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八道、四至八道名词解释

更新:07-1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安阳古代也称“相州”,从唐朝的“四至八道”话相州

安阳,古代也称“相州”。唐代时期的相州有多大,都管辖那些个地方?在《元和郡志》中就用了“四至八道”来描述东、西、南、北90度的角线是四至,各直角内45度的延伸线为八到。此词今天已很少见,但在古代广泛运用在描述地理位置和管辖范围及界限中。下面就以此词来演绎古时候的相州。

说到“四至八到”,是否感到耳熟,知道它的历史出处,和应用范畴吗?当你梦回唐朝到相州,从古相州的“四至八到”与周边地区延伸,你会慢慢发现会通往很多现在不为人知的古城。笔者就用“四至八到”做引子开始今天的大话唐代“相州”。

“四至八到”一词出自“古代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和地理图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可通往的远近道路和地域”。四至:指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八到:指“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隅,靠边缘的地方),合称“四至八到”。 用四正表示四方向州县地界距离,名为“四至”;四隅表示八方城关的距离,名为“八到”。此词出处于唐,广泛于元朝,今偶然用。

那么唐代以相州为中心“四至八到”的地方都有哪些呢?此话题开始之前首先要捋清“相州”在不同时期的身份与变迁,下面就剖解一下它的历史。

【相州】禹贡九州之冀州之域。又因盘庚迁殷在此建都而后废之也叫“殷墟”。西楚霸王项羽与章邯结盟就在此处洹水南。春秋时期归“晋”管辖,战国时期又属于“魏”管辖。邺与此地两域分合交错,魏文侯(七年)到此后置邺县,令西门豹当邺令。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257年)攻占魏之宁新中邑(相州城南今汤阴北境内),更名“安阳” 。相州之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属上党(今晋城、长治)、邯郸两郡三角之地。汉高祖登基后(公元前202)分置魏郡管邺县,后汉末年(公元前220)归冀州管。后冀州牧韩馥让位后居住与邺,再后袁绍、曹操等轮番与邺并定都。相州其名是魏孝文帝在天兴三年(401年)而立,取意“商第十二帝河亶甲居相”而得名。后相州管辖邺县。因以前邺县、魏郡、相州的长期治所在邺城,故安阳与邺合而未分也。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火焚邺城,占相州。邺、魏郡、迁于安阳,故相州也称“新邺”。到隋朝时期,又把相州改名“邺郡”,唐武德元年(618年5月后)又改回“相州”。说到这里,今天就不往后延伸了,就该切入今天的正式话题了。

各位看官该说了,你啰嗦了这么多朝代,又是安阳、又是邺郡、又是相州的,与“四至八到”有啥联系? 稍安勿躁,没有以上的铺垫就说不清楚唐代“相州”“四至八到”的地域、地志关系。

那么在当时的唐代,“相州”州境有多大呢?这就要提及“四至”了。以上说过,四至就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所管辖的区域范围。那么当时之“相州”州域到底有多大呢? 据唐朝李吉甫所著的《元和郡县图志》中所云:相州“四至”州境“东西二百一十四里”;南北一百六十九里。相州下辖管十县,有安阳县(原另有安阳县城)城在相州西南三里;邺县(今河北临漳与安丰一带)在相州北四十里;成安县(今河北成安)相州东北一百五十里;内黄县(今内黄)州东南八十里;尧城县(今内黄与安阳县之间)州东四十里;洹水县(今河北魏县)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临漳县(今河北邯郸临漳县)州东北六十里;临河县(今内黄二安)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汤阴县(今汤阴)州南四十里;林滤县(今林州)西一百一十里;不得不说,唐代的“相州”管辖范围就已如此辽阔。

四至讲清楚了,该说说当时相州境外可达的大城市了。那就得从唐.相州在“图志”中所说的“八到”能到的大城市了。八到:西南至“上都”(当时的五都之首长安)一千四百四十里;西南至“东都”(洛阳)五百八十里;北至“磁州”(今邯郸、武安地)六十五里;东北至“洺州”(今永年县广府镇)一百八十里;东取“临洺县”(今永年县西)北至“邢州”(今邢台)二百六十五里;东至“魏州”(今大名)二百一十里;西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与河北涉县一带)三百五十里;东南至“滑州”(今滑县)一百三十里;此乃唐代之相州“八到”之地名也。分析至此,你有没有发现“四至八道”一词的妙处?是吧!妙就妙在不用看地图,经过此词的“至”和“到”的描述就可以简单明了的知道什么城市在什么方向,有多少路程。这可能就是古代人在没有先进的测绘工具和设备情况下凝聚的劳动的智慧与结晶吧!

