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佛说微尘众,乃指吾人心中之种种思想而言,若按佛性而论,本无微尘思想:然依佛性而观,则一切微尘思想皆是佛性。 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是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具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
金刚经解释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金刚:金刚石,宝中之冠,光泽居金石之首,金中至坚利。金不变质,珍品之王,希世奇宝,喻真空直系化分之..
无著菩萨 造 隋 南天竺三藏法师 达摩笈多 译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闻已转为我等说 归命彼类及此辈 皆以正心而顶礼 我应精勤立彼义 解释相续为自他 (一)种性不断 (二)发起行相 (三)行所住处 (四)对治 (五)不失 (六)地 (七)立名。 此等七义于般若波罗蜜..
明朝正德年间有位皮匠叫严江,平日喜欢持诵《金刚经》。中年时,常去寺庙担柴做饭,更加精进修持《金刚经》,声声不绝地念阿弥陀佛圣号。到了六十多岁,忽然有一个月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点水,没有饥饿的感觉,身体亦无有痛苦。他向别人说:现在我的身心没有一点痛苦,非常快乐。并清楚地讲出圆寂的时间。圆寂那天,劝告别人此经不可思议功德,要经常念诵。之后沐浴更衣,金刚跏趺坐,安祥圆寂了。遗体进..
金刚经石注 杨州石成金天基撰集 西天佛经甚多,惟金刚经是如来微妙心法,乃禅宗之至宝也。予参悟多年,因著金刚经石注一部,愚注与众不同,每节分注论讲证四段,仿张居正四书直解例,先逐字破义,后以浅言直说,意在阐明佛旨,学者只须由此参悟,自得正果,而不错矣。 略曰:此经注解极多,大半隔靴挠痒,须要实悟真参,才得心明性朗。我今直说根源,不用狐思乱想,但能至诚受持,开卷了如..
济群法师著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1994年春,应厦门大学青年禅学社邀请,开了《金刚经》系列讲座,在讲授的过程中,参考了几家古德权威注疏,玩味之余,颇有一些心得。当时列了一个提纲,拟撰写一篇《金刚经》文章,因忙..
圣严法师:金刚经的「应无所住」与心灵世界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的智慧,处理一切事物。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当我们行布施、做好事、发起慈悲心的时候,不要有一定的对象。「色」就是一定的对象,红的、绿的、方的、圆的、长的、短的、亲的、疏的&..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内心既寂外境俱捐&mi..
每天读金刚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知不觉,对自己带来很大的变化: 之前每天都要和孩子及爱人发火,真是无明火,火气非常大,家中气氛紧张,总是吵架,真是对不起孩子,让他也恐惧我们吵架。读了金刚经一段时间后,忽然发现家庭和睦了,都是和颜悦色,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孩子也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说也奇怪,只要一懈怠,不读金刚经了,爱人马上对我发无明火。 因为事业遇阻,经常是垂头丧气,可以说是轻度抑郁症,觉得悲观。是金..
周克复 佛说般若经六百卷。金刚则其中第五百七十七卷也。中峰云。六百卷广说般若。专为小乘人。融通陶汰。欲其净治心器。然后以上乘圆顿甘露之味贮之。故此经大旨。以无相无住无为为宗。重叠翻覆。随立随扫。极是谈空。究竟不是谈空。所谓如来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故又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如龟毛兔角。只说龟无毛。兔无角。此语最堪破俗。只看中间无实无虚四字。世尊已自道破全经注脚矣。实处都虚。虚处都实。不生不灭。灭..
梁天监中,有琰法师,居长安招提寺,年十一岁为僧。忽一日,同寺中僧侣往占吉凶。于相师家,以次占。 至琰,曰:「可惜聪明寿夭,至十八岁数亦足矣。」琰闻之不乐,及归寺,发心躬诣藏殿,焚香躬礼三宝,发愿修行,乞赐经一卷,毕世受持。祷祈已,随手于藏函内抽得经一卷,乃是金刚般若也。于是专心受持,不舍昼夜。忽一日,夜至更深,见房中有五色光明,须臾见一梵僧,身长丈五许,语琰曰:「汝寿止十八岁,必致夭亡。今得持念大..
金刚经宗通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译 西天 功德施菩萨 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梁 傅大士 颂 宋 嘉禾长水法师 子璇 金刚刊定记 明 菩萨戒弟子南岳山见 曾凤仪 宗通 盖闻佛智甚深,上哲莫窥其际;圣言至妙,庸流岂识其端。空生唱无说而雨华,疑丝暗掷;无著升兜率而面教,分部犹违。乃知般若无边,允唯金刚第一。研穷匪易,信受诚希,幸偈衍于慈尊,绳墨具在,喜颂扬于大士,敲唱同符。西干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