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的意思-岁寒三友的意思是指

更新:08-0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松竹梅岁寒三友的象征与含义

松竹梅岁寒三友,分别都蕴含着深远的含义,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也是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下面,我将详细为您解释这三者的含义,相信您听后定能有所感悟。

首先,松树象征着常青不老与坚强不屈。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即使在万物凋零的严冬,它依然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这种不畏严寒、生命力顽强的特质,正是我们面对生活挑战时应持有的态度。它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接下来,竹子则代表着君子之道与谦虚礼让。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竹子空心有节,象征着虚怀若谷、心怀坦荡的品格。它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保持谦逊有礼,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最后,梅花寓意着冰清玉洁与高风亮节。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在漫天飞雪的寒冬,独有梅花傲然绽放,破蕊怒放。这种不畏严寒、独自盛开的精神,正是我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它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松竹梅岁寒三友不仅是对这三种植物的赞美和象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高洁、不屈不挠精神的重要体现。它们教会我们,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要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像竹子一样谦虚有礼,像梅花一样勇敢绽放。让我们以松竹梅为榜样,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岁寒三友的意思

还记得潇湘馆的竹韵琴声吗,它像潇湘主人一样高雅、纯洁。还有甄嬛传到了寒冬就会盛开的红梅深的我们善良的纯元皇后喜欢,就连林和靖也有诗赞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松更是很多励志之人爱好植物,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西南北风。松、竹、梅三种植物历来被人们所青睐,被我们称为岁寒三友,但是我们知道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岁寒三友的意思吗?

一、岁寒三友是指什么,

上面我们说松、竹、梅三种植物历来被人们所青睐,被称为岁寒三友。换句话说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三种植物。为什么称它们为岁寒三友呐,这是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现在很多人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同时岁寒三友还是中国画的常见题材,画作常以“三友图”命名。下面我们就来逐一看看这三大成员吧。

1、岁寒三友——松

松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

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

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中国人最为崇拜的。

2、岁寒三友——竹

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很多的竹子,当年李冰冰和张杰主演的“少年包青天”有一段戏就是曾在紫竹院拍摄的,其实著名的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竹子,南京理工大的冶园同样也少不了竹子的身影。

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就是盖房子、做家具等这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箫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竹子更是坚强,有着清新之美,没有名花的娇贵。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生存。

早熟禾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的通称。植物学文献中记载有75属以上,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

青篱竹属(Arundinaria)的少数几个种原产于美国南部,在该处沿河岸生长或生长于沼泽地区,形成浓密的竹丛。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它的写照。

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响,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

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砍伐后,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竹子用途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人们植竹造林,形成人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又以它强大的地下茎向四周蔓延扩大。

因此,近几十年来,地球表面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1988年以来,热带森林平均每年消失2425万公顷,每分钟消失46.14公顷),而竹林面积却日益扩大。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200万公顷。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3、岁寒三友——梅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描绘,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

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

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所以小编也甚是喜欢红梅的,踏雪寻梅好不风雅。

二、岁寒三友的意思

那么到底岁寒三友的意思是什么呐,我们先来看看词典上关于岁寒三友的解释:岁寒三友指松、竹、梅。因为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

岁寒:喻浊世。

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引证解释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 宋葛立方《满庭芳·和催梅》词:“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脸将红,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妇人施教 西门庆 ,使了六十两银子,也替他也买了这一张螺鈿有栏杆的牀……里面三块梳背,都是松竹梅岁寒三友。”《红楼梦》第十七回:“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以下是关于岁寒三友例如: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松、竹、梅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黄州即今湖北黄冈。

作为“罪人”的苏轼初到此地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到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以后,合成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图案,一般都用在器皿、衣料和建筑上。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终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为吉祥的象征。

奥秘世界独家观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听起来有点消极但是我们都不可否认我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精神,所以人们也总是对号入座有着自己的钟爱植物,就好比陶渊明菊,从一个人的所喜欢的东西便可知此人品性,所以岁寒三友被人们所称道所喜欢,再正常不过,只可惜三友懂我意叹为草木身。

「跟着镜头品诗词」冬之物语

冬,树叶凋零,雪花飞舞,旅人踏雪赏景,农人忙碌藏冬。在这寒冷而又温情的季节里,让我们尽情享受冬的宁静,品味冬的馈赠。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崔朋朋 摄)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腊晴江暖鸊鹈飞,梅雪香黏越女衣。(张建民 摄)

《南行》

【唐】罗邺

腊晴江暖鸊鹈飞,梅雪香黏越女衣。

鱼市酒村相识遍,短船歌月醉方归。

山中酒户冲寒去,城里行人踏雪来。(邬宪初 摄)

《题雪霁望弁山图》

【宋】钱选

倚天苍弁独崔嵬,仙阙游遨愧不才。

揽镜频嗟双鬓改,推窗三见六花开。

山中酒户冲寒去,城里行人踏雪来。

安得时晴风日好,竹林深处且衔杯。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杨继培 摄)

《雪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管歆 摄)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江涵石瘦,雪压桥低,森森万木寒僵。(周宇 摄)

《声声慢·和徐同年梅》

【宋】姚勉

江涵石瘦,雪压桥低,森森万木寒僵。

不是争魁,百花谁敢先芳。

冰姿皎然玉立,笑儿曹、粉面何郎。

调羹鼎,只此花馀事,说甚宫妆。

松竹岁寒三友,恨竹汗晋士,松涴秦皇。

雪魄冰魂,回首世上无香。

西湖有人觅句,但知渠、清浅黄昏。

奇绝处,五更初、横月带霜。

雪岭迢遥人自少,冰天凄惨日长昏。(魏高鹏 摄)

《使回蹉榆林侵夜至宿馆》

【宋】苏颂

使还兼道趣南辕,朝出沙陀暮水村。

雪岭迢遥人自少,冰天凄惨日长昏。

鸦闻宿舍惊如闹,马识归途去似奔。

屈指开年到京阙,梦魂先向九重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郝晓飞 摄)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树溟蒙雪暗天,似闻寒雁破昏烟。(周继根 摄)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

【宋】潘大临

江树溟蒙雪暗天,似闻寒雁破昏烟。

相思此夜堪乘兴,试问渔翁觅钓船。

冰铺湖水银为面,风卷汀沙玉作堆。(李建国 摄)

《花楼望雪命宴赋诗》

【唐】 白居易

连天际海白皑皑,好上高楼望一回。

何处更能分道路,此时兼不认池台。

万重云树山头翠,百尺花楼江畔开。

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冰铺湖水银为面,风卷汀沙玉作堆。

绊惹舞人春艳曳,勾留醉客夜徘徊。

偷将虚白堂前鹤,失却樟亭驿后梅。

别有故情偏忆得,曾经穷苦照书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张志栋 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范垚 摄)

《山中雪后》

【清】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雪云初霁带湖清(姚颖康 摄)

《浣溪沙》

【宋】韩淲

春入疏弦调外声。雪云初霁带湖清。屏温香软绮窗深。

山倚虚窗情淡淡,水流清浅韵泠泠。断魂醒处梦难凭。

再歌古人句,晴雪落长松。(杨荣兴 摄)

《白雪词四首》

【宋】舒岳祥

半空纷下鹤,千尺矫游龙。

再歌古人句,晴雪落长松。

(浙江省、云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贵州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杭州市、成都市监委供稿 || 国家监委网站 整理)

【纪检人·镜头/手记】专题

【岁寒三友的意思-岁寒三友的意思是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岁在龙蛇—岁在龙蛇什么生肖 下一篇:岁寒知松柏【松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