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中有很多人物乘坐电梯的场景。在《广告狂人》中,往往是同事们下班时一起乘电梯下楼。在《格雷医生》中,剧中人物在电梯相遇的情形往往比较尴尬,大多是上级和下级、男女恋人在电梯中不期而遇。《生活大爆炸》是一个例外,那架电梯一直坏着。 电梯也是电影里的常客,它可以表现悬疑的气氛。美国大片《生死时速》一开始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电梯人质劫持案。还有《007:大破天幕杀机》,这部..
台湾歌手齐豫的成名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传唱,经久不衰。齐豫,也因为一曲《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能演唱三毛作词的歌曲,是许多歌手梦寐以求的事。齐豫,一个刚出茅庐的小歌手,就能演唱三毛的歌,对她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幸福。 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
14岁的巴音是个孤儿,在吉勒王府里牧驼。他没有别的亲人,除了老管事阿其格。 牲口圈里,有一头孤独的老母驼,牧人们都叫它单姆。单姆终日被关在圈里,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外出。到这个日子,王府的人便来将它牵了去,直到天黑才送回来。阿其格对巴音说,单姆是王府的宝贝,重点保护对象,丢了单姆是杀头之罪。 十几年来,盗驼贼丹增一直是王府大敌,他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偷袭。奇怪的是,丹增和其他的盗驼贼不同,他对..
刘焱华的老家在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农村,他当过知青、下过乡。1986年,年仅27岁的他,被安排到重庆能源逢春煤矿(位于綦江石壕镇)上班,成为矿上供应科的一名普通工人。 周一至周五,刘焱华都住在矿上,只有到周六下午两三点下班后才能回家。平时,家里的所有农活以及照顾老人的担子,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很是辛苦。为了照顾妻儿,刘焱华每个周末都赶回家一趟。 煤矿离家比较远,要先从矿上坐车到打通镇,然后..
老板和老板交往,秘书和秘书交往,助理和助理交往,这在社会交往中叫双层交往法。 通常举行会议,等到老板坐到主席台的时候,助理基本上就闲着没事了。如果这时人家的助理看着你屁颠屁颠地跟他老板攀谈,就会想:还拍我老板的马屁,我老板不一定理你。倘若这个时候,你很热情地跟他换名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另外,可以坦率地说,最了解老板的就是助理。 老..
回家了 他把肩膀脱下来放进衣橱 松弛下来的弹簧 陷入自己的沙发 回家了 把与枕头失散多年的梦 还给睡眼 回家了 脸上的僵局不得不被打破 微笑从眼角奔向下巴 又奔回眼角 回家了 虽然茧子还在奔波的脚上 余音未消 但已转换成回味的咏叹调 回家了终于回家了 他看到所有的家具 比猫还会撒娇..
那匹马驮着 龙幡风逸 整个夜被悲壮照亮 斜插在身上的那枝锈箭 也被血浸透 爱人啊,你在何方 这时刻多想得到呵护 我跌下马 马尾却在泪脸上轻抚 我想那是你披散着的黑发 盖住了我的胸膛 亲吻那染毒的伤口..
到美国来,吃得不习惯,语言不习惯,交通不习惯但是,借书却让我感到非常的习惯,不仅习惯,而且,比国内感觉更为方便。 我住在芝加哥53街,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在57街,15分钟,就可以走到那里,很近(在美国,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可以就近借阅,这是衡量一个社区好坏的一项硬件指标)。我常常到那里去,那是一座5层的高楼,外表的装饰很有趣,一扇扇窗户之间..
弹丸之地的韩国,连个人海战术都玩不起,却凭借个韩剧成功地把世界人们给渗透了一把。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韩国人是挺能折腾的。 有些时候,折腾的功夫是逼出来的。首尔及其周边地区京畿道只占全国面积的10%,却居住着超过2000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半数。三代同堂或者四代同堂在韩国普通家庭颇为常见,拥挤的居住空间考验着家庭主妇们家什收纳的功夫,如何将日常生活用品整理得井然有序,如何将杂物收拾得不着痕迹..
11月4日是美国大选日。出于公民的责任感,清晨6点投票站一开门,我便来到住所附近的选区投票站投票。没想到和我想法一样,要在上班前投票的人很多。一大早,位于7楼的投票室已人满为患,一楼的大厅也排起了长龙。我耐住性子,站到队伍的结尾。等了10分钟,我的位置还没动,身后却排起了长队。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不多,楼上楼下没人照应。只听说上面已很拥挤,大家便耐心等待。30分钟过去了,第一批投完票下来的人手里拿着一张..
中国已被公认为是崛起中的大国。国际媒体不厌其烦地讨论中国何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国内,大国话语也主导媒体和人们的思想。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以经济起飞震动世界之时,电影《日本沉没》轰动全国。虽然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灾难片,但日本居安思危的末日感,和中国太平盛世的陶醉感,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社会现在应进行准备的,不是未来的崛起,而是意想不到的衰落。也许20年..
大清时代,闭关锁国,人们对西方民主政治根本无法理解。只有少数中国人因职务或工作原因,有机会接触和目睹美国的大选,其中著名诗人黄遵宪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黄遵宪曾出任过驻日使馆参赞,后又当过新加坡总领事。1882年(清光绪八年)至1885年,他出任大清国驻美国旧金山的总领事。由于常年在海外工作,黄遵宪在同时期人中属见多识广、思想开明的一类人,后来还积极参与了维新运动。虽然如此,当亲眼目睹了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