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的意思【同室操戈的意思四年级】

更新:07-09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小学生作文“我的家”,短短200字用14个成语,老师:不如她

文/丽丽育儿达人

小学生的“脑洞”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聊一聊小学生的那些“绝句”。

上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作文你还记得吗?除了“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我的理想”。当时你是如何写的你还记得吗?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写一篇“我的理想”。在众多“理想”中,脱颖而出的是这样一篇。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长大后,我要去清华大学“捡”。

那时这名同学的作文,被全班取笑,后来,他也没能去清华大学“捡”。小时候的理想总是这么可爱。而如今,你还还记得你小学时候的那个“理想”吗?

老师布置作文《我的家》,字数不限。

这名小学生是这样写的:

每天早上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总觉得,你这不是一家三口,好像是同寝室友,“殊途同归”可以这么用,真是涨知识了。)

建筑师的爸爸,每天在工作上指手画脚,售货员的妈妈,每天在柜台前来者不拒。上小学的我,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

(爸爸指手画脚不怕被打吗?妈妈来者不拒倒是挺想象,你这“呆若木鸡”,感觉该被班找家长谈话了)。

三个家庭成员臭味相投但一团和气。当我成绩不咋地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的揍得我五体投地。这时老母亲在一旁袖手旁观,不曾见义勇为,有时还会助纣为虐。

(一家三口都臭味相投了,还和气啥,呼吸都很困难吧。实不相瞒“同室操戈”俺都不知道是啥意思。你爸爸如此心狠手辣,你妈妈还袖手旁观,或许你不是亲生的吧,不然为啥,没人救助你,可怜的孩子啊)。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80分妈妈单打,70分爸爸单打,60分爸妈混合双打。

(你家确实充满活力,爸妈身体素质都挺好的,每天还能运动运动,就是不知道你抗不抗揍。)

老师评语:自愧不如,你是铁打的。

(老师评语也十分没长心啊,你这么幸灾乐祸,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你的学生知道吗,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这篇小学生作文《我的家》,若是你,你会给打几分呢。

玩闹过后,讲点认真的。小学生如何能正确的运用“成语”呢。

成语的出现代表一个历史故事,也代表一种文化,因此,明白成语的意思才能使用好成语。

1、成语背后的含义

弄明白一个成语背后的含义,才能正确的使用成语。小学生如何弄懂成语的含义呢?

1)图文故事

当孩子上小学后,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成语故事的书籍。让孩子看图读书,在明白成语的使用前,了解成语背后的含义。加深孩子对成语的理解。

2)父母讲解

当父母买回来图书时,孩子无法独立阅读,那么父母可以给孩子进行讲解,在讲解中提出问题和孩子互动,让孩子更好的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正确使用成语

1)生活场景中提问

小学生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在生活场景中的提问。当父母在做事的时候或在看电视电影的过程中,遇到成语时,可以提问孩子关于这词语的含义。

同时可以讲解,不同场景下,哪个成语更适合。

2)父母与子女对话时使用

在父母与孩子对话时也可以锻炼使用。在孩子表达问题不清楚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叫做“词不达意”,在问孩子问题时,孩子说不知道,也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一问三不知”等等。

3)室外场景中表达

室外场景中的表述可以运用到,看到的花草中,看到的建筑物中等等。这都有助于,提高孩子语言能力、应变能力。

孩子在实物中了解词语的运用,在写作时,才不会乱用成语。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引导是帮助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只有父母学会引导,善于引导,孩子才能从不懂到懂,才能明白词语的含义与运用。

而且当父母教会孩子成语的使用时,孩子说话也不会颠三倒四,搞不清主谓宾了。

今日话题:聪明的你知道“同室操戈”的意思吗?欢迎留言

若是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分享收藏,关注我哦!

