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个人,只要会“藏”,就能得机得势
中国文化,自古就有“藏”的传统。易经说:“潜龙勿用”、“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道德经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等等。机会和形势不是别人给的或是等出来的,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有利条件才能把握的,而创造有利的条件是需要会“藏”的。很多人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说得不错,但是假如不会“藏”,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知道你在准备,别人真的就那么傻,眼睁睁的看着你准备么?
而如何把握形势和紧跟趋势?孙子兵法说,“兵势不过奇正”,所以“势”就是“奇”和“正”之间的对立统一。什么是“正”,“正”就是别人能够看到的,想到的和能够预测到的;那“奇”就好理解了,“奇”就是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和不能预测到的。所以孙子说:“以正合以奇胜”,就是用敌人能够看到的东西和敌人堂堂正正的对阵,用敌人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去战胜敌人。所以一个人,只有会“藏”,才能得机得势。
贸易战之后,总是听到这样的言论,说什么制裁晚了,早十几年制裁的话我们会很难受。那么我们看,真的是那些人说的那样么?他们错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会“藏”,我们才能够得机得势的。西方人看到了我们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看到了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产生了各种各样他们自以为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XX崩溃论”出来,他们在等我们崩溃呢。但是他们看不到,我们的国家是“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国家,我们的民众是觉醒的民众,具体表现就是强大的组织纪律性和无私性,只有“全心全意为服务”的才会有拥有这样的民众。他们能看到我们吃苦耐劳,能看到我们聪敏勤奋,却看不到这些东西的根源,当然了,发生之后,他们能不能看到是另一回事了。
“藏”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得先要弄明白要“藏”什么?才能知道怎么“藏”。易经说:“潜龙勿用”,意思是说,不管有多大的志向,多大的能耐,我们都要藏的住,不要浮躁,要虚心学习,目的是一防小人陷害,二来会有高人帮助。道德经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这也是一种“藏”,先进的武器只能让听闻,不能让眼见,目的是一为了威慑敌人,二防备敌人找到克制的方法。系辞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里说的欲成大事,想法一定要能够藏的住,以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我们说的“藏”什么?就是“藏”促进和保护我们成长的动力源。只有“藏”住了这些,我们才能避免和别人无限制的竞争而错过了机会和形势。
我们知道了“藏”什么了,我们就要研究一下怎么“藏”的问题了?道德经说:“虚静以为宝”。“虚心”能够做到海纳百川,“静心”能够做到懂得取舍。海纳百川,懂得取舍就是会“藏”,就像我们的,“虚心”吸收全世界的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现在我们还要“静心”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我们才有四十年和平发展的环境,不给的,是我们“藏”出来的。这就是真正做到了“虚静以为宝”。
把握机会和形势的发展,需要“藏”。所以我们需要“虚心”和“静心”,因为只有“虚心”和“静心”我们才能找到并且“藏”住促进和保护我们成长的动力源,机会来了,我们才能抓住机会,更能够时时刻刻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永远的不过时。而不能“藏”的人,和对手的消耗造成浮躁,内倦,焦虑等等,就算是机会来了,也不可能把握得住的,所以我们要做“藏”的住的人。
“堂堂正正”
堂堂正正
【名称】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堂堂正正”: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也形容光明正大或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后人由此衍生出成语“堂堂正正”。
【示例】“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摘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光明正大 名正言顺 大公无私
【反义词】歪门邪道 偷偷摸摸 鬼鬼祟祟
堂堂正正做人(摘要自2023-12-18 广西纪检监察网 庞成生)
爷爷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的字写得非常工整,村里每逢红白喜事都找他写对联。他常说,“一笔一画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是爷爷一生的行动准则,也是他规范子孙后代的戒条。
爷爷有每日一练的习惯。儿时,他教我写的第一个字是“人”字,他一边手把手教我,一边说“人”字写起来容易,但要写得 工整却没那么简单。
“‘人’由一撇一捺构成,只要某一笔写得不好,‘人’字就会倒。就像做人一样,要想脚踏实地、堂堂正正,那么每一步都不能走错。”爷爷这些话的含义,年幼的我虽不能理解,但它却像颗种子,深深地播种在我的心底。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村里开垦了一大片荒地种植西瓜,待西瓜快要成熟的时节,看守西瓜的老人说如果有断了藤的西瓜可以捡了吃,不受管制。
馋得慌的几个小伙伴吆喝着我一起去西瓜地里捡瓜。不一会儿,小伙伴们都高高兴兴地抱着瓜回来了,唯独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断藤的瓜。看着同伴的高兴劲儿,我委屈地哭了:怎么就我一个人运气差,找不到一个断藤瓜。
在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都笑话我:“你到了瓜地里,西瓜由你摘,哪管它断不断了藤”。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并不是我的运气不好,而是他们都比我“聪明”。
到家后,我告诉爷爷就我一个人没有捡到瓜。爷爷很高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别人家的东西丁点儿都不能拿。不要看拿一个西瓜事小,如果从小对这些不以为然,就会人品不端、德品不修,势必会走歪路、办坏事。”此刻,我终于明白“人”字的含义。
爷爷的家训伴我一路成长。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爷爷的教诲,做事一丝不苟,做人堂堂正正;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书写着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名称】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堂堂正正”: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也形容光明正大或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后人由此衍生出成语“堂堂正正”。
【示例】“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他却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说出来,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摘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光明正大 名正言顺 大公无私
【反义词】歪门邪道 偷偷摸摸 鬼鬼祟祟
堂堂正正做人(摘要自2023-12-18 广西纪检监察网 庞成生)
爷爷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的字写得非常工整,村里每逢红白喜事都找他写对联。他常说,“一笔一画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是爷爷一生的行动准则,也是他规范子孙后代的戒条。
爷爷有每日一练的习惯。儿时,他教我写的第一个字是“人”字,他一边手把手教我,一边说“人”字写起来容易,但要写得 工整却没那么简单。
“‘人’由一撇一捺构成,只要某一笔写得不好,‘人’字就会倒。就像做人一样,要想脚踏实地、堂堂正正,那么每一步都不能走错。”爷爷这些话的含义,年幼的我虽不能理解,但它却像颗种子,深深地播种在我的心底。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村里开垦了一大片荒地种植西瓜,待西瓜快要成熟的时节,看守西瓜的老人说如果有断了藤的西瓜可以捡了吃,不受管制。
馋得慌的几个小伙伴吆喝着我一起去西瓜地里捡瓜。不一会儿,小伙伴们都高高兴兴地抱着瓜回来了,唯独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断藤的瓜。看着同伴的高兴劲儿,我委屈地哭了:怎么就我一个人运气差,找不到一个断藤瓜。
在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都笑话我:“你到了瓜地里,西瓜由你摘,哪管它断不断了藤”。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并不是我的运气不好,而是他们都比我“聪明”。
到家后,我告诉爷爷就我一个人没有捡到瓜。爷爷很高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别人家的东西丁点儿都不能拿。不要看拿一个西瓜事小,如果从小对这些不以为然,就会人品不端、德品不修,势必会走歪路、办坏事。”此刻,我终于明白“人”字的含义。
爷爷的家训伴我一路成长。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爷爷的教诲,做事一丝不苟,做人堂堂正正;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书写着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堂堂正正的意思,堂堂正正的意思是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