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狗的故事-大笨狗的故事布鲁托

更新:07-24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北方农村斗狗故事之黑背犬王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值得回忆的东西,而我最愿意想起的是我曾经养过的狗子们。

如今,即使是在北方的农村地区也很难见到大笨狗和背部挺直健硕有力的大狼狗,几乎消失不见。它们曾经都活跃在北方的农村,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共命运,令人感慨。今天讲一个笨狗和狼狗之间的打斗故事。时隔多年,想起那些场景,仍令我激动不已。

小时候我们村的狗大多数是散养的状态,那时候村里人都喜欢养条狗看家,狗多,大都是散养,狗又是比较好斗的动物,所以我经常能看到狗子的打斗场面。

那时候村里没有藏獒、杜高、比特这些狗,我是北方人,村里的狗只有狼狗和大笨狗以及少数的小串串。

如今的大笨狗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太行犬,据太行犬的推广人说,取太行犬这个名字是因为笨狗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以及河北地区,也就是依太行山脉分布。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孕育了这种犬,从外形上看,它们就像是小一号的虎头藏獒,由于它们的体型比藏獒要小,所以它们的耐力比藏獒要强。性格上,其实跟藏獒很像,见到陌生人就低吼咆哮,想挣脱铁链去咬人。其实我更习惯叫它们笨狗,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这么叫的。

一切要从我小时候家里养的两条狗子说起。

在我九岁的时候,家里养了两条狗,一条笨狗,体重在五十斤左右,另一条黑背狼狗,体重在六十斤左右。家里先养的笨狗,在笨狗一岁多以后,又买来那条狼狗。

在狼狗未成年之前,很怕笨狗,我那条笨狗脾气非常暴躁,它有个习惯,没事的时候会转圈的追着自己的尾巴咬,你懂的,它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尾巴。但它嘴里会发出低吼的声音,这时候黑背狼狗就会被吓得钻进窝里不敢出来。两条狗各自有各自的狗窝。是老爸用红砖给砌成的,狗窝的顶上还用了瓦片给做成屋顶,在此感谢老爸。

到了晚上家里人就把两条狗放开,让它们在院子里自由活动,每晚都是如此,风雨不改。

晚上撒开的两条狗会在院子里撒欢的玩闹,玩到起性的时候,它们就会开打,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听到黑背狼狗被笨狗咬的嗷嗷叫,其实少年的我在心里是偏向狼狗的,因为那个时候狼狗很流行,身价很高,是我爸花四百块钱买来的,90年代的四百块,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您可以自己换算一下。

自己家养的狗的叫声,我是可以分辨的,每次听到狼狗落败,我心里就想:“唉,这又输了“,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可是随着狼狗一天天的长大,形式发生了变化。

狼狗长到一岁多的时候,那年的夏天,我们一家人又在家中的平房顶上乘凉,山东的“平房”指的是屋顶不用瓦片覆盖,直接用一大片浇灌成型的水泥板覆盖的房子,房顶是平的,所以叫“平房”。夏天气候炎热,我们一家人会把饭菜端到平房顶,在那上面吃晚饭,上面视野开阔,有风吹来的时候特别舒服,如今我的父母年纪都大了,而我们一家人在平房顶吃晚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是我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原谅我有点扯远了,因为回忆太美好。让我们书归正传。

那天我们一家人在平房顶吃晚饭,家中的两条狗也已经被放开在院里活动,过了一会我们在房顶忽然听到院里传来两条狗的打斗声音,那次战斗持续了大约五分钟,出人意料的是,笨狗被狼狗打败了!至今我还记得,我爸当时说的话:“毁了,老狗夹尾巴了”,我们称笨狗为老狗。笨狗被狼狗打败了,而且从那以后狼狗在村里跟别的狗打斗就再没有输过,它开启了自己的战斗篇章。