(本文全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词语误用漫谈

□李淑章

我国一向被世人称作“礼仪之邦”。而语言中的谦词与敬词,就是一种体现。谦词是对自己的称呼或称呼自己一方的人或事物;而敬词是对对方的称呼,或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例一、令尊与家父

前几年《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恰同学少年》中,主持人朱军请上毛岸青之子毛新宇,上台讲述其爷爷奶奶的往事。毛新宇刚一落座,朱军就语气沉痛地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对此,网上一片哗然。可有人还替朱军辩护说:“其实朱军要在‘家父’前面加上‘你的’就没错了。”

这使我感到非常羞愧,因为我似乎觉得人们不是在批评朱军及其辩护者,而是在嘲笑我们语文老师:都是你们教出来的好学生呀!

于是,我得讲讲“令尊”与“家父”的用法。尊称别人的父亲绝不能说“家父”,而要说“令尊”,并且“令尊”前不能再加“你的”或“您的”;谦称自己的父亲通常说“家父”,还有“家尊”“家君”“家严”等,同样,它们的前面也不能再加“我的”。面对毛新宇,朱军不能称毛岸青为“家父”,因为毛岸青是毛新宇的父亲,而不是朱军的父亲;朱军应该说:“……首先,向令尊的过世表示哀悼。”

如果称别人的母亲,就要说“令堂”,称自己的母亲则应说“家母”“家慈”等。

再延伸一下,大凡含有“令”字的称呼,一般用于对方的亲属;因为“令”在这里是美好的意思。如:令郎、令子,是称呼对方的儿子;令爱或令嫒,是称呼对方的女儿等。而含有“家”字的称呼,则是用于自己的亲属。如:家兄,家姊,家叔等。

如果,不懂古代的这些称呼,那就干脆用现代通常用的词语,以免造成笑话。

例二、斧正与雅正

斧正,是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词,意思是说,对方动笔为你修改,就如同巧匠挥动斧头把你的不妥之处去掉,能使原稿生色。斧正源于《庄子·徐无鬼》一则寓言。

文章中写道:楚国郢都有一个名叫石的巧匠,他在人的鼻尖抹一层白粉,然后他挥动手中的“斤”(横刃斧头),顿时把白粉削去,而鼻子丝毫无损。后来就用“斧正”这个词比喻请人修改诗文,就是暗中夸奖对方有匠石那样的高超技艺。

雅正,也是赠人书画等作品时常用的一个敬词,意思是认为对方高雅,请其指正。

可有人不了解这些词的用法,于是在别人求助时却说:“我一定会竭力为你斧正!”

例三、惠存与惠赠

惠存,这是个谦词,意思是希望对方收到你所赠的书画等作品后,能存起来。惠,这里是指给人以好处。

惠赠,却是个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指对方赠你书画或其他礼物,你表示谢意时说的客气话。如:“这是阁下惠赠之著作,我认真读了几遍,受益匪浅。”

可有人不懂使用含有“惠”字词语的用法,往往出错。如:“小小礼物惠赠老师,不成敬意,还望笑纳!”其中“笑纳”用得很好,可惜“惠赠”用错了。再如:“所赠大作,已收到,定当拜后惠存的。”其中“大作”与“拜读”用对了,“惠存”却用错了。

例四、垂听与聆听

垂,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这里指的是“伏”或“俯”的意思。含有“垂”字的词语,是指表示对下级或晚辈的爱护。

“垂听”是个敬词,表示对方听你说话时用的词语。表示对方关注或者照顾你时,往往用带有“垂”字的词语。如“垂青”,表示对方看重你;“垂问”“垂询”,表示对方有事问你。

“聆听”也是一个敬词,但不是指对方听你讲话,而是指你听对方讲话。如:“今天,我在礼堂后排,认真聆听了您的讲座。”

