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便是明星,也是需要朋友的,然而女生之间的感情难免有些微妙,毕竟某某姐妹团闹不和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相对而言,男女之间一旦认定彼此的朋友身份,感情反而会更加坚挺。也许有人会说,男女之间怎么可能有纯洁的友情?但偏偏这几对的存在时刻都在验证着男闺蜜对于自己星路的重要性,令人不得不感慨,没有个把男闺蜜保驾护航,还真不敢来混迹娱乐圈..
上班偷看喵星人萌图或是可爱狗狗的视频被抓个现行?没关系,告诉你的老板,你只是想提高你对细节的注意力罢了。 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模拟做手术的实验显示,观看可爱的图像能提高人在需要小心专注、动作灵巧的任务中的表现水平。 不过,科学家们还想知道更多:可爱使人更加小心,只是因为它让人放慢了动作吗,就像是成年人甚或小孩儿在和婴儿讲话时会拉长吐字、减缓语速那样?此外,哇&r..
里约奥运和往届最大的不同,除了是第一次在南美洲的冬天举办夏季奥运会,以及场馆更简陋,安保更糟心之外,最大的看点就是社交媒体上发酵出的那些欢乐的段子了。几天内,包括运动员、解说员在内的一干人等纷纷化身优秀的段子手。 里约奥运会预算紧张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仅安保投入跟不上,还有寨卡病毒到处肆虐,连运动员入住的奥运村也因为设施和装修问题状况频出,引得运动员们在社交媒体上不..
曾经喜欢过一个男孩子十年,从七岁到十七岁,信守一个什么生死盟誓似的十年间,对别的男孩子从来不肯动心。 少年时的一个冬天里,也曾疯狂地爱着拿破仑,非常深刻。痛苦地日夜受着这一百八十六年之隔的鞭笞,想象着若我们相遇时他二十,我十七,刚好是恋爱的年纪。 也曾在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发誓,在未来的大学生涯里要狠狠地谈几次恋爱,认为爱情像万花筒,一转便是一幅令人惊艳的花式,始终热烈地期待下一个。下一个..
我有个大哥,比我大很多,是大婆在乡下生的。他跟我不亲,他妈早不在我家了,他还老用乡下土腔跟我爸说话,以示资深。但有件事他总叫着我,就是观赏他养的鸟,快来,我又弄到两只黄雀,天下一绝,快来看呀。 大哥养了满世界的鸟,屋里到处挂着鸟笼。这次是两只黄雀,个儿很小,叫声像抽丝,极其温柔。我盯着不放,它们却不敢看我。大哥说,黄雀很难人工繁殖,只有宝坻县的穆家会,这两只就是他送的,你仔细瞅瞅,能看出什么名..
01 你一定听父母说过我是为你好。但你不知道这句话是一个三件套,它后面还有两个大招。他们每次想让我们听话的时候,就会搬出我是为你好,大打苦情牌。女儿啊,你不要去学什么中文啊,没前途啊,你去学金融,好找工作,我是为你好;儿子啊,你别去私企啊,不靠谱,赶紧考公务员,铁饭碗,我是为你好 对于他们这番苦口婆心..
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
炎热的双休日,看完了一厚本《沈从文的后半生》。 他只是一个寂寞的文人,这本厚厚的后半生,看完,我却觉得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是想明白了的人。他在历史博物馆待了三十多年,与器物与裂帛打交道,远离了喧闹的世界,彻底地不发声了,掩藏到了岁月深处。有人说,他晚年的长相,像一尊弥勒佛。 那个特殊疯狂的年代,周围很多知识分子承受不住压力、变迁和自尊的深度损伤,精神崩溃或主动结束生命,他也不能幸免,不同..
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件事很好笑。那天下课后,沿着老街、老路、老景致一直走啊,一直走。经过一些贩卖食物的小店铺,我嗅着熟悉的香味,顺道买点儿小吃解馋。 回家的路其实挺远,我到初中一年级时,仍旧只会虐待双腿。我不是没有想过学一下骑单车,让家里人给我买一辆新的、很拉风的单车。那时候,在中学生里面,我的个子也算比较高的了,腿也不短,只是没人教,也没有时间学。 这个时候,有一个同学忽然对我说:&ld..
第一次看欧美校园电影的时候,深深地被国外高中生的装扮所震撼,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披着一头长发,可以化淡妆可以穿短裙,放学后坐在男友的汽车里去兜风,不必只花时间在自习室。后来在电视上看到日本高中的新闻,看着那些穿着校服裙子的女孩子,也不由得心生羡慕,她们露出纤细的脚踝,头发别着粉红的发卡,可以抽得出时间给暗恋的人做便当,也可以准备情人节巧克力。后来看泰国的青春片,看台湾的青春片,再后来出国,真的遇见美国..
因为服从这个字眼太坚硬,所以人们用柔性的听话做替代。 鞭子比木棍柔软,但一下就能让人皮开肉绽;舌头比手铐柔软,但是锁定了就不能逃脱。 那天在军队幼儿园的苏联式小楼楼顶玩耍的时候,我还是个4岁的孩子。楼顶像个小广场,我从一头飞跑到另外一头,乐此不疲。幼儿园的老师不高兴了,叫我停下来。可是我不听。于是她几步跨过来,一把提起我,带回到她的..
最近因为奥运会的关系,看了很多以运动员为主角的鸡汤文,描述他们如何每天游一万米,凌晨四点就开始练球。但我发现描述作家努力的文章非常少,似乎作家的作品都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我被问到最多的关于写作的问题是:你写作的灵感是哪里来的? 这是人们对于写作最大的误解,认为写作是由灵感来支撑的,人们对于作家的想象还是李白式的,觉得他们的生活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