我的狼狗打斗很有特色,回想起来,我觉得它就是靠那招打赢的,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那条狼狗活了十几年,它一生跟五条大笨狗正式较量过,我仔细观察过它的独门绝技,在它跟别的狗相遇后,从来不会上去就打,而是遵守狗子之间的见面礼仪,尾巴高高的竖起,轻轻的摇摆着。用鼻子先嗅闻对方,对方一般也会嗅它,然后它会慢慢的把嘴巴绕到对方的脖子后面,如果对方没有大动作,它就不会出手,一旦对方有大动作,它就马上咬住对方的脖子,压倒对方,开始猛烈甩头,几分钟后对方就开始夹着尾巴嗷嗷叫,表示臣服,我的狗就会停止攻击,趾高气昂的用爪子蹬地,慢慢的走上一圈,宣告它的胜利。

我的黑背狼狗活了十几年打斗却不是十分的频繁,是因为它在外面见到别的狗从来不会上去就打,尤其是遇到个子小的矮脚串串狗,它会和它们跳来跳去的轻松互动,反倒是那些小串串,凶巴巴的样子很搞笑。我的狗从来没咬过一条小狗。

它最难缠的对手是村里一条常年不拴散养的草灰色的大笨狗,吊睛眼,表情凶恶,经常在村里游荡,丝毫不顾狗子之间的礼仪,遇到别的狗二话不说,上去就打,村里人称“半村无敌手”,年少的我听到后心里不服,但是我的狗一直也没有机会跟它较量。我还没有无聊到带着自己的狗主动去挑战它。直到有一天那条狗自己找上门来。

那个时候我家的笨狗已经不在了,黑背狼狗也已经五岁了,那天中午,我们一家人在吃午饭,忽然听到我们的狗在怒吼,我就到院子里查看,发现一条草灰色的笨狗来到我家院子里,还到处抬腿尿,我知道这是想把我家的院子标注成自己的领地,我和我的狗都不能容忍它这种行为,我的狗愤怒的吼叫,于是我走到狗窝放开了它脖子上的链子,跟往常不同,我的狗这次直接冲向了大笨狗。

那条狗背上的毛也竖了起来,低吼着冲向我的狗,两条狗对撞在一起,但是那条狗体型还是小于我的狗,我的那条黑背力气很大,虽然草灰色笨狗身经百战,但几个回合以后它还是被我的狗掀翻在地,这次战斗是我的狗打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被掀翻在地的大笨狗并没有马上认输,它在地上不断的用嘴巴反击,并试图起身,还不断的用两条后腿猛蹬我的狗,但是我的狗并没有给它起身的机会,在被它挣脱了一次之后,再次咬住它的脖子猛甩,几下之后,笨狗终于撑不住,它的斗志被瓦解了,开始夹着尾巴叫,于是我喊住了我的狗,那条笨狗乘机起身快速的跑出了我家的院子,那仓皇的样子令我印象深刻。

看到自己的狗子捍卫了我们的院子,我很高兴,关上院子的大门后,我转身回到屋里,从饭桌的盘子里夹了一块肉,扔给了我的狗,又让它在院子里玩了一会之后才把它重新拴上。

请原谅我用少年的语气来描述这段往事,少年时候发生的事,只有用少年的视角来展现才最真实。或许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听老人讲述那个年代大笨狗的生存之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笨狗的身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外,小体型的有泰迪、雪瑞纳、小鹿等,大体型的有阿拉斯加、高加索、中亚、高狼、金毛、拉布拉多等等,再加上形色各异的串串。放眼望去,大笨狗的身影实是难觅……

其实,时间倒退十几二十年,大笨狗随处都是,尤其在农村,几乎为各家各户看家护院所必备,更不要说再早的时候了。那时候的大笨狗体型更大,也更彪悍,可能是人为选择的原因,那些体型较大、性格相对猛烈的狗被淘汰。咱们今天就听听老一辈的人讲讲那时候的大笨狗。

