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愚昧,是自以为是
《易经》之中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没有平地哪来的陡坡,没有去哪来的来,卜问艰难的事情,并能渡过难关。
在这一句话中所说的“平地”与“陡坡”,“来”与“去”,说明的都是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是相对平衡发展的。
就如同《道德经》中所说辩证法的思想,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独一面存在,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影响。
有的时候,我们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上总喜欢分清黑白。
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总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从而习惯性的会把一些事情归类分辨清楚,但是这却是一个局限性的思维。
当长大之后,我们才明白任何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对即错,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不可以偏概全,也不能偏激的偏向于某一个层面。
任何看似好的事情,都存在着坏的影响,而那些看似坏的因素也会有好的呈现。《塞翁失马》就是这一道理的最好例证,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单独存在一个影响。
古时候,濡须之战的时候,孙权与曹操相持了一个多月。
有一天孙权乘着大船前来观察曹营,曹营的弓箭手这个时候万箭齐发,孙权的船面向曹操的那一面全部插满了箭,造成了船身倾斜。
眼看着就有翻船的危险,孙权这个时候就下令调转船头,让另一面来接受箭,于是船的两边都被射满了箭,船身也恢复了平衡。
从这一件事情上,足以看到孙权的智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局面,即便是面临着即将翻船的那一份危险的时候,也能够从容镇定,看到事物的不同层面,利用对方的强势,来弥补自己的弱点,让自己达到平衡。
面对曹操的万箭齐发,本是一个凶险的事情,但是孙权能把凶险的事情化险为夷,有效利用了这一份危险。
遇到事情的时候冷静沉着,即便是那些看似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也能够轻易的化解灾难,甚至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局面。
由此可见,人生最好的状态一定不是偏颇的,只认定某一个层面,而是懂得从全局出发,考虑事物的不同影响。
《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其中都是通过辩证法的方式,来阐述事物都有不同影响的智慧。
所以老子就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所以圣人掌握万事归一的法则,可以治理天下,不单凭自己的所见反而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反而受尊敬,不自夸自耀反而能见功劳,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久。
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一个人不能客观认知事物的原因,其实大多就是因为自己主观意识偏颇造成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要你能抛开自己的自以为是,抛开自己的主观思维,才能够冷静下来认知事物的不同层面。
所以圣人处理事情的时候,首先抛开的就是自以为是的心思,在任何情况之下,主观的因素往往是人生最大的骗局,不以主观情绪为主,才能客观的认知事物的不同层面,才能逃脱这一个恶性思维之中。
对于人生来说,即便是看似大的灾问题,只要你能有效化解,反而能成为人生的垫脚石。最关键的是自己的思维以及处理事情的态度,这是最重要的智慧。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经典文言文赏析|塞翁失马
近塞①上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③而入胡。人皆吊④之,其父⑤曰:“此何遽⑥不为福乎?”居⑦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⑧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⑩。此独以⑪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边塞。
- 善术者:擅长术数的人。善,擅长。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
- 亡:逃。
-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 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 何遽(jù):怎么,表示反问。
- 居:过了。
- 富:多。
- 髀(bì):大腿,也指大腿骨。
- 十九:十分之九。
- 以:因。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位擅长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位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
老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举入侵边境,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境一带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唯独老人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保全了性命。
说“十九”:上文“死者十九”中的“十九”,是指十分之九,这是文言文中分数的表达。
又如,“赋十三”,意思是赋税占十分之三。
另外,“年二八”是指年龄十六岁;“年二九”即年龄岁。
又,“三五明月夜”中的“三五”,是指农历十五日,所以是明月夜。
西汉·刘安《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以变化为福,但是不能误解为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
人的一生不太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波折。如果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这样的祸就只能是祸,不可能转化为福了。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塞翁失马的意思(塞翁失马的意思解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