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贞"这个非常吉利的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在《清平乐》这个电视剧中,有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小时候的梁怀吉,他进宫的时候才八岁,当他被问到自己的姓名时,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元亨,是来自"元亨利贞"中的前两字元亨。本来我们说元亨利贞其实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成语,但是为什么梁怀吉就因为说出了这两个字就差点被打死,原来他忘记了最后一个"贞"字与宋仁宗的名字读音一样,是需要避讳的。那么这个元亨利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四个字的含义非常美好,它出自《易经》之中。提及《易经》,可能很多朋友又会认为它艰涩难懂,是一本算卦的书。其实,对于《易经》的理解,每一个人的观点不尽相同,这说明它确实很有深度。然而,将《易经》视为单纯占卜之书,未免太肤浅了。它博大精深,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担得起第一经的称号,也是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很多学者甚至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以它为源头产生的。
"元亨利贞"这个成语出自易经的第一卦,也就是乾卦,在书中,被称为上上卦,所以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别喜欢这个成语。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和道德,主家也非常注重通过礼制来治理天下,古人之所以喜爱这个成语,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是因为在古人心目中,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代尤其是读书人中,都特别喜欢这个成语,并把这个成语作为他们为人处事的标准。
《周易·乾·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人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辽使者出一联:"三光日月星",要苏东坡来对。苏轼其中一个是:"四德元亨利。"先皇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故删去一"贞",亦成妙对。
好多人认为元亨利贞应该代表的是君子的"四德",也有荣恩认为,应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但不管代表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成语。
《易经》:“元亨利贞”四个字,却有十四种解读
网上有很多人讲“元亨利贞”,但大都不全。这四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义。
“元、亨、利、贞”首次出现在乾卦,共有两种断句。还有一种断句是“元亨、利贞”。
前一种是四种并列,后一种是两组相应。
你认可哪一种?请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免费图库
在乾卦里的元亨利贞主流解读为:
元:创始。只有乾卦用此意。坤卦以后,都采用“开始”之意。此种说法以傅佩荣为代表。
亨:通达
利:合宜
固:正固
百分之百八以十的专家是这种解读。
这种解读源于孔子及弟子子夏。子夏晚年也学老师为易经作了《子夏传》。相传孔子易经传人商瞿也作了《易传》,在四川地区流传,因战乱而流失。
孔子对“元亨利贞”的解读——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子夏比老师的解读要简洁——
元,始也;亨,通也;利,合也;贞,正也。
但是,后世大儒也有挑战祖师爷的,这个人就是朱熹。
他认为“元亨利贞”这几个字是孔子创造的,周文王并不是这样说的。
他说周文王的原文是:“大亨利于正”。他在《朱子语类》里回答学生提问“何谓元亨利贞?”时,如是回答。
孰是孰非?我等小白,不敢忘言。神仙打架,我吃瓜。
至于说将“元亨利贞”一分为二,这种流派为小众。目前以台湾学者陈鼓应为代表——
元亨:大通顺
利贞:占问有利
这种解读离孔子、子夏、程颐、朱子等大儒相距较远,少有人采用。
当代还有南怀瑾、曾仕强、马恒君等人的解读,在此不一一列举。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元亨利贞”四字用在别处还有其它的意思。
比如用在一年四季,元就是春天,所以《红楼梦》里有个叫贾元春的;亨就是夏天,满眼是夏花之灿烂;利就是秋天,收获的季节;贞就是冬天。动物要冬眠,人要冬藏。
若用在一天,那么元就是早晨,旭曰;亨就是中午,如曰中天;利就是下午,曰落西山,满载而归;贞就是晚上,好好休息,以利再战。
这四个字既然是孔子命名的卦德,一定有它的修身之意。
元,慎始;亨:安人;利,正当利益;贞:修己。
曰本易学大师高岛吞象偏重于这种解读,他把“元亨利贞”和“仁智利信”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也算一说。
图片来自免费图库
【元亨利贞是什么意思、元亨利贞是什么意思各自代表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