下面三句话中的“聆听”“垂听”都用错了,试改正之。

1.今天见到您很高兴,尤其感谢您聆听我的讲座。

2.老师的课讲得比以前更加精彩,我们几个在下面洗耳垂听时,都感到如坐春风。

3.我的演讲受到欢迎,聆听的师生大约有一百多人。

例五、左右与足下

若干年前,报上公开发表了毛写给宋庆龄的一封信。信的开头用了“宋庆龄先生左右”这样的敬称。当时,有学生问我:“老师,毛这封信是写给谁的?”我告诉他,是写给宋庆龄的。他听了,说道:“可有人说是写给孙中山的,因为宋庆龄的先生是孙中山。”我故意问道:“那‘左右’又怎么说呀?”学生答道:“他说,大概是不好直接寄给孙中山先生,请孙中山先生的手下人转交的吧?”于是,我给他讲了“先生”与“左右”在信中的含义:这两个词,都是对对方(收信人)的尊称。

足下,也是一个敬词,称呼对方时,其含义与先生、左右相同。

这里讲一个典故: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避难外逃时,有一次想吃肉,他的一个叫介之推的随从,便偷偷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煮熟后送给他吃。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可他给当年随从者封官加爵时,竟忘了介之推。后来,他得知介之推已随同母亲躲到一座山中去了,就急忙派人搜山寻找。但多次不见人影。于是他就用放火烧山的办法 “逼”介之推出来。最后发现,介之推抱着一棵大树的树干烧焦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便用介之推所抱树干做成一双鞋,以此来表示对恩人的悼念之情。他常俯视其鞋曰:“悲乎,足下!”(见南朝·宋·刘敬叔所写 《异苑》)

例一、暴发与爆发

下面是两个病句,因为“暴发”“爆发”都用错了。

1.终于暴发了。

2.这一带自然环境不好,经常爆发山洪。

暴发这个词表示突然而猛烈的动作,适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突然兴起,又指以不正当的手段突然发财。总之,这个词,在强调突然。

爆发这个词,本义是弹药爆炸,所以,虽然不排除突然之意,但却更强调猛烈的意思;它的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火山、、、斗争、、运动、喊声、掌声等。

下面的话摘自鲁迅的《所谓“国学”》,请读者想想,横线上应填哪个词?

“现在___的‘国学家’之所谓‘国学’是什么?”(提示:指突然兴起)

例二、厮打与撕打

厮,在“厮打”这个词中是“互相”的意思。所以,厮打就是指互相扭打。

撕,当撕扯讲;撕打就是撕扯着打。

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厮打”是否用得正确:

他们俩各不相让,就在校门口互相厮打起来。(提示:厮,就是互相的意思)

例三、入驻与入住

入驻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没有收录,但在媒体中经常看到。

入驻,主要指团体性的占领或者包围某区域的集体行为。即某个团体按照一定的政策使某个区域成为自己的活动或经营的范围。

入住,就是住进去;凡是表示住到某一个处所,都可以用入住这个词;有时特指房屋建筑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房屋业主住进新住宅。

下面都是正确的例句,请读者体会。

1.2010年3月30日,社江苏分社入驻徐庄软件产业基地签约仪式在狮王山庄隆重举行。

2.我们入住其中,耳濡目染,无不是浓浓的文化馨香气息。

3.中关村这个地方人满为患、车满为患,许多商家考虑,是否入驻其中。

例四、包含与包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认为“包含”就是“里边含有”的意思;认为“包涵”就是“客气话,请人原谅”的意思。表示“里边含有”的意思时,多用“包含”(有时也写作“包涵”或“包函”),而表示“请人原谅”的意思时,则绝不能用“包含”,只能用“包涵”。

例五、致哀与志哀

致,是送达或表示的意思;而志(其实是“誌”字的简化),则是记住或铭记的意思。所以,用志哀,比用致哀表达的意思更庄重,更深沉。另外,致哀所悼念的对象是确定的,而志哀所哀悼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凡是用下半旗、鸣笛、敬献花篮、摆放蜡烛、书写或朗诵诗文等方式表示哀悼的,就要用“志哀”这个词。如:

