被宋朝任命为浙西江东节度使、平江府刺史。
【端午节:宋代诗人文天祥《端午即事》翻译欣赏】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写得真好,把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天祥的爱国情怀都表达出来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天祥的《端午即事》真的很有意境,读完感觉很震撼!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翻译,把原文的意思和意境都表达出来了,让人更容易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很有节日气氛,这首诗也很好地描绘了这种气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端午节热闹的景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真令人敬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翻译很流畅,读起来很舒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的诗,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天祥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家国情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翻译很准确,很值得学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天祥的《端午即事》是端午节的经典诗篇。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不仅是节日,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翻译,把原文的意思和意境都表达出来了,让人更容易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天祥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家国情怀,读完感觉很震撼!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