之所以笔者今天带大家了解古代图志中所说“四至八到”,必然和以后更好读解古代地理、历史、地名志等方面有着更好的应用。而我拿“相州”为切入点分解其意,笔者是有私心的。那就是笔者深深热爱着自己从小到大生活的这片土地。

有朋友告诉我,四至八道一词在近代(解放前)买卖土地、房屋时写房契、地契曾使用广泛。

2021-3-4日

成语知识:“四”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今天是“四”字开头的成语总结,那么我们经常说的“四大天王”这个词语算不算是成语呢?

成语,即众人皆说,成之于语。在千千万万的成语当中,有哪些是以数字开头的,我们近日将逐一总结,欢迎网友关注留意本账号,文内如有错误,还望各位给予指正。

下面是以“四”字开头的成语,以“四”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各位网友给予补充

四百四病、四壁萧然、 四不拗六、四冲八达

四冲六达、四大皆空 、四德三从、四方八面

四方辐辏、 四方离乱、四方云扰、四方之志

四分五裂、 四分五落、四分五剖、四纷五落

四海波静、 四海承风、四海承平、四海鼎沸

四海九州、 四海困穷、四海飘零、四海升平

四海昇平、 四海他人、四海为家、四海晏然

四海一家、 四荒八极、四会五达、四郊多垒

四角俱全、 四脚朝天、四近之臣、四离五散

四邻八舍、 四邻不安、四马攒蹄、四面八方

四面出击、 四面楚歌、四面碰壁、四面受敌

四平八稳、四清六活、四衢八街、四塞之固

四山五岳、 四时八节、四时气备、四时之气

四世三公、 四书五经、四体百骸、四体不勤

四亭八当、 四停八当、四通八达、四通辐辏

四通五达、 四维不张、四乡八镇、四姻九戚

四战之地、 四战之国、四肢百骸、四肢百体

四至八道

四不像、

四海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那“四大天王”这个词语,到底算不算是成语呢?小编查阅了多版资料,没有找到对这个词语的确切肯定,最终也总结得出,“四大天王”不是成语,是明星[灵光一闪]

整理不易,欢迎 点赞! 关注! 转发!

树东说文解字“八”,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一、“八”字的本意

【动词】(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同本义〖part;leaveeachother〗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数词】七加一的和〖eight〗八,数也。——《玉篇》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八音克谐。——《书·舜典》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常表次第,即第八〖theeighth(8th)〗又如:八世;八年八拜之交: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用以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二、“八”字的演变

三、带有“八”字的成语众多

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四面八方、八仙过海、横七竖八、七零八落、四平八稳、零七八碎、正儿八经、杂七杂八、胡说八道、乱七八糟、七老八十、七拼八凑、八拜之交、七嘴八舌、块儿八毛、千儿八百、老八辈子、八九不离十、般武艺、十万八千里、威风八面、半斤八两、八竿子打不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通八达、七七八八、般武艺、杂七杂八、女大变、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八九不离十、八面玲珑、说七说八、零七碎八、八百诸侯、歪八竖八、七病八痛、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七破八补、尧眉八彩、和尚吃八方、夹七夹八、七口八嘴、七姑八姨、胡诌八扯、七舌八嘴、不如意事常八九、七郄八手、大卸八块、七老八倒、七搭八搭、白话八股、右传之八章、七脚八手、七首八脚、八难三灾、三台八座、八荒之外、三臡八菹、九江八河、八攻八克、七子八壻、七事八事、七窝八代、三头八臂、八公草木、七上八落、三灾八难、八砖学士、八面来风、七拱八翘、七开八得、四方八面、八索九丘、四至八道、七零八碎、五行八作、七横八竖、四邻八舍、乱七八遭、八百孤寒、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四、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

身世由来传说颇多,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

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盆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

晋砖

瓦当

吴昌硕

扩展知识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四至八道、四至八道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