1.今天上午,我们全班同学到纪念碑前,向致哀。

2.1941年1月4日,蒋介石策划并发动了“皖南”,当时周恩来曾经在《新华》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作者简介:李淑章,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测试和规范汉字工作视导员,内蒙古汉语言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内蒙古国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编辑:徐 峰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目前也没有官方网站,没有在线投稿投稿一说,请投稿者提高防范意识。本刊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征稿,请投稿者直接与我刊联系。

论文要求视角新颖,与媒体实践有深度结合,字数3100字、4500字、6300字三个字段,请严格按此字数提交论文,一般作者字数3100字以内,副教授字数4500字以内。投稿邮箱xwlt0903@163.com或nmgxwlt@126.com

参考文献、注释一律在尾注。注释内文和文尾都要用序号即圈码标注:①②;参考文献文后用:[1] [2],文中不标序号,标题下署作者名

文后写作者姓名、单位、职务(学生要写全学校、院系和学位)文后要写联系电话,最好是手机。

投稿联系方式: 0471-6635549 0471-6635516 0471-6635382

乌克兰危机,到底怎么回事?

乌克兰问题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又很复杂,我帮大家理一理背景知识和底层矛盾。

罗马帝国崩盘,欧洲进入中世纪后非常乱,不像我们汉民族那么热爱记载历史,五胡十六国那种大乱世都记得贼清,那会儿欧洲的历史有很多说不清的地方。

尤其在东欧大平原上,战马飞驰,蛮族横行,秩序混乱,文明暗淡……

苟延残喘的东罗马帝国就把活跃在北方的蛮族统称为斯拉夫人(Slav),其实很多是一路迁徙过来的北欧海盗(维京人),据说后来演变为英语奴隶(Slave)的词源

这事吧,很难说伪……

没人会承认自己民族的真实含义是奴隶,但“傲慢”的德意志日耳曼人、“高贵”的法兰西人和“优雅”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骨子里看不起斯拉夫人是真的,否则不会西线“心慈手软”,东线大开杀戒。

就像我们从汉唐起就一直看不起倭国,因为身材矮小才戏称人家“倭人”。

文化记忆会代际传承。

直到今天,很多国人还发自内心看不起“小日本”,因为父辈祖辈不经意间给他从小灌输这种观念——虽然今天日本人均身高和身体素质普遍强于我们。

斯拉夫人后来分成三大族群:南斯拉夫大家都熟,西斯拉夫就是今天波兰、捷克一带,东斯拉夫主要就是罗斯人。

前段时间闹出个乌龙,说白俄罗斯要求把国名翻译改成“白罗斯”,有点当年“”改“首尔”的味道,后来又反悔了。

其实“俄罗斯”是按照拼写的翻译,按发音就是“罗斯”,“俄”不发音,看英语Russia就懂。

所以俄罗斯实际上应该叫“大罗斯”,因为人数最多,势力最大,最后把“罗斯”这名字整个占了。

罗斯民族三兄弟,另两个是“小罗斯”和“白罗斯”。

白罗斯就是白俄罗斯,小罗斯就是乌克兰。

所以这三个民族在血缘上非常亲密,类似于今天汉满蒙的关系,合在一起过日子也其乐融融,独立出去(外蒙古)也无碍。

问题是,老二乌克兰一直不太服老大俄罗斯。

一是历史上,罗斯民族最初兴起于第聂伯河畔的基辅,一千多年前就成立了基辅罗斯公国,直到被蒙古人消灭。

10-11世纪的基辅罗斯

等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前身)把蒙古人赶走,罗斯民族重新崛起,是500年后的事了。

欧洲文明鄙视链由西往东,俄罗斯在乌克兰东边,乌克兰人觉得灿烂辉煌的欧洲文明是从我们这儿传给你的,你丫更low。

这种心态类似于朝韩。

半岛民族自古认为,东亚文明发源于中原,经半岛,后传到日本,自称“小中华”,我学中国我骄傲,从来看不起倭人。

万万没想到,你小日本居然骑到我头上来了,这口气怎么都憋不下去!

