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盯盘14400秒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反复牢记“开盘冲3到5,横7竖8是猛虎”就够了
很多股票投资者在看盘时喜欢紧盯着价格变动,其实这是没必要的。看盘,主要看的是一个“势”,而不是“价”。价格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投资者在看盘时,要从各种表面现象里边找出内在的规律,或者说从表面的数字中找出股票的走势,这是看盘的根本意义所在。
概括来讲,看盘主要研究三个方面,即大盘、热点和个股。具体来说需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看集合竞价开盘。集合竞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以及最早进入市场的资金对昨日收盘价的评价。不过,根据多年的观察,集合竞价有时是主力制造的假象。如果股价高开,常表明卖盘踊跃,股票有下跌趋势。如果是非活跃股或冷门股,开盘价一般比昨日收盘价低,卖盘较少,股价有上涨趋势。通过观察集合竞价阶段涨幅榜、跌幅榜,可以估量当日市场多空力量,可发现当天哪类板块可能上涨或下跌。看最大量比数值和最大换手率,可发现当日最可能暴涨或暴跌的个股。
2.看早盘大盘走势。看大盘是高开、 平开还是低开?开盘后成交量是多少?同比是放大还是缩小?两市涨跌家数各是多少?按6、7两个键打回车,就能看到两市涨幅前列的股票多属于哪类或哪个板块?
3.看想定个股走势。看个股开盘是高开、平开或是低开?查看目标股当前的阶段性位置在哪里?与均线的关系如何?看个股是独立行情还是板块联动?
4.看盘口买卖挂单。盘口挂单的数值是否异常?内盘多还是外盘多?
5.看盘口买卖力道。要看盘口买盘的数值是多少?卖盘的数值是多少?
6.看盘中盘中异动。大盘有没有出现暴量?有没有明显的缩量?大盘下跌中有没有出现急跌后急速反弹?或上涨中出现指数急速回落?对照消息面和盘中带.领指数涨跌的权重板块,作出基本分析。
7.看共振现象情况。要看大盘与个股是否共振?或者分化?看大盘多周期共振点是否出现?看目标个股是否出现多指标共振?
8.看尾盘如何收盘。看大盘是不是拉高收盘?看大盘是不是压低收盘?看个股是拉高或是压低收盘?看大盘与个股是不是联动?综合以上各种信息,初步预测次日大盘和目标个股走向。
股票交易者,最大的一个恶习,就是盯盘。
时时盯着才觉得安心,一眼不看,就得相思病,每天恨不能紧盯14400秒!最无语的是,今天刚买的股票,还要盯着,随着行情的波动,一天都被吊着,何苦呢,不管怎么样,反正你今天是卖不掉的。
盯盘其实本身无对错,但盯盘带来沉重的结果,往往让人追悔莫及,撞墙的心都有了!
昨天亏钱了,今天计划要止损,开盘指数一上涨,个股马上就追进去;好好的股票,稍一回撤,马上就卖掉,结果卖在大涨的前一秒中,卖在波段行情的最低部,非常可悲,只要是个交易者,不可避免都曾遇到。
一刻不停地监视着一笔交易怎样涨跌是一种可能会夺走交易者多年利润的一种毁灭性的活动.这个过程,通常叫做"数钱",它不仅会加深恐惧,而且提高了每一刻的不确定性,使人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正确的技术上.而正确的技术最终决定着我们能获利多少.
太过专注于"你在什么位置"的念头,而不是做你应该做的,会导致不明智的,缺乏根据的下意识和过快的反应.相反,交易者必须确信他们每一步技术都是正确的,并且如果正确遵守技术,利润是自然而然到来的.
"数钱"通常是那些还不习于经常获利的交易者犯的毛病,它不仅掠夺了交易者可观的收益,而且助长了长期的不确定感,对损失的恐惧和一种能够导致毁灭性行为的情绪的不平衡.
“开盘冲3到5,横7竖8是猛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它就是投资者所选择的目标股,如果开盘就冲到3到5个点,分时均价线跟上来,当股价稍作调整后,再被大买单拉起再上一个台阶8个点以上,然后放下来并在7至8个点之间出现一带的横盘换手,此时并没有破分时均价线,且成交量处于一个稳定均衡的状态,形成了横七竖八的走势。这种走势一旦形成,必行会有冲涨停板的力量支撑。
“开盘冲3到5,横7竖8是猛虎”操作技巧是什么?
第一:股价开盘必须冲在3到5个点。
为什么股价开盘必须冲在3到5个点?因为如若少于3个点,说明是力度不够,但是如果多余5个点,者说明拉得太猛,主力有拉高出货的嫌疑。所以,股价开盘冲在3到5个点是最为稳妥的。
第二:股价在上一个台阶后,一定要在7~8个点一带稳住换手。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如果低于7~8个点,说明推高愿望不强,后面未必能冲击涨停板。如果比在7~8个点一带做停顿整理就直接冲击涨停板,看起来虽然很强,但其实其中有假,不排除主力是一个诱多行为。
第三:一定要理解“横7竖8”的重要意义。
“横7竖8”的意义就是在于主力想在这一带进行涨停板前的一次试盘。从投资者的心理来说,头一天买入该股的人在3~5个点的台阶上已经获利,短线投资者为了捕捉新的目标会在这个区域抛出,随着横盘的继续,一些胆小的投资者也会有抛盘的冲动,但他们还想看看是不是能在更高一点的位置上抛出。随着股价又上一个台阶,这部分准抛者越发加大了抛盘的冲动。
如何做好复盘?
