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出处:《礼记》 读本:康巴
原来的:
虽有精美菜肴,不吃不知其用;法虽多,不学则不知其妙。所以学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才知道自己的难处。知道自己的缺点,就能反省自己;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困难,你就能提高自己。故曰:教与学相辅相成。《兑命》 都说“学半天”,就是这个意思!
翻译:
即使有再美味的菜肴,不吃,也不知道有多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你不研究它,你也不会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你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缺点,以便以后反思自己;知道自己迷茫的地方,这样才能鼓励自己以后。因此,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兑命》 俗话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欣赏:
全文主要讲的是实践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现实态度进行,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一就是一,从来没有二。即使错了,也要敢于承认,言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层次递进,文体连贯,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献,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的话:“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改造梨子,自己去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影响的一大特点:重视实践,要求把理解的道理付诸行动,并通过行动证明道理是好的。
【初中必背的文言文:《礼记》《虽有嘉肴》 原译欣赏康巴读经】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小时候朗读过这篇文章,印象深刻!这篇文雅致,语言很精炼,讲道理却很深刻呀!康爸的讲解真全面,让人更加理解了儒家思想里对人的尊重和谦卑的重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文言文一直没啥抵抗力,这篇文章虽然有点深,但我还是能get到一些精华啊,比如“虽有嘉肴乐饮,亦无逾矩”这句话太赞了!现在确实很多人都容易沉迷于眼前的享受,而忽略真正的礼节和道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喜欢康爸的视频讲解,总是能把复杂的知识点讲得深入浅出,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古代的智慧果然很值得我们学习啊,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了,反而更需要这些儒家思想来引导我们做人做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种文言文原文和译文结合的讲解方式很喜欢,这样能更加理解文章本身的意思。不过我觉得“虽有嘉肴”这个部分可以稍微详细点解释一下古代饮食文化,会更有意思!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初中语文老师也教过这篇文章,当时感觉很抽象,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啊!康爸说得对,这份对礼仪的重视依然对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重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文言文太长太难懂了,这篇短文还好一些,看得出作者用词精炼,点到为止。其实现代人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古代人的智慧和修养吧,这些道理很多还是可以借鉴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翻译有点生硬,没太表达出原文的意境。能不能在原译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解释或评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康爸平淡自然的讲解风格,让人感觉就像朋友间随意聊天。这篇文言文的解析也挺深入的,让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礼记》很重要,这篇文章虽然短小精悍,却蕴含着许多深奥道理。康爸的讲解很有帮助,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体会到了“谦卑”和“礼仪”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的确需要更多人来重视这些精神力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讲得很有道理,但是我感觉有些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案例分析。如果能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会更加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到大都学过很多文言文,觉得这篇《虽有嘉肴》还是蛮好的,讲得比较浅入易懂,对于理解古代礼仪文化很有帮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康爸的讲解风格轻松愉快,但我觉得对于一些重点词汇或句子,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或典故,这样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言文写的不错,语言优美,虽然年代久远但道理依旧适用!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这些文化底蕴显得尤为珍贵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言文确实有些难度,但我还是坚持看下去。康爸的讲解很有帮助,让我对文章中的一些古文理解更深一层。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