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经典歌曲《长相思》:美如云中花,难以捉摸,遥不可及

更新:08-28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说起长相思,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爱好者可能会立刻想起林志轩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深情演绎的这首穿越千年、被逐仙的“情歌”。说是情歌,其实是李太白对理想的渴望。如果不是男女之情,它也有一首难以理解、难以忘怀、让人落泪的缠绵情歌。

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离开长安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不断沉思、回忆往事,深深怀念长安这个拥有实现理想机会的帝都,《长相思》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经典的《长相思·其一》:

长安长相思。

洛微哭秋,金荆兰,微霜荒凉席。

孤灯不可解,我心碎。我望着月光下的天空,疲倦的窗帘叹了口气。

美丽如云中之花。

上有清明长空,下有潞水波涛。

魂难飞远,梦魂难不达关山。

长相思令人心碎。

诗的前半部分,李白重点描写了远在长安的“美”。一个孤独的背影,让人无奈地叹息:

日夜思念你好久了!我想念的人在长安。寒冷的秋叶里,织女在精致的井栏旁伤心地哭泣;夜晚的稀霜之气刺骨,就连平日坐卧的竹席都被冷气浸湿了。

内室里孤零零的一盏灯忽明忽灭。诗人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种非常强烈的渴望,渐渐在他的心中涌动。他伸手卷起窗边的纱帘,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无奈地叹了口气。

“络尾”是一种活跃在秋夜的昆虫,俗称织女; “金井栏”,用“金”字,比喻华丽的井栏; “未知”不是光明,而是“不眠”。

李白经典歌曲《长相思》:美如云中花,难以捉摸,遥不可及

李白思念的“人”虽然生活富裕,衣食丰足,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空虚,所以他注意到秋虫的悲鸣,这是听觉;他感觉到霜冻和寒冷,然后他无法入睡。起床是一种触觉感知;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孤灯”,这是视觉感知,“绝望”是内心的反映。最后是一系列的动作:拉起窗帘,仰望月亮,无奈地叹息。

李白在短短的两行诗中,详细描述了听觉、视觉、触觉、心情、动作的各个方面。为什么?它们都是伏笔,只是为了引出那句“美人如花隔云”:美人如花,她在云层之上,离我很远。

因为难以捉摸,所以只能对月叹息。

诗的后半段,李白重点描写了他对“美”的追求,沉浸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浪漫幻想中:

头顶上是一片蔚蓝的天空,白雾缭绕,不似寻常世界。脚下,是一条清澈的河流,不知何时卷起千丈高的波浪。天太广阔,地太远,日夜徒步太辛苦!即使是沉睡中的灵魂也无法跨越重重叠叠的山脉。

无论我如何努力寻找,仍然没有结果。日夜积累的思念让我心碎,心碎。

“游”字的意思是清澈,对应的是蓝天。

李白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诗的后半段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可能在发呆,也可能在闭目打坐,想象着自己的灵魂正在离开身体,前往长安,去追逐他怀念的美好。

“清明”与“高天”重叠,“绿水”与“波涛”相似。李白的反复吟诵就像音乐中拉伸的音符,传达着无尽的情感。

天高地远,需要翻山越岭,有难以逾越的雄伟山脉。如何应对长久以来的思念?之前,只是强烈的渴望,最终却足以“伤透心肝”。可以说是无比悲伤,心情之沉重是难以形容的。

古诗词中常用“美”的形象来比喻理想。屈原写了“香草美人”,欧阳修写了“灯火阑珊处美人”。

李白笔下的“云中美景”是他向往而又得不到的存在,而身在“长安”就是一个绝佳的暗示。让人想起李白中年时被贺知章推荐,得到一个无权的皇家文人职位。云中之美,寄托着李白理想的政治诉求,无论现实还是幻想,都难以实现。

唯有日思夜想,难以实现,不至心碎,无法止息。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佳人如云花”的意外经历?

【李白经典歌曲《长相思》:美如云中花,难以捉摸,遥不可及】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美丽如云中花 下一篇:美丽如云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