上辈儿人的那个年代,想必大家都知道,缺吃少穿!人都吃不饱,看家的大笨狗就更不要说了,能捞到刷锅水喝就不错了。虽然它们大部分一个个瘦骨嶙峋,但不乏英勇善战之辈。由于那时候都是散养,地里的野物就是它们的食物。所以有能耐的狗能吃饱,没有实力的就只能骨瘦如柴。

那时候老鼠药还不常见,家里的老鼠、地里的田鼠还比较多,老人讲了一个狗捉田鼠的故事。以前春种秋收没有机械,只能靠人力和牲畜,特别是秋收之时,当天碾压的大豆或者摔的花生需要晾晒几天。为了省力,当天打的粮食就不往家里拉,人们都睡在地里看着,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好几天。当然了,陪着他们的是家里的大笨狗。把狗留在地里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狗比较警觉,有点儿风吹草动就给主人报信;二就是防止夜里田鼠偷粮食。秋天的夜里,月光甚是明亮,明亮得如同白昼。有时候夜里睡醒了,会以为天亮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发出或响亮或低沉的鼾声,狗子们却一个个警觉地趴在那里,支愣着耳朵,灵活的耳廓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如果有田鼠出洞偷粮食,它们会立即匍匐身体,聪明的还会暂时屏住呼吸,待到田鼠走进它们的攻击范围,一跃而起,随着田鼠绝望的“吱吱”声,它们的口腔里发出清脆的可啪声,那对它们来说,是一道难得的美食!聪明而又嗅觉灵敏的狗,一晚上能捉好几只肥嘟嘟的田鼠,让自己贫瘠的胃饱尝盛宴!

秋收之后,空旷的田野一望无垠,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几条聪明的狗来到田野里。没有了可供庇护的庄稼,嚣张了一年的野兔也踪迹可循。经常见到几条狗在地里逮兔子,要么尾巴低垂,低着头一边嗅,一边急走;要么尾巴平举,飞奔着追逐。不要感觉大笨狗笨,它们比那些速度更快的格力或者细狗聪明,有经验的狗根据兔子奔跑的细微动作,就可以判断出接下来兔子是急停还是急转弯,从而决定自己接下来的动作。几条狗合围,每天填饱肚子还是可以的。饱暖思,这也是为什么大笨狗为啥在秋末冬初发情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狗捉鱼。以前人穷,家里的食用油少的可怜,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咱们一个月吃的油比过去的人一年吃得都多。没有油来做鱼,逮鱼的就少,河里或者沟沟壑壑里的鱼就多。有些狗就比较有能耐,它不光能靠自己灵敏的嗅觉发现哪里有鱼,还能自己逮鱼吃。不光能逮到浅水里的鱼,深水里的也能逮到,不得不说这是一项本事。老人说当时村里有一条秃尾巴四眼狗,能耐可大了。饿了就去村后面的池塘里逮鱼,游泳的本事超强,那些有尾巴的狗都赶不上它,一般几个猛子扎进水里就会逮到一条鱼。它一年四季都吃得油光水滑,冬春季节逮兔子,夏秋季节逮鱼、逮田鼠、逮青蛙、逮蛇,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型狗。

老人讲,那时候村里有两条狗,狼灰色,是窝子狗(同窝的狗),走到哪都成双成对的。这两条狗不光捕猎野物,还有一个偷鸡的本事。可能它们深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从来不偷本村的鸡。那时候老人的儿子上小学,早上要起很早去别的村上学,几个孩子害怕,就带上狗壮胆。谁知几次之后,那两条狗有了新的想法。由于那两条狗体型较大,它们又是窝子狗,走村串巷别的狗不敢拦着。老人的儿子走到学校的时候天色尚早,鸡刚刚下架(从树上飞下来),绝大部分人还没起床。那两条狗也许是瞅准了时机,鸡从树上刚飞下来,脚跟还没站稳,两道灰色的身影疾驰而至。一个影子叼住一只鸡就跑,多次“作案”没被逮到,只吃得是毛尖都要淌油了……

当然了,以上说的只是部分狗,绝大部分狗都是骨瘦如柴,本本分分地待在家里。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有魄力的狗才能吃饱、吃好。

听老人讲了大笨狗的生存之道,细细想来,人又何尝不是呢???

