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的故事—孺子可教的故事简介

更新:08-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成语故事-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

【释义】

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张良是战国末期韩国的一位青年,一次,他刺杀秦始皇未成,就只身一人逃亡到了下邳。

一天清晨,张良在汜水桥头遇见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故意把一只鞋子踢到桥下,然后用命令的口吻对张良说:“喂,小子,去给我把鞋捡上来!”

张良见老人年岁已高,出于礼貌,就走下桥捡来鞋子递给了老人。张良原以为老人会感谢他,谁知老人翘起了一只脚,又得寸进尺地对张良说:“喂,小子,再给我把鞋穿上啊!”

张良心里十分不快,可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帮了老人的忙索性帮到底吧!于是,他又按照老人的要求做了。

张良给老人穿好了鞋,老人冲他微微一笑,理理衣衫,一句话也不讲,就扬长而去了。张良觉得这位古怪的老人一定有些来历,就悄悄跟着他,一起走了一里多路。忽然,老人回身对张良说:“孺子可教啊!”说罢,老人与张良约定,五天后的黎明,两人在氾水桥相见。

第五天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张良穿好衣衫,赶到氾水桥赴约。谁知老人已先他而来了,正气恼地守候在桥头。老人责备张良道:“年轻人,怎么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起床,匆匆赶到桥边。可他发现,老人已经守在桥头等候他多时了。张良的心里羞愧万分,红着脸请求老人原谅。老人拍着他的肩膀,嘱告他:“你回去吧,五天以后再来,可千万不能再迟到啊!”

这一次,张良丝毫不敢怠慢,赴约那天,他一整夜都呆在桥上等候老人。三更时分,老人赶来了。他见张良这次表现得很好,就从怀里拿出一本兵书,郑重地递给张良说:“我叫黄石公,这本兵书是我珍藏多年的《太公兵法》,其中讲的是当年姜太公辅周灭商时用兵的谋略,你好好读它,将来会有用的!”

张良接了兵书,如获至宝。从此,他不忘黄石公的教诲,潜心学习,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谋略家。

成语故事 孺子可教(第510集)

孺子可教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孺子可教,比喻年轻人有培养前途。

张良,字子房,是今河南郏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家,是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有一天,张良在邳附近的圯水桥上遛弯儿,他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头。那个老头看到张良走来,便大声说:“喂!小伙子!我的鞋子掉到桥底下了,你去帮我去把鞋拣上来吧!”  张良心中虽然很不舒服,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大,就从桥下把鞋捡了上来。那老头又对张良说:“小伙子!再给我把鞋子穿上!”  张良这会儿已经很不高兴了,但他想到鞋都从桥下捡上来了,再帮他穿鞋又有何妨,于是他就恭敬地替老头穿好鞋子。老人站起身后连句谢谢都没有说就走了。  张良看这老头一定来历不凡。

果然,那老头走了一段路后转身回来说:“小伙子啊!你将来会有大出息,值得我来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

张良听了,连忙答应。五天后,老头将一部《太公兵法》交于张良,让他刻苦研读,以便将来做帝王之师。

此后,张良刻苦研读《太公兵法》,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参谋长之一,为刘邦建立汉朝建立了不朽的功。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孺子可教的故事—孺子可教的故事简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孺子可教的意思-孺子可教的意思解释 下一篇:孺子牛什么意思-横眉冷对千夫指甘为孺子牛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