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历史典故 有关桥的历史

更新:03-05 故事会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桥与闸的故事

河水悠悠,桥跨两岸。从古桥到新桥,林立于大运河上的桥闸不胜枚举。这一座座桥闸,也在大运河延绵千年的繁华烟火中,见证着国脉的世代赓续与民族的璀璨文明。它们不仅是一座桥、一道闸,更是一个个城市地标与文化符号。

望古桥 饱览时光的故事

扬州瘦西湖,是大运河沿线园林景观的“代表作”。《清代瘦西湖名胜图》《瘦西湖名胜图志》中收录有长堤春柳、篠园花瑞、春流画舫、春台祝寿、平流涌瀑、四桥烟雨、卷石洞天、香海慈云、西园曲水等。而瘦西湖上的五亭桥因为秀美,自清末起就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作为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五亭桥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这座横跨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古桥,仿佛是一位黄袍加身的贤者,静静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为何说“黄袍加身”?这与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有关。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是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那“工”字形的桥面,五个亭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桥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特殊的明黄色瓦面,这种黄色,在古代有着别样的含义,代表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细细欣赏,此桥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五亭桥仿佛是一位穿越时空的文化使者,为世人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采。

傍新桥 运河两岸焕新颜

脚下是沧桑的石板,眼前是河水澹澹,身侧东环路上新建的斜港大桥上车水马龙……新桥傍古桥,站在玳玳河边,一眼望千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千百年前的古城苏州因京杭运河而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位于苏州城东南玳玳河水道之上的宝带桥更是运河文明的遗珠。

宝带桥是中国现存建造时间最早的古桥之一,历经一千二百年,与河北赵州安济桥、四川都江堰珠浦桥、广西三江程阳桥并列为中国四大古桥。53孔的宝带桥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乾隆下江南时,曾在此留下诗句:“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是苏州最美的运河地标。

如今沿着运河绕过半座苏州城,寒山寺旁的枫桥虽为清代重建,却依然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感怀历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古刹钟声依旧,运河两岸早已焕了新颜。

过船闸 见证中国式现代化

在古老的运河之上,有时候桥即是闸,闸即是桥。它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最现代的。时至今日,大运河江苏段仍然保持了强大的活力,它相当于10条高速公路的货运量,发挥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推动作用,支撑着沿线的可持续发展。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中国东部的南水北调,推动中国南北地区的均衡发展,见证着中国式现代化。

跨越长江向北,运河水面愈加宽阔。大运河与淮河在淮安交汇,留下了“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诸多故事。作为古代漕运的枢纽城市,大运河成就了淮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位。而从历史走来的淮安船闸如今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京杭大运河上船舶通过数量最多的船闸,每天约有400艘货船、15个船队由此通过,年船舶通过量约3.1亿吨。

作为京杭大运河上一个重要节点船闸,向南或向北的船舶都会经过于此。向北的船舶经过船闸后往洪泽湖方向去往河南、安徽等地,北上可抵达宿迁、徐州,山东等地;向南的船舶可以南下进入长江,也可以前往太仓港等长江港口,将船上的集装箱转运到大船,然后出海。

淮安船闸由3座船闸组成,正常情况下,淮安船闸上下游水位相差3米,船舶过一次闸需要30分钟。淮安船闸每天如此循环往复,365天一天不停,保障着京杭大运河航运畅通。最年轻的3号船闸,建设于2000年9月,2003年7月通航,采用了当时内河船闸建造的所有先进技术,并拿到了鲁班奖。这座建筑奇迹见证着千年运河水从古代中国流向现代文明。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为沿岸城市带来丰厚的资产——位于江苏镇江的京口闸遗址被埋地下数十年,曾是江南运河第一闸;淮安的古板闸摇身一变遗址公园,成为运河边又一网红打卡点;绝险之处的清江闸遗址,穿越漫长复杂的时空向世人诉说着人类善用自然衍化文明的聪慧;河北沧州的捷地水利枢纽,至今依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等水利功能;位于运河北首通州北运河上的甘棠船闸、榆林庄船闸和杨洼船闸,实现了大运河京冀段水路通航,让特色旅游火出了圈……运河上形形的桥闸运载千秋,不断解密河城共生的密码,在人来人往的烟火气中,演绎着大运河畔的新故事。大运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运输、水利、环保、文旅方面,更深入到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中。新桥傍古桥,一眼望千年。在历史风雨中流淌至今的运河水,正迎着阳光,奔涌向未来。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作者:曲经纬

流程编辑:U072

赏美文丨桥 作者:唐弢 诵读:王卉

作者:唐弢 诵读:王卉

有一次我和朋友谈起桥的故事。

“桥?”他用右手的食指抬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然后斜着头睨住我,“你见过几座桥?”