二是人口上,乌克兰虽然只有俄罗斯的1/3,却是白俄罗斯的4.5倍,面积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也算地区性大国。

三是经济上,乌克兰占据整个苏联最好的一块地。

世界四块黑土地,最大一块就在乌克兰,是我国东北黑土地面积的两倍,号称“欧洲粮仓”。

另外乌克兰工业基础发达,还有沙俄梦寐以求的不冻港,分到前苏联大量军工遗产。

包括我们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也是乌克兰卖我们的。

多说一句,“瓦良格”意思就是罗斯族,是早期当地居民对罗斯人的称呼。

就像“夏”、“汉”、“唐”,意思都是中国。

所以乌克兰和俄罗斯情感上不太对付,就像京东不喜欢阿里,但老三苏宁(白俄罗斯)却老想抱阿里大腿。

苏联时期,高度,民族矛盾被强行压下去了。

赫鲁晓夫时期,为讨好安抚乌克兰,也为更好支援发展和乌克兰连一起的克里米亚半岛(苏联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所在地),就把俄罗斯族人占多数的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

就像钦廉地区(钦州、防城港、北海)历史上一直属广东,住的也都是讲粤语和客家话的广东人,建国后考虑到民族、经济、国防等各方面因素,最后划给广西一样。

但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人突然在新生国家乌克兰中,从主体民族变成少数民族,民族矛盾逐渐升温。

遇到经济不好,民怨四起,民族主义更容易闹大。

需要的,只是一根。

和白俄罗斯一样,乌克兰直接和波兰等中欧国家接壤,历史上本就是欧洲和沙俄之间的缓冲地。

当年波兰崛起时,他们是波兰子民,后来沙俄崛起,他们又被沙俄吞并。

所以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对自己到底该亲西方还是亲俄,国内一直存在尖锐的路线斗争。

2013年底,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停止和欧盟的自贸谈判,转而加强和俄罗斯关系,成了。

他先是惹恼了国内亲欧民众,亲俄民众又和亲欧民众撕了起来。

后来克里米亚直接说,老子不和你们这群X毛玩了,独立公投!

宣布独立后,马上申请加入俄罗斯。

普京大帝说,送我,没理由不要呀~

北约不敢出兵,乌克兰又无力收复,克里米亚一直被俄控制到现在。

但西方也一直制裁俄罗斯到今天,把俄经济搞得病恹恹。

乌克兰当年无力收复,和国内还有其他烂摊子有关。

东部贴着俄罗斯的3个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哈尔科夫),俄罗斯族人很多,受俄影响大,也想加入俄罗斯,还形成地方武装割据,公然和乌克兰军对抗。

这种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天。

问题是,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突然又张牙舞爪喊打喊杀呢?

因为美国想借机转移国内矛盾。

美国现在搞不定,通胀又很高,民怨载道,拜登就想拿俄罗斯开刀。

当选总统前,拜登接受采访时就说过,美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兔兔,是俄罗斯。

因为俄罗斯单方面改变了二战后定下的国际秩序:尊重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

如果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占绝对多数,就可以单方面宣布公投并加入俄罗斯,世界秩序就乱套了。

现代国家理念是以欧洲在一战后形成的“民族国家”为基础演化而来的。

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内部,总有少数民族。

而这个少数民族,很可能是隔壁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

如果大家都学克里米亚,库尔德人就可以公然把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分裂,组成库尔德。

中国境内有很多族人,印度境内有很多华族人,马来西亚境内有很多印度族人,泰国境内还有很多马来族人……

克里米亚的做法,还可能引发新的和民族大屠杀。

如果这里住的是A族人,就是A国地盘,那把住在这的B族人赶尽杀绝不就行了?

