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修建跨河大桥,桥墩接连倒塌,老汉说,准备三牲六畜肉
本文为《民间故事》之953章,如果您喜欢看民间故事,记得常来!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末,在北方的一座镇子南面,有一条大河从这里流淌而过。这条大河很宽,很长,与渤海相连,在渤海那段用一道大闸拦截着。
大河之上曾经有一座老桥,桥路连接着南北,是一条主要的省道。因为老桥是五十年代简易修建而成,这些年来过往车辆频繁,桥面道路坑坑洼洼,路面多处出现裂缝,再加上承重能力也不能满足现在车辆的使用要求。于是,在一个炎炎夏日,市里来了工程队开始在老桥右侧重新修建一座新大桥。
工人们分工协作,其中王师傅和张师傅两个人带头负责浇筑桥墩,吊车韩师傅负责起吊桥墩,现场还有一些工人负责指挥。
几日后的一个下午,吊车韩师傅在现场工人们的指挥之下,接连将两个桥墩放进了河中,随后开始打桩。
临近黄昏时分,桥墩打好了,工人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王师傅和张师傅一边走一边说:“我看了一下,这次浇筑的桥墩格外结实,用上百年也不成问题。”
“确实挺好,不过我刚才看他们在打桩时好像遇到了一点麻烦,现场那些工人也没细说。”
“我看桥墩不是打好了吗?还能有啥事?别瞎琢磨了,回去喝两盅吧!”两个人朝着工棚走去了。
等到隔天一早,工地上可就炸开了锅。原来昨天下午打下去的两根桥墩轰然倒塌了。听夜里值班的冯老头说,凌晨四点多,他听见一声巨响,随后跑到大河边上,水面上尚存着一道道很大的波浪,而在水里只剩下了一根桥墩。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就看见不远处的水面上似乎漂浮着什么东西,那个东西看上去呈圆形,在水面上漂浮片刻后就钻进了水里。
冯老头刚要转身报告领导时,另外那根桥墩也倒塌下来。
桥墩掉落下来,激起了很大的浪头,冯老汉赶忙跑去通知领导了。
“这怎么可能呢?昨天明明打得很结实,再说我们也不是头一次干这个活啊!”负责打桩的工人委屈地说道。
领导听了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这些工人跟着自己建了可不止一座桥了,他相信这些工人不可能会出那么大的错误。
“我听说,昨天你们打桩时遇到了点困难,到底咋回事?”领导问道。
“桥墩刚放入水里时,突然卡住了,可是看桥墩的长短来说,应该还没有到河底,后来我们费了半天劲,那根桥墩一下子落下了河底,另外那根桥墩也是这种情况。”那个工人回答道。
领导一听桥墩入水时曾卡了一下,不禁眉头紧锁,他心里暗暗说道:“难不成下面有东西在作怪?可那桥墩那么重,啥东西能将桥墩托住?”
“王师傅、张师傅,你们俩继续浇筑桥墩,其他人也都去干活吧!”领导并没有声张,免得乱了工人们的心。
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一个村庄里,向村长简单说了桥墩的事,随后他询问村长那条大河的情况。
村长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我只知道那条河后来人工挖掘过,但是具体情况我就不知道了,对了,听说去年的时候有人在那条河里看见了不少龟鳖。”
领导一听这话,不禁瞪大的眼睛,他继续问道:“那您知道附近有懂行的老乡吗?”
老村长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他想了想说道:“在东面的村子里,有一位姓李的老头,据说他懂行,不过李老头这个人不好相处,我和他也不熟,帮不上啥忙。”
领导微微一笑谢过老村长,又去了另外一个村。他几经打听,找到了李老汉的家。
李老汉躺在摇椅上正在听评书,看见进来一个陌生人,李老汉直起身子,说道:“你是干啥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领导赶紧走过去,微笑着上前打招呼,随后表明来意。李老汉上下打量了他,态度也缓和下来,随后他关掉收音机,说道:“你说的那条大河在我们当地被称为北大河,在我小时候,听我祖父说过,那条河在清朝时候就有了,后来干涸了,河道变得十分狭窄。
七十年代的时候,为了灌溉农田,各村出人力进行过一次挖掘,这条河才成了如今这样。不过,那时候就曾挖到过不少龟鳖,个头都不小,被运走放生了。
去年夏天,因为各村庄稼都用水,这条河险些干涸,有人曾看见过在老桥附近漂浮了许多大龟。后来涨水了,人们就没见过那些龟了。”
“那您说桥墩接连倒塌下来,跟那些龟关系吗?这修建新桥可是为民造福的好事,您能帮一下吗?”领导说道。
“呵呵!要不是惠民工程我早就赶你出门了,哪有功夫跟你说这么多话。”李老汉说着瞥了他一眼。
“看得出来,您是一位大善人。”领导笑着夸赞道。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龟的问题,不过听过去的老辈人说过,要是修桥遇到奇怪的事,那就需要打生桩。虽说没有科学依据,但老辈人都是这么做的。这样吧,咱可以试试,如果不成功,你们就另请高明吧!”李老汉说道。
“那就麻烦您了!”
