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导|成语使用正误辨析
考向一 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很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等,往往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是“修改”之意。“不刊之论”的意思是“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再如“登高自卑”并非“登上高山很自卑”的意思。“自卑”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自”是介词“从”,“卑”是“低处,底下”的意思。“登高自卑”的意思是“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典例 1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在范仲淹笔下,洞庭湖风光无限,有时波平浪静,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则风生水起,浊浪排空,让人顿生萧然之悲。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就必须着手实现湿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使湿地资源利用具有充分的可持续性。若等到严重事态出现时再采取行动,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全国卷Ⅰ)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不懈的练笔、投稿,成了全县有名的笔杆子。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个国家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简单地“输入”“复制”,照搬照抄他国的制度,最终可能会水土不服,刻鹘类鹜,甚至把国家的前途命运葬送掉。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大多数因惨淡经营而倒闭的民营书店不同,这家书店较早引入了资本运作,为其在全国扩张市场助力,但此举也让它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女士为解决养老保险的问题,多半年来在多个职能部门间奔走相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而身心俱疲,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之中。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把握成语的侧重之点,切忌语意不合
有些成语侧重这一方面,有些成语侧重那一方面,如果忽视了这些,其用法便是错误的。如“不寒而栗”指不冷而发抖,侧重于因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若用于因天冷引起的发抖就使用错误。再如“视而不见”偏重于不注意、不留心,“视若无睹”偏重于不重视、不关心。“称心如意”偏重于称心,“心满意足”偏重于满意、满足。“举棋不定”偏重于行为,“犹豫不决”偏重于思想。“不约而同”偏重于行动,“不谋而合”偏重于见解。“设身处地”强调想,“身临其境”强调去。辨析成语时,应仔细分析成语的侧重点与具体的语境是否相合。
典例 2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全球资本市场已有好转迹象,世界经济不像半年前那样陷于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但是,今年的预期增幅不会较去年大幅上升。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全国卷Ⅲ)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气温低,又下着小雨,晚上打车的人很多。在市广场一带,寒风中人们成排地一边等待,一边搓手顿脚地取暖,一见