《狗王单耳立》1:大笨狗泛滥成灾,德牧野合生“祸胎”

《狗王单耳立》1:大笨狗泛滥成灾,德牧野合生祸胎

村里曾经有过一只狗王,通体酽黄,体型较大,胸腔极深,唯一的缺点就是身长大于肩高,但它叱咤风云十余年,性情凶猛,成名早,纵横十里八村未曾有过败绩。即便到了晚年,也极少有别的公狗敢跟它叫板,就算是真打起来了,也丝毫不落下风,算是历届狗王中的翘楚了。这条狗‬有个‬特点‬是,耳朵‬一只‬像‬狼狗‬一样‬立着‬,一只‬像‬笨狗‬一样‬耷拉着‬,只有‬在它‬激动时‬,那只‬耷拉着‬的‬耳朵‬才能‬直立‬起来‬。咱们后续的文章就主要写一写这条单耳立狗王的故事,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豫东农村,大笨狗已经从最初的打狗运动中彻底恢复过来,再加上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养一条狗,或看家护院,或作为孩子的玩伴,都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于是,大笨狗从最初的每个村寥寥几只,迅速发展到几乎家家必备、户户皆有的地步,而育龄期的母狗还在不断地繁殖。物极必反,任何事物一旦到了供过于求的时候,就会出现逆反。当时的但笨狗崽子也是一样,从最初的你争我夺,不几年的时光就到了任意抛弃的境地。村边的旱沟里、池塘里、水渠里,时常见到被抛弃的狗崽子。

水面上漂着的是已经淹死的,下面一群群的鱼儿在啃食;旱沟里也传来不绝于耳的小狗饥饿的惨叫声,抑或是一群群绿头苍蝇趴在已经死去并且腐烂的小狗身上饱餐,等到又一只只狗崽子扔进去,它们“嗡”地一声飞起,其他时间它们很少会有大规模的飞行运动。于是乎,再有想的人,很少有想养母狗的,时间一长,这样就导致各村的母狗极少,一到母狗发情,大街小巷都会见到一群群公狗撵着为数不多的母狗奔跑。为争夺母狗的交配权,公狗也会大打出手,实力相当的公狗打得头破血流也是常态;实力稍弱又不肯服输或者没机会逃跑的,也常常会在这场配偶争夺战中殒命当场。因为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每到这个时候,街上就会有很多男人和孩子看狗打架。故事的主角狗王单耳立,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那个时候,老版德牧虽然已经流入国内多年,但相对于偏僻的豫东老家,老版德牧还是相当稀少的。由于人们看惯了耷拉耳朵的大笨狗,对长相凶猛的德牧还是情有独钟的,只不过没有门路,很少有人能够搞到。大家也不知道那是德牧,对立耳朵的狗,统一都叫狼狗。背部‬黑色‬的还‬叫‬黑盖‬或者‬黑贝‬。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那么利欲熏心,狗还不是进行买卖,都家的母狗生了狗崽,免费分给周边的亲邻。于是,家里有母德牧的人家又开始重蹈大笨狗泛滥之前的覆辙,一旦母狗下崽,求者如云!

狗王单耳立的主人也算是那个年代头脑比较活泛的人,弄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走村串户收粮食、贩运木材,挣些辛苦钱。因为常年奔走乡间,十里八村的人即使叫不上名字,也能混个脸熟。这年冬天出去收粮食,恰巧见到那家人养有这种狼狗,威风凛凛的,就硬塞给主人两盒烟,让人家给他留条母狗。他也是个待见狗的人,自从定下那条狗,每次‬去那个村,他都会去人家家问问,还没等小狗满月(怕满月了就轮不到他了)就迫不及待地把小狗拿回了家。真是无巧不成书,他家的母羊也下羔子了,他就让这新来的小狼狗直接喝羊奶。虽然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小家伙依然健健康康的一天天长大。

