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刘方平
月光深过半间屋子,北斗七星向南倾斜。
今夜,我知道春风暖和,透过绿色窗纱,虫鸣声新。
[笔记]
1.横干:意为纵、横。
[分析]
诗抒发了对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感受,清新又感伤。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和气候的细致观察而产生的敏感而富有灵感的景象。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仰望广阔的天空、明亮的月光、星星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写的是低头,看到安静的大地,寒冷的夜晚,新的虫鸣声,感知春天的讯息。构思新颖独特、标新立异,语言清晰、细腻、有趣。
【唐诗三百首147.刘方平《月夜》】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个诗歌给我一种清冷的感觉,特别喜欢“银烛销金”那一句,比喻月光仿佛蜡烛一样融化着金の宝饰。描写月亮的光芒、夜晚的寂静,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人的月光下感受这氛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觉得唐诗三百首里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这篇《月夜》就是其中一首。我喜欢刘方平笔下的这些意象,尤其是“秋霜透心”这一句,令人不禁产生伤感之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我经常会翻看着唐诗三百首,这篇《月夜》读起来非常不错。喜欢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把夜晚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看到眼前的月光和星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唐朝的诗词是非常美妙的,这首《月夜》也不例外。很喜欢其中“孤灯昏影”带来的孤独感,很耐人寻味。我觉得这样的写意手法也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思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色,是人们喜爱的主题之一吧!这篇唐诗描写的是月亮的美麗和静谧,却让我联想到一些孤寂的感受。也许这正是刘方平想要传递的思想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篇《月夜》没有给我太大的触动。或许是我对传统诗歌的理解不足吧。不过,我还是感受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写。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首诗比较平淡,写得太泛了,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读完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者启迪,也许我阅读的方式不太合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样简洁而不失意味的句子,“银烛销金”,好一个意象!这句诗歌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十分耐人寻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古人的生活看起来这么慢节奏?这篇诗描绘了月夜的景象,读来让人觉得岁月悠悠,感觉现代的匆忙生活与此相差甚远...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在学习《唐诗三百首》,今天读到这首《月夜》就感到非常有感触,尤其是一句“凉风入袖”把我击中。总觉得这种感受很多人都体会过,尤其是夏天夜晚的清凉,让人无比舒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喜欢这样朦胧不清的诗歌,我更喜欢直接表达的意思,这首诗让我感觉有点云里雾里读了半天都没什么头绪,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月夜》给我一种清雅的感觉,就像古人品饮美酒、吹奏乐器的夜晚一样优雅而富有哲理。特别是“银烛销金”那句,把月亮比作蜡烛真是巧妙无比!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或许是我对刘方平的诗歌不太了解吧,个人觉得这首《月夜》描述的月光有些过于扁平化,没有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觉有点乏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以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尤其是一句“秋霜透心”,令人感受到诗歌中暗藏的伤感和淡淡的忧伤。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首《月夜》有点像一首写景的篇章,缺乏情感渲染,让人难以产生共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内涵或许会更加出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