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嘉是我家的印度女佣──刚过三十岁,丈夫早逝,她独立抚养着三个小孩。她的住处是间老旧水泥平房,但是我见过的几位女佣、司机与守卫的住处中,唯一拥有双人床与电冰箱的。 普嘉的住处与许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印度人一样,室内都没有厕所与水龙头的设备。在公用水龙头排队取水,普嘉早已习以为常。唯一担心的是遇到公用水龙头也无水可取的窘境。普嘉初来家里应征时,就提出每天带一瓶过滤水回家的请求。 雨水也成为普嘉..
那年夏天,因为腹痛,我半夜赶往加州的DiliCity医院看急诊,打了止痛针后,我焦躁不安,疑神疑鬼地在候诊室等待检查。 候诊室空荡荡的,墙角的电视机里,美国NBA篮球联赛正在激烈进行。我在电视机前坐下,但什么都看不进去。我得的是什么病呢?但愿是一般的肠胃炎,可如果仅仅是炎症,又怎么如此疼痛呢? 一会儿,走廊一端一位女护工推过来一辆轮椅,上面坐着一位老者,脖子上插着管子,手臂上挂着药瓶,轮..
韩国人虽然英语不太好,可是,多年前已掀起一股深度旅行风,Y君现在就在安曼,从2001年7月到现在,Y君已经造访了186个国家。他说:我体验到一个现实,沙漠中或乡村里的人不会向我要钱,但我们建立了友谊,城市里的人只想要我的钱,但他们得不到其他的东西 Y君其实没有多少钱。在旅途上,有时他甚至不带钱,在非洲与人们一样喝脏水,吃人们赠送的蜜枣..
我听见许多人埋怨自己的人生,那口气就像埋怨死不肯离婚的结发妻子。他们埋怨命运的捉弄,错误的结合,失败的努力。如果可以,他们宁肯和别人交换人生。在他们眼里,人生如同老婆,也是别人的好。 我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女演员的话:人生是件衣裳,脏了就洗洗,破了就补补,你好歹得穿上它! 我说得稍微文雅些:人生是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塑造她,但..
我儿子四五岁的时候,总爱反着穿袜子,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我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这虽是童言,但也有真意。古人说:人实役物,非物役..
一个人正挥汗如雨地在地上挖坑,越挖越深,坑里渗出来的水已经没过他的腰部了,但他依然挥锹不止。直到坑边堆的土已经像小山那么高了,他才从坑里爬上来,然后他就开始用那些泥土为自己塑像了。 傍晚的时候,一座雄伟庄严的雕像终于完成了。这个人脸上带着疲倦的笑容说:现在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了! 许多年过去了。在一个炎热的正午,人们从井里提出了一桶清凉甘洌的井水,坐在旁边的小..
戴西,这是一个总把FUN放在嘴边的女人。 这个当年上海最大的百货商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喜欢有趣的事物,做什么事只是因为FUN,并总能找到坏事情中很FUN的一面。 当时追求她的人很多,一位家境富裕的男人,送她美国玻璃丝袜,说:这袜子结实,穿一年都不坏。她却说:我不能嫁给一个和我谈丝袜结不结实的男人。NOFUN。她最终选择的丈夫吴毓骧,..
1号饭局:巴菲特的天价午餐 自2000年起,巴菲特每年拍卖一次与他共享午餐的机会。2008年这顿午餐被中国私募基金教父赵丹阳和段永平一起以211万的天价拍得。对赵丹阳而言,巴菲特一生的投资经验是无价之宝,就像武侠小说中,郭靖与武林高手过招一次后,功力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赵丹阳携家人和段永平及几位朋友一起与股神共进了3个小时的午餐。他非常肯定地说,在受到巴菲特这样的..
梅西说:我只需要一个漂亮的房子和一大片可以种花的园子,因为妈妈喜欢花。 梅西说:遇到足球,我的人生彻底改变,我记得我第一个足球的样子,在我心里,它就像一颗糖果。 梅西说:我不清楚我的病对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过我很清楚我必须用足球证明我不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梅西说: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
新东方老师每天接触的学生粉丝实在太多,也许一两天还可以清醒地认识自己,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就真得以为自己非同凡响了。 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离开。新东方有不少我的前辈在走出新东方的光环之后寻找到了自己新的舞台。最著名的一个就是钱永强。钱永强其貌不扬,但是据说聪明绝顶。在新东方工作期间,玩期货、炒股票、买债券,积累了足够的经历和资金之后到耶鲁大学攻读MBA,回国之后成长为..
六年前我就搬出来自力更生了。我住在纽约的第九大道和第52大街交汇处,房里没有窗,看不到外面,在那种压抑、幽闭的空间里,我还玩得挺开心。我当时在一家名叫CentralFalls的餐馆打工,经济不算拮据。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好事了,因为我爸曾说:我已经养你太久了,你18岁了,别再打电话找我要哪怕是一块钱!这就成了我的转折点,我当即决定:我是该长大了! 我这一生追求..
许多人都曾经历17岁,困惑的、叛逆的、徬徨的、热情的、空虚的。李戡,李戡的爸爸李敖,我,和读者你们,17岁时也曾拿起一把无形的刀,从此人生砍成两半。但李戡的方式最奇特:他出了一本书《戡乱记》,一刀砍断台湾教科书想在他的脑袋里塞进的垃圾,再一刀砍断整个岛屿想包围他的窒息窝囊,《戡乱记》成了他与成长之地的诀别书&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