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字的演变
2.“学”字的本义
3.“学”字的现代意义
4、“学习之后,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后知难,自强不息”是教与学的核心本质。
来源:《礼记·学记》 : 菜肴虽有精美,但不吃,不知其用;法虽多,不学则不知其妙。所以学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才知道自己的难处。知道自己的缺点,就能反省自己;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困难,你就能提高自己。故曰:教与学相辅相成。《兑命》 说:“学半课。”这意味着什么? —— 《礼记·学记》
汉印
树冬解读:肉再好吃,不吃不知道甜;肉不吃不知道甜;肉不吃不知道甜。即使有最好的真理,如果你不学习,你也不会明白它的好处。所以,只有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了解自己学业上的不足,以便日后自我反省;感到困惑,以便以后可以鼓励自己。因此,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的一半。”他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个。
李鹤年
上海钟
只有先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只有教过别人之后,你才知道自己对知识还没有理解清楚。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可以反过来问自己。
【书东阐释了“教与学”这个汉字,诠释了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难的内涵。】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树东老师说得对啊!"教学相长"太有道理了,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哪里不懂,教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这种不断思考和反思的过程真是很棒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解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简洁明了,把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都总结到位了。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被眼前的困难所束缚,而忽略了其中的哲理和意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总觉得学习就是单纯地吸收知识,没想到还有这个层面,“读书则知自身浅”,"教书则知教材深”说的太好了! 以后要多关注教学过程的深度思考,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树东老师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这次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看来学习和教学都是一种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挺吸引人的,我本来以为是说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呢!没想到是解释这么深刻的理念。 读书和授课真的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抽象,我没有理解得很透彻,“学然后知不足”好理解点,但“教然后知困”怎么理解?需要更多的案例讲解,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意思。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就喜欢跟朋友讨论学习上的问题,现在看来这种方式也符合“教学相长”的理念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树东老师的文字总是那么富有哲理,每次读完他的文章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这次解读“教学相长”让我对学和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知识本身,却忽略了学习和教学背后的道理。这篇文章真是给足了我思考的空间!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教学相长”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也符合我的实际经验,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感觉很棒。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大学的时候,经常为了学到的知识进行讨论,互问互答的过程真的很有收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真是太美妙了,它包含着一种智慧与良知。从学到教,从教回学,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树东老师的解读很通俗易懂,把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阐释清楚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教学相长"不仅仅是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它也可以应用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帮助他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同这个观点,但现实中很多人却总是把教学变成一种单向输出的过程,缺乏对学生不足的关注和深层的引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解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几个字说的简单却恰到好处,概括了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本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觉得读书和授课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很难实现“教学相长”。 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有趣且有建设性的方式去实践这套理念!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学相长"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尤其是在现在注重成绩的社会环境下,很多时候学习和教学都局限于考试分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