复盘的四步骤:
第一个步骤、回顾目标:当初的目的或期望是什么;
第二个步骤、评估结果:和原定目标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第三个步骤、分析原因: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第四个步骤、总结经验:需要实施哪些新举措,需要继续哪些措施,需要叫停哪些项目。
复盘的10个注意点:
对于初用复盘方法的一把手和创业企业来说,理解以下10个注意点能够帮助你更有效地使用复盘。
第一步骤之注意点:
1.分清目的与目标的不同,正确的目的保证目标的方向;清晰而适配的目标能更好地分解和保障目的实现。
2.确定目的之外,最好能确定出可量化的目标或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标志。无量化或可考核的目标,很难保证目的实现,也难与结果对照评估。
3.事前所提目的、目标不清晰,复盘时追补清晰,便于本次对照,提高下次定目标的准确度。
第二步骤之注意点:
4.首先要与原定的目标相比较,客观分析意料外的重要亮点或不足。
5.亮点与不足同样重要,不能弱化亮点,“过分谦虚要不得,忽略真本事更遗憾”。
6.多引入外部典型事实样本,让我们的结果评估视野更广阔、结论更客观。
第三步骤之注意点:
7.分析成功因素时,多列举客观因素,精选真正的自身优势去推广 。
8.分析失败原因时,多从自身深挖原因,狠挑不足补短板。包括要谨慎检视当初目的、目标定立是否明显有误才导致的失败,否则原因分析可能围绕着错误的目的、目标展开,事倍功半。
9.总结经验(规律)要尽可能退得远,寻求更广泛的指导性,尽量不局限于就事论事。
第四步骤之注意点:
10.总结经验要谨慎,总结规律更要小心;不能刻舟求剑,把一时一地的认识当成规律。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关注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干货很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攻略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每天一篇小古文1:《刻舟求剑》
断句及注释译文: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
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乘船渡河。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从 坠:掉下
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
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
遽:急忙,立即。 契:用刀雕刻。是:这儿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寻找。
船停以后,这个人从船沿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行:前进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亦,也 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赏 析
剑落水中只会沉底,这是普通常识。船走远了,还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剑,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静止的,剑沉水底,在船的落剑处刻上记号顺着记号下水找剑,自然有可能找到。无奈剑沉水底就不动了,船却在不断移动。这个客观事实没在求剑的人的头脑里得到反映。他一心以为剑从哪里落下去,就从哪里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认识同客观事实不一致,结果自然只有失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讽刺死抱着教条的人,非常有力。
这则成语包含着两层道理。一层是,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就不会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层是,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新问题的法宝,也要闹笑话。作者这种思想是朴素的唯物思想,辩证思想。
道理启示: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创作背景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创作的一篇散文。阐述了应当明察当今形势,因时变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发展的观点向秦国的统治者说明,法令制度的制定应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并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精选10道试题,都是常考要点
小学教材改版后,文言知识的考察比重大大增加,对孩子的文言阅读要求也会加码。例如在即将采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古诗文篇目增加,更侧重孩子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文言文阅读是小升初考试的重点难点。为此,王老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
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wèi);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
⑴夸父逐日( )⑵夸父与日逐走( )
2.在括号里补出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⑴( )饮于河、渭。⑵( )渴,欲得饮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追逐 (2)跑
2.(1)夸父 (2)夸父
3.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三:文言文阅读。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 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遽:马上,急忙。②契约:用刀刻上记号。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涉:________ 是:________
求:________ 行:________
2. 这个小故事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
3. 写出下列句子的现代汉语意思。
(1) 是吾剑之所坠。
(2)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 寓言中的楚人可笑在哪儿?
四: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1.解释加点词。
(1)天雨,解素衣。()
(2)岂能无怪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衣素衣而出
(2)迎而吠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处)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试题答案】
(一)
1.DA项应为“妇/亦起大呼”,B项应为“又夹/百千求救声”,C项应为“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2.C“虽”是“即使”;“指”是“指明”;“走”是“跑”。
3.D画线句的用词都是观众的反应,因为这种反应是表演者引起的,所以从侧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B根据“施八尺屏障”可知表演者是与听众隔开的。
五:诸葛亮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中体现了他为政、为人、为学的智慧,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示例:①交良友②宁静③淡泊④节俭⑤为学须静⑥学须立志
六: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遽契其舟,曰:“___________。”舟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剑不行,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翻译下列句子。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29.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30.写出你喜欢的三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 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遽契其舟,曰:“___________。”舟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剑不行,求剑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世说新语》节选
[注释]
甚:非常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 乃: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 曰: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对话意思:
(2)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3、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
1、(1)诣:拜见 乃:于是,就 (2)示:给„„看 曰:说 (3)未:没有 闻:听见
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王老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知识点,都可以给老师留言,老师看到了会给大家出相应的资料的。
【刻舟求剑文言文停顿-刻舟求剑句子朗读的停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