几座桥?这句话在我肚里起了疙瘩,谁曾一座一座的计数他所见的桥!只是我的确走过不少:石建的和木搭的,铁打的和水泥砌的,乡村的和都市的。

我的朋友大声地笑出来。“你这个空想家,”他笑停了说,“你不曾见过大江行军时的浮桥,也没有试过悬崖峭壁间的绳桥,你就甭再谈这个!”

我没有回答他,因为我想到桥。首先我想到一座古来有名的桥,说是有名却又实在无名,许多人提起它,你的心眼中或者也有它,可是它没有专称。这是座小木桥,保持着几千年来不变的式样和情调,两旁竖着简单的栏杆,让过客凭此远眺,水从脚下流去,路从山背爬过来,到此成个交叉,后者终于给拦住了,是这座小木桥背负它渡过横溪,接上对面的绿草岸;路,又远远的奔向天涯。这里杨柳飘绿,夕阳的余晖送走归鸦,沿着高岗,三三两两的是一些傍水的人家。

你说这几家茅屋里也许有个高士,避乱世来此隐居,我不懂你为什么竟有这种思想。烽火连天,或者是这个原因使年轻人早熟,且有点衰老了,因此厌听杀伐.离世惟恐不远。可是你的确迟生了一千七百年。一千七百年前这座岗上有位高士,耕田读书,闲来抱膝长吟,英雄避地,也无非珍重出处。

这一年冬天有人三顾茅庐,感恩知己,一夕倾谈遂相许以驱驰了。令人感动的是二次不遇,有一回就下着大雪。我要你注意你脚下的桥,小木桥,那一天背负了沉重的白色。突然间它在惆怅的心底发亮,当来客听见彼岸蹄声得得,驴背人轻裘暖帽,跟随的小奚奴捧着个酒葫芦踏雪而来,到桥上止住脚步。

试听这徐徐扬起的《梁父吟》:“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来客便滚鞍下马,三二步跑近桥边,向驴背人深深作揖:“先生冒寒不易!”

可是他扑个空,因为驴背上是黄承彦。

是的,我也正要向你介绍黄承彦,一个和蔼,谦冲,洁身自好的老人。这回他立在桥上,目送三骑马去远,然后又低下头看溪流,溪流冻了,几个农家小孩试着从冰上跑过岸去。黄承彦寂寞地凝望着,舌底压住了一句话:“没有水便没有桥。”雪落在桥上。

“有一天雪化了,冰融了,一切将恢复旧观。”于是他又去望脚下的桥。一枝横水,桥畔的梅花开了又落了。“这三个人走得真快!”黄承彦抬起头已望不见他们的背影。也许这句话说得早了一点。

十六年后适间的来客兵败白帝,黄承彦再度在鱼腹浦出现,日将西沉,沙滩上升起一阵阵杀气,江流汹涌,仿佛有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他在山坡上散步,突然记起当年小桥边的景色,不禁深深叹息:“这三个人走得真快!”他已经听到连营火烧的消息,其时正有十余骑追兵向沙滩奔去。从高处嘹望,一团黑气将追兵裹住,人马在昏暗中冲突,带兵的书生已吓得面无人色。“分明是走入死门了,”黄承彦想,一转眼他动了恻隐之心,“可怜的胜利者,让老夫带你从生门出去吧。”“回头呵,将军!”他从小桥上指点沙滩。有什么呢?乱石数堆而已。

且慢同意我那位朋友的讪笑,我并不向你游说人生无常!无论从风景或者实际的人事上着眼,我要说明的是一座桥的意义。路有尽头,世上的际遇也有尽头,我无法告诉你行路人的焦渴,当他彷徨于无地的时候。痛哭穷途,我乃十分动心于阮籍的故事,因此一出门就突然止步了。我说唤渡者的心底有个影子,那不是船。桥。

你猜的对。桥,像一条远天的长虹出现在渴念者的心上,不仅江干海角,当你要渡过穷困,渡过灾难,渡过战争的悲惨和厄运时,你不得不有此想。也许你还想起造桥人,用生命去垫桥脚,他们永远永远的沦入水底。桥,代表了改变,象征着飞跃,是向前者愿望的化身!唉唉,也许我真的被一句什么话醉倒了,那么,就请你放声笑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关于桥的历史典故 有关桥的历史】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关于桥的俗语【关于桥的俗语和成语】 下一篇:关于桥的故事15字,关于桥的故事20字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