当年沙俄搞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就这意思。

再说克里米亚的原住民,也不是俄罗斯人,而是鞑靼族人(突厥蒙古保加尔人的混血后裔),沙俄杀过来后,才变成少数民族。

但鞑靼族,也是突厥蒙古人从蒙古草原一路杀过来定居的。

这星球上,哪有真正的原住民?

只有反复上演的弱肉强食。

然而,冤冤相报何时了?

所以才要尊重历史,保护每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

问题是,克里米亚确有特殊性。

苏联时期,克里米亚是强行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的。

苏联解体时,二战都过去快半个世纪了。

这属于苏联分家时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并未破坏二战后制定的国际秩序。

苏联解体后,北约突然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因为北约成立目的就是对抗华约,华约没了,还要北约干嘛?

美国只能说,苏联没了,俄罗斯还在啊,北约依然要保护欧洲各国免受俄罗斯威胁。

所以北约必须东扩,把前华约国家都拉进来,一起对付俄罗斯。

但俄罗斯说,奶奶的熊,你要面子(安全),我不要的吗?

最初,俄罗斯划的底线是不能东扩到前苏联加盟——不能把导弹直接架我家门口。

结果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还是加入北约了。

北约成员国,圈起来的是波罗的海三国

普京大帝也就忍了,毕竟波罗的海三国一直和俄国不对付。

但你不能再东扩到小罗斯和白罗斯,这是要我们同室操戈啊?

可美国却不停向乌克兰抛出橄榄枝,想让乌克兰做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把水搅浑。

这事跳得最欢的是大波波。

因为波兰对俄罗斯的仇恨,真的绵延几百年,数都数不尽。

把乌顶杠头上,也能减轻波兰压力。

所以普京把开到乌克兰边界,说小子你别乱来啊。

美国说,看吧,我就说北极熊有狼子野心!

还单方面划定了时间表:俄罗斯将于2月16日开始入侵乌克兰!

俄:???我自己咋都不知道?

为了不给美国留口实,普京故意在15日撤出部分俄乌边境。

俄撤军图像

美股应声大涨,油价应声大跌……

美国:你……我不要面子的吗?

于是乌克兰军又朝东部地方武装控制区象征性发了点迫击炮啥的,也没打死人。

有点金门炮击“单打双不打”的内味。

美股应声大跌,油价应声大涨……

这事发酵有段时间了,我一直懒得写。

因为早就看穿根本打不起来,就是一场狗血剧,全戏精。

俄罗斯国内经济这么惨,根本不想打。

美国和北约也一样不敢打。

法德意高度依赖俄天然气过冬,不敢和俄彻底翻脸。

美国国内也是一摊子烂事,两边都是核大国,都怕擦枪走火。

当年克里米亚直接被俄吃了,你都不打,现在乌东部依然只是地方割据,俄军又没来,打个球?

但美国故意把水搅浑,能源价格上涨,俄美其实都得利,倒霉的是欧洲各国。

很多人不知道,不但俄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自从页岩油气以来,美国也从过去的最大能源进口国,逐渐向最大能源出口国转变。

2022年美国开足马力,很可能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出口国。

看看华宝油气过去3年的走势,不要太魔幻……

嘴上都是正义,心里全是生意~

最倒霉催的,还是乌克兰民众。

我们旁观者清,知道你就是大国博弈棋子,才有闲情吃瓜看戏。

对乌克兰人来说,命悬一线,他们赌不起,哪怕只有万分之一概率,擦枪走火,也将国破家亡。

是个好东西,保证核大国之间只敢嘴瓢,徒手搏击或互扔石头,不敢真刀干起来。

但人性依然没变,小国永远是大国博弈品。

总之,美俄间的口水仗可能还要打一阵子,但大家只要理解底层逻辑,就知道根本打不起来,没啥好担心。

【同室操戈的意思【同室操戈的意思四年级】】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