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之治;唐虞之治,难乎?

更新:07-14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新言“泰伯”之二十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新言“泰伯”之二十,萝卜/摄影

尧,受封于祁地,都城在陶唐,有把他在位时的朝代称为“古唐朝”。

虞舜时,也就舜在位时,有五个得力之臣辅佐他。他们是禹,稷,契,皋陶,伯益。

武王的“乱臣”十人,周武王的十个“乱臣”不是祸乱社会的大臣,而是能安邦的“治乱”之臣。他们有周公旦,太公望,毕公,荣公,散宜生,南宫适等十人。

舜依靠着五位得力的大臣,把天下治理得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周武王也说自己安邦,依仗了十个能治乱的大臣。

孔子说,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吗?你看看(唐)尧(虞)舜两任王者的时代,应该算是人才济济,盛世兴旺吧,但加上妇人,一共的能臣也就九个而已。

孔子说,周文王时,虽然周仍在殷商的统治之下,但整个天下实际已经有三分之二为周管辖,但周文王仍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殷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殷商建周,在其周围能有十个贤臣来辅佐他。从而看出,周文王、周武王作为周的开国之帝王,有大德!

周文王,谨言慎行,不越雷池,虽然实力允许,但不因己强而做破体统的事情。在孔子认为,这是有德。

周武王,励精图治,一呼百应,群策群力,众望所归,身边有很多能人志士辅佐,孔子认为,这也是因为有德才如此!

笔者按,在孔子看来周朝的创立者有大德,且德行高远,才能开创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德之至矣!

萝卜/文

中国第一个朝代虞朝,曾存在千年,为何被史书神秘抹掉?

所谓的“虞”也称“虞夏(舜)”或“有虞氏”。说到“虞夏”就不得不提到“唐尧”,因为这俩基本上是一块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合称为“唐虞”。就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期”。

《论语·泰伯》:“ 【唐虞】之际,於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此外,在《墨子·明鬼》、《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其实,很好理解, 唐尧的代表人物是【尧】,虞舜的代表人物是【舜】,正如夏朝的开创者是【禹】(也有说是从启开始),这三个人单独说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是放在一起您肯定熟悉,不就是尧舜禹嘛。

所以,唐尧和虞舜代表的是夏禹之前的时期,由于许多古文献中又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于是在民国时期就有学者呼吁:“给‘有虞氏’一个地位。”

然而,有记载不代表就算是一个朝代,就目前来说就是夏王朝的存在,证明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在夏之前的朝代呢?不过,这当然不是不承认虞为一个朝代的理由。

为什么不承认唐虞或虞为一个历史朝代?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不承认唐虞的存在,而是不承认它们作为一个正统的王朝存在!原因有三:

其一:虽然古文献中不少有关于唐虞也好,虞夏也好的记载,但是,毕竟不是主流,主流的还是以夏为起点。就是同样在《论语》中也是以夏为起点。

《论语》中的名篇:

子知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什么意思呢?子知问:“在周之后会怎样呢?”

孔子说:“殷商承袭夏朝礼制,继承的和剔除的是知道的,周承袭殷商的礼制,承袭了多少也是知道的,在周之后的朝代也是这样,对于周朝的礼制肯定也会有所继承,这样的话就不难推测后世会怎么样了。”

从这篇可以看出孔子也是支持夏、商、周三代说的。

此外,最有利的证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它确定的是啥?夏本纪!可不是“唐虞本纪”,也不是“虞夏”本纪!

其二:原本关于夏、商的记载就很少,还是后面发现了甲骨文后,商朝的地位才稳固了。然而,关于夏朝,目前也没有特别有说服力的文献资料。并且,在有了现古学之后,讲究“二重证据法”,也就说光有文献还不行,还要与考古发掘相辅助。二者,缺一不可。

其三:其实,不被承认的又何止一个唐虞,在历朝历代更替中,有多少短命王朝或非正统王朝不被承认?很多吧。比如王莽时期,人家可是当了皇帝的,一样也不能算是一个单独的朝代啊,还有南宋、北宋之间,据说也有一个,但是也是不被纳入正史的。如果,随随便便一个时期都能纳入正史,那么中国的朝代可就多了去了。

没有阴谋,也不是刻意隐瞒,只是没有将虞朝划为(正统)王朝的范围。另外,问题中说“曾存在千年”也是不准确的,虞夏的存在不过百年。

【唐虞之治;唐虞之治,难乎?】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唐突西施;唐突西施的意思解释 下一篇:唐诗故事,唐诗故事2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