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牛每日一讲之人物篇——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介绍,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非常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生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10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还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诸位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好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该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本人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 据不完全统计,数10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 从初中毕业到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华罗庚就是了不起,只凭一条新闻,就破解了苏联军事机密
西方有句谚语:“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掌握高等数学,就能计算出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律。”
这句话看似夸大,但数学家的确能够仅凭一支笔一张纸,做出许多普通人不敢想象的事,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曾经用数学报效祖国,让人惊叹数学的神奇力量!
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县一个小商贩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在上小学时,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别的孩子玩耍嬉戏的时候,华罗庚却以解数学难题为乐。
1922年,华罗庚考入金坛县初中,他的数学天分已经尽显无遗,他请教的数学问题,连老师都无法解答,认定这个学生将来肯定会成为出色的数学家。
可惜,华罗庚家里太穷,初中毕业后就只好回家打理杂货铺,学校老师非常惋惜,多次鼓励他自学,并给他寄去高中和大学数学教材,华罗庚就这样一边料理店铺,一边自学数学。
民国虽然教育落后,但还是有一批具有相当水准的科学家,并创办了一些专业科学杂志,华罗庚就经常向这些杂志投稿,1930年,华罗庚就在著名科学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
苏家驹是当时中国的数学泰斗,华罗庚这篇论文,顿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瞩目,包括清华大学数学系熊庆来,他本来以为这个华罗庚肯定是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杂货铺伙计,让熊庆来非常震惊。
熊庆来教授没有那些迂腐的学历观念,立即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工作,担任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华罗庚的人生从此迎来了重大的转机。
华罗庚知道,自己虽然在数学方面有一点天赋,但是基础很差,于是就在工作之余,夜以继日地自学,向各位老师请教,在第二年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到了1934年,华罗庚又被破格特聘为微积分讲师。
华罗庚并不满足于这些成就,1936年,他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在剑桥期间,华罗庚一共发表了20多篇论文,国际数学界这样评论道:“华罗庚的每一篇论文,都足以获得一个博士学位!”
但是,就在华罗庚即将顺利步入世界顶级数学家行列之际,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侵华,饱含爱国热情的华罗庚,毅然中断学业,回国效力。
当时,国内好几所著名高校师生不甘在日寇铁蹄下做亡国奴,艰难辗转南下云南,几所高校合并成立西南联大,华罗庚就在西南联大教高等数学。
昆明是时期非常重要的大后方,许多军政机关都在昆明,尤其是英美盟国援华战略物资都由此进入中国,因此,日寇的飞机经常对这座城市进行轰炸,给当地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华罗庚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为做一些有用的事,很快,机会就来了。
军统经常能获取日寇的密电电码,可是这些都是经过特殊加密的,很难破解,国民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是哈佛大学的数学高材生,他想用数学计算来破解密电,可是多次努力都失败了,这时,他就想到了华罗庚。
华罗庚拿到这些电码后,便开始着手计算,结果,这份连军统密码专家都无法破解的日军高级机密,华罗庚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成功破解了!
我军破解这些电码后,就掌握了日本空军的许多机密,后来日军对昆明、重庆的轰炸任务,每次都提前被我军获知,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
无疑,华罗庚应该记头功!那些原本无视知识界作用的高官们,也不得不赞叹:“教授也有大用堂!”
1946年,华罗庚和一批顶尖人才如李政道、宁等人,被送往美国深造,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待遇,选择回国,他还凭借自己在海外中国留学生中的影响力,写下了著名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这样写道:
“受了同胞们的血汗栽培,成为人材之后,不为他们服务,这如何可以谓之公平?如何可以谓之合理?朋友们,我们不能过河拆桥,我们应当认清:我们既然得到了优越的权利,我们就应当尽我们应尽的义务,尤其是聪明能干的朋友们,我们应当负担起中华空前巨大的的任务!”
回国后,华罗庚成为新中国数学领域的领物,培养了王元、陈景润、杨乐等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撰写了十多部数学巨著,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被誉为“中国数学”。
华罗庚在教学研究之余,也在时刻关注着国防建设,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借助强大的战略导弹力量威胁许多国家,比如在1965年,苏联准备进行一次洲际导弹试射,为了炫耀同时也为了避免意外,苏联向世界发出警告,将在太平洋划出一块区域,警告各国船只届时务必要绕开这片海域!
华罗庚非常关注这个新闻,特地找到苏联给出的那个区域地图,这是一个曲线四边形,华罗庚根据详尽的经纬度,开始用多种数学方程式进行验算,最终准确计算出了苏联洲际导弹基地的位置,就在乌拉尔山区。
当时,美国中情局的无数间谍都在施展各自神通,想获知苏联这个导弹基地的位置,谁知,华罗庚只坐在一个小小的书房里,就计算出了它的准确位置,还顺便把这枚导弹的飞行速度、高度等许多相关重要参数,也一并计算了出来,太了不起了!
来源:历史客栈2020
【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的小故事5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