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个故事,看完受益终生
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集一身的孔子,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学说与思想,关于他的故事至今仍发人深省,其中的道理让人受益终生。
一、真的要以德报怨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把你当成软柿子随便捏?
你对他好,反而不领情,还认为你好欺负,孔子的弟子就遇到了这样的人。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跑到孔子面前得意洋洋地对孔子说:“老师,我有一个朋友,我对他特别好,可他总是欺负我,但我不怪他,依然对他特别好。
没想到他得寸进尺,今天竟然打了我,我都没还手,我要以德报怨,您说我是不是心胸特别宽广呀?"
孔子听完后,问了弟子一个问题:
“对你这么不好的人,你对他这么好,那对你好的人,你该如何回报呢?”
《论语·宪问》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自己不好的人,以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坚决不做软柿子,一味退让就是纵容,只能让对方变本加厉。
要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人,善恶有报,做错事就是要付出代价,受到惩罚。
有锋芒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而对自己好的人,则要时刻抱有感恩之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二、一年只有三个季节
孔子的弟子有一天遇到了一个路人,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一年到底有几个季节?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可那人却说:“不对,是春、夏、秋三个季节。”
如此匪夷所思的说法令弟子非常疑惑:“一年就是四个季节。”
“明明就是三个。”那人也不甘示弱。
你一言我一语,两个人不禁吵了起来。
吵闹声惊动了孔子,于是出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人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孔子上下打量一下这个人,对弟子说:“他说的没错,一年就是只有三个季节。”
路人听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可弟子百思不得其解:“老师,您为什么说一年是三个季节呢?”
“你没看到那个人的身体是绿色的吗?他是一只蚂蚱。蚂蚱在秋天就死去了,从来没有看到过冬天,当然以为一年只有三个季节。
你和他辩论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不要和认知程度低的人争辩。
也许两个人都没有错,但由于对方知识储备、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超出个人经验范围内的东西他是无法理解的。
这种妄图说服对方的争辩不仅折磨自己,还会拉低自己的格局。
《庄子·秋水》中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
对认知程度低的人保持沉默与尊重即可,不可争辩、不可征服,因为这是办不到的事情。
三、眼见真的为实吗?
孔子晚年的时候,有一次派道德修养最高的颜回去为大家蒸大米饭。
在等待开饭的时候,子贡跑进屋里对孔子说:”快去看看您最信任的学生颜回吧,他在偷吃米饭!"
此话令孔子大吃一惊,以颜回的道德修养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亲自去看一看才会相信。”
来到厨房窗外,孔子从窗户中看去,果然看到颜回正在把米饭一把一把塞进嘴里。
孔子被当场打脸,非常生气。但他没有当场斥责,而是又回到房中,希望给颜回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当颜回端着米饭回到房中,孔子说:“这米饭咱们先不要吃,要先敬天敬地敬祖先。”
颜回一听,扑通一声跪下了:”这饭不能敬天地,还是咱们自己吃吧。“
当大家以为颜回要坦白的时候,颜回后边的话让大家大为震惊。
”实在对不起大家,由于我没有经验,在蒸米饭的时候打开了锅盖查看米饭是否熟了,结果屋顶的积土落在了米饭上。
米来之不易,扔了可惜,可粘了灰土又没法吃了。米饭是我弄脏的,我就把上面弄脏的米饭吃了,既没有浪费粮食我也吃饱了。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吃干净的米饭了。“
听了颜回的话,孔子感慨良多:”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持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在人际交往中,你是否也确信自己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凭自己的眼睛就对身边的人做出主观判断。
其实,很多真相是掩盖在”眼见为实 “之下的,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语言去沟通,用其他维度去分析。
在眼见为实背后,也许有对方的委屈、无奈及很多的不得已。给对方解释的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庄子》中写道:”交友之道,莫若相知;相知之谊,莫若长久。“每个人都希望在一生中能有长久的亲密关系。
而要维系这种关系,首先便是做筛选,对我们不好的,认知不在一个维度的尽量远离,而我们真正的朋友、亲人则要保持宽容与理解,这样才得长久。
民间故事:孔子故事三则
一、孔子拜师
昔有孔子,周游列国,遇一童子名叫项橐,孔子说:“你在此何事?”项橐说:“我请教于你。”“所问何事?” 他说: “我不问古也不问今,我问你眼前之事。”孔子说:“眼前何事?”“我问你眉毛几根?”孔子不能答,因此说:“我拜你为师。”
二、孔子留珠算口诀
孔子是大学问人,据说咱中国的字就是他造的。等到把字造全,他的心血就熬干了,累得死了过去。待了三天三夜,才又活过来。虽说活了,可心里还不明白,一个劲地说糊涂话,嘟嘟不住口,谁也不知道他说得啥。
连着说了七天七夜,这些糊涂话听起来还很好听,一遍又一遍地说。孔子的徒弟认为这是有用的话,就记下来了。等到记完了,孔子就合上眼死去了。这些话流传下来,就是后来的珠算口诀。
三、孔子让路
孔子周游列国,这天,正忙着赶路,有几个小孩在路当中挡住了孔子的车。子路大声喊:“小孩快让开!让我师父的车过去。”几个小孩好像没听见,不让路。孔子下来车一看,只见几个光屁股小孩在路上用泥垒城,玩得正高兴。孔子走到小孩身边,板着脸说:“你们小小年纪,应该学礼义,知规矩,怎么能在路上玩耍,真是不读圣贤书,不明做人理!快快闪开路。让我的车过去。”
几个小孩停了下来,有个大胆的孩子问孔子:“你没看见吗?我们正垒城,是城让车呀还是车让城呢?”一句把孔子问愣了,心想:对啊!我是坐的车,人家是垒的一座城,只有车绕城,哪能城让车。于是,吩咐车夫从路旁边转了过去。
【关于孔子的故事名称有哪些、关于孔子的典故名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