在此,我们省去小狼狗的成长过程不表。次年秋天,小狼狗已经长成像它母亲那样威风凛凛的大狼狗的模样‬。由于‬卡尔‬本就是‬德牧‬血统‬,小时候‬又是‬吃‬羊奶‬长大‬,再加上‬主人‬喜欢狗‬,平时‬有事没事‬就‬进行‬‬,卡尔‬变得‬非常‬聪明伶俐‬,比一般的‬大笨狗‬懂事‬的‬多‬,又非常‬‬听话‬,惹得‬大家‬很是‬羡慕‬。村里人见了它的主人就会说讨要狗崽子的事儿,每每有人讨要,它的主人都是呵呵一笑,中中中,要的人多,先到先得,不过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它自己还是个半大狗呢!

人算不如天算,正常繁育德牧的人,德牧第一次发情不会让它进行交配,因为德牧第一次发情通常在6-8个月,这时候的德牧还没发育成熟。但农村散养的狗谁也不会过多注意它,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事情。肇事者,就是狗王单耳立它爹,我感觉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下详细介绍。造成这段“孽缘”的大公狗是一条黑嘴巴的大黄狗,当时村里的狗群由它统领。这条大黄狗细腰炸背宽胸膛,浑身黄毛似油亮,头大如升常高昂,嘴粗如筒藏锋芒,牙刀凌厉尖又长,双眼如铃窝里藏,四肢粗壮混如柱,金钱卷尾背上扛,更兼粗壮铁脖颈,撕咬发力它最强。它奔跑如风,勇猛如虎,静立时而又不怒自威,长得真像是个小狮子似的,谁见谁夸。

咱们给这条狼狗和这条大黄公狗起个名字吧,因为后续还需要它出场,方便我写,也方便大家阅读,暂且就把狼狗叫作卡尔,黄狗叫作大黄吧。卡尔的发情必然会引起村里狗群的骚乱,毋庸置疑,大黄力挫群雄,拿下了交配权,抱得“美人”归。就这样,单耳立及它的其它兄弟姐妹在无形之中得到孕育,对于想要狗崽人来说无异于一件好事,但对于卡尔的主人来说却不见得好哪儿去,他本想等卡尔长大找一条公狼狗配的,也只有认命了。

两月怀胎,一朝分娩。这窝‬狗崽子‬可能‬是我们‬村‬最早的‬一批‬混血‬狗‬,也不知道‬长大‬是啥样‬。卡尔第一胎诞下了七只狗崽子,不到满月就被人抢走了,剩下一只最为弱小的,实在是看着难以成活,就被卡尔的主人留下来了,它也就是咱们这篇小说的主角——单耳立狗王。这条狗崽子是最后一只出生的,数它最小,也就是我们农村所说的垫窝狗,一般很难成活。它一身狼灰色的绒毛,在七只狗崽子吃奶时常常抢不到奶水充盈的奶 头,所以,其它狗崽子都长得很肥壮,就它瘦弱不堪。人家都会满地跑了,它却连爬的力气都没有。给人‬怕‬养不活‬,索性‬就自己‬留着了‬。这条小狗‬与‬其他小狗‬所不同‬的‬是‬,它的‬后腿上‬长着‬狼趾‬,还是‬双钩‬的。老家人‬认为‬,带有‬狼趾‬的狗‬都比较凶‬,那有‬‬这种‬狼趾‬的应该‬更凶‬。单耳立‬的‬主人‬开始‬还‬犯‬犹豫‬,后来一想‬,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一码事‬呢,别操那么多‬心‬了‬,养着吧‬!就这样‬,小小的‬单耳立‬开始了‬它‬幸福的‬童年‬……

好了,今天咱们就先写这么多,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分享,后续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作揖][作揖][作揖]

【大笨狗的故事-大笨狗的故事布鲁托】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大笔如椽、檩条和椽子图片 下一篇:大而化之【大而化之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