“准备三牲六畜肉各十斤,天黑之后扔到河里,不管河里发生啥事,你们都不要管。等到第三天,你们开工试试吧!”李老汉说完打开了收音机。
领导见状明白了,站起身谢过李老汉就走了。回到工地,他就吩咐人去准备肉。
什么是“三牲六畜”呢?在这里跟各位看官说明一下。
三牲指的是:牛、羊、猪;
六畜指的是:马、牛、羊、猪、狗、鸡。
工人们依照领导的指示,每样各买来二十斤肉。天黑以后,工人们就将这些肉陆续扔到了大河之中。领导挥了挥手,工人们赶忙离开了。
据值班的冯老头说,夜里时候他听见了很大的水浪声,但他按照领导嘱咐,并没有到河边查看。
一连两个晚上,冯老头都听见了巨大的水浪声。等到第三天,领导一声令下,吊车王师傅将新桥墩吊起来,慢慢投入河水之中,现场指挥的工人们小心翼翼,可这一次很顺利,桥墩很快到了河底。工人们开始打桩,两根桥墩很容易就打好了。
凌晨四点多,冯老头特意到河边看了看,两根桥墩完好无损,立在河水之中。
天一亮,工人们继续打桩,这座大桥历经一年多,才顺利完工。
新大桥竣工后,承重能力提高了许多,路面照比老桥也宽阔了不少,过往车辆川流不息,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而桥墩为何半途会卡住,接连倒塌的原因没有人知道,这条大河最近这些年一直没有干涸过,那些龟再也没有人见到过。
附近的村民们每每提起这座桥时,都打心眼里感谢那位脾气古怪的李老汉。李老汉不以为然,每日浇花听评书,日子过得很是悠闲。
那位领导自从这件事后也非常感激、佩服李老汉,经常买些酒菜去看望李老汉,两个人坐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后来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向世人阐述道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谢谢!
「孝感地名故事」一座桥,一个故事,“道人桥”背后的故事你想了解吗?
小桥流水
诉不尽的是别情
每一座桥都有一段故事
都有一种风情
本期地名故事
跟小编一起去探寻
——道人桥
背后的故事
道人桥系道桥镇镇治所在地
位于云梦县正南25公里
地处云梦南端涢水河畔东北岸
东邻下辛店镇
北枕改道后的涢水新府河
西、南间隔涢水故道
与应城市长江埠镇、汉川市刘家隔镇相望
据新编《云梦县志》载,明朝时河南岸汉川境内篙子港上有座由道人募捐修建的木桥,名为道人桥。万历年间桥畔泊船日多而形成集镇,清代因商贸兴旺,府河北岸也逐渐形成集市,亦名“道人桥”。斗转星移时光运转,此后不久北集兴盛而南集衰,至光绪二十年南集废,北集保存了道人桥名称。
相传,先前涢水南岸汉川境内之篙子港,河面并不宽泛,但水深流急摆渡不易,常因狂风暴雨导致船客葬身鱼腹。是日木兰山有位云游道人经此,等在渡口准备过河,恰遇暴风骤雨狂飙袭来,把河中渡船掀了个底朝天,渡船上的人都被活活淹死。眼前的一幕惨景深深触动了道人的心。他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当即就去找当地财主老爷,要他们筹备钱财建桥。谁知他苦口婆心好话说尽,分文不至反遭奚落,甚至说他是梦里娶媳妇——想得美。道人并不灰心气馁,干脆一口布袋一个钵,四乡募捐八方化缘,春夏秋冬奔波三载,终于募化而来一笔银两。他召集当地百姓筹集石材木料,选择吉日良辰破土动工,不出一月,一座蔚为壮观的木桥飞架于河面上。四乡五邻的乡亲们对道人造福于民的善举感激不尽,他们先前不分男丁妇幼老弱病残主动帮忙建桥,竣工之后集思广益,一致命名该桥为“道人桥”。
自南集衰废北集兴旺之后,“道人桥”逐渐发展成为府河中下游之间的重要航运码头和集镇,涢水上游随县、安陆等地农副产品在此汇集转载武汉各地,享有“小汉口”之誉。道人桥明代属云梦三乡之东南石羊乡下马会,清属南部感化乡。民国十二年(1923)属第三区(道人桥区),系1927年初云梦县第一个乡村党支部——道人桥支部和支部书记李子舒的诞生地。1949年8月为云梦县道人桥区(第五区)治所,此后至今一直是道桥乡、社、镇治所在地。2012年,地方政府在涢水故道兴建钢筋混泥结构“道人桥”桥梁一座。该桥长210米、宽8.5米、双向三车道。依“道人桥”而名的县辖“道桥镇”,国土面积30.11平方千米,总人口2.99万人;下辖6个社区和14个村委会。留有“道人桥三丰传奇”、“风流情缘道人桥”(搭桥顺母意,杀僧报父仇)等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修桥续命十年
古时候,芗溪有一位书生,姓陆,因为刚考中秀才,所以大家都叫他陆秀才。路秀才年方二十一岁,他从六岁就开始苦读,一门心思想要考中功名,光宗耀祖。不过,这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举人都没考中,于是他在州郡租了个房子,继续刻苦读书。
夏天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因为酷热,读不下书,也睡不着,陆秀才就到附近溜达,乘凉解暑。
走到北边天津桥的时候,陆秀才听到桥下面的水中,似乎有声音。他仔细一听,原来是两个人在说话。
其中一个人说:唉,都过去好几年了,我们什么时候能投胎托生啊?找个替死鬼可太难了。另一个人则说:别急啊,我算了一下,明天江南张氏,会带着仆人去横山送礼,到了中午的时候,他肯定会经过这里。到时候天热,他的仆人看到河里的水清澈,会下来洗澡。那时候,我们把他给淹死,让他做替死鬼,我们就能超生了。
第一个人听到后,很高兴,但还有一个人听了似乎不信,轻哼一声。
陆秀才听到后,觉得很奇怪。
听前人说,有些人前世是淹死或者投河自杀,他们为了托生,就得再找一个淹死的人或者跳河自杀的人,来代替自己,否则自己永远都不能投胎转世。这么看来,水中的几个说话的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水鬼。
但问题是,这些人要想投胎,必须得等到淹死的人或者跳河自杀的人,如果是趁着人洗澡把人给淹死,那不就等于害死人了吗?
水鬼如此可恶,陆秀才不能忍,他决定救下江南张氏。
回去后,陆秀才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大早上,他就起来了,早饭也没有吃。来到桥头上,他就一直在等张氏过来,唯恐错过。
果然,到中午的时候,来了两个人要过桥,其中一个人还挑着不少东西。陆秀才拦住问,果然是江南张氏。张氏看陆秀才是个文人,便没有戒备心,说自己带着仆人,要去横山送礼,仆人担子里都是金银、绸缎等礼物。
陆秀才连忙把张氏拉到一边,把昨夜听到的话都说了,劝张氏和仆人不要在此处水中洗澡。张氏答应了,跟着陆秀才回去了,暂时就住在陆秀才租的房间里。他的仆人,则绕路去横山送礼。
当天晚上,陆秀才又带着张氏,来到天津桥上,仔细听河水里有没有人说话。过了很大一会儿,差不多三更的时候,河中果然又有人说话了。
其中一个人哭着说:我们守在这里三四年了,好不容易有机会把张氏淹死,没想到又被张秀才给救了。可恨啊,可恨,可怜了我的良苦用心啊!
又一个人说:张氏的仆人本来就不该死啊,再说你们的方法他不对,怎么能害死人再拿他换你投胎重生呢?
那个哭的人问他:你凭什么说张氏的仆人不该死?这个人回答道:那个仆人,曾经在他家乡南边修了一座七星桥,修桥铺路乃是大功德。别说他不该死,就算他到了死期,也能用这个功德续十年寿命。
再后来,水里便没了声音。陆秀才和张氏两人听到对话后,都很吃惊。
回到陆秀才的屋里,两人睡下了。天亮以后,仆人送完礼回来了。不等张氏开口,陆秀才就问仆人:你在家乡南边,修建过一座七星桥吗?仆人却极力否认,说自己没有修过桥,更别提什么七星桥了。
陆秀才觉得不对劲,河中的水鬼肯定不会骗人,那么就一定是仆人说了谎话。他再三逼问仆人,让仆人说出来修桥的事情。
仆人挠了挠头,想了又想,忽然一拍大腿,说:我想起来了,如果非要说我修过桥,那一定是那座小桥。当初我家有一块菜园,我经常在菜园里种菜。菜园附近有一条小河,我时常去那里挑水浇园。那条河经常有人过去,但没有桥,有些人涉水过去,常有危险。我看河水不太宽,就用几块木板,搭了个简单的桥。但是,那桥很简单,也不叫七星桥啊!
陆秀才激动地说:修桥铺路乃是大功德,虽然桥小一些,但是却能帮助很多人避免危险,说不定已经救了好多人的性命了。你能躲过一劫,续命十年,不是因为我救了你,而是因为你曾做过功德,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啊!
张氏也很高兴,带着仆人高兴地回家了。
后来仆人回家,仔细看了看那座小桥,发现上面有虫子啃咬的七个小洞,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难怪那水鬼把这座桥叫七星桥,原来果然有“七星”。仆人又把破损的桥加固后,这才回去。
回到张氏家中,张氏认仆人为义子,视如己出,并一同与他做好事。他还逢人就说,义子因为修桥的事,躲过一劫,增加十年寿命的事。
以上故事,出自明代文人笔记集,翻译时稍有改动。文中插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关于桥的民间故事题目—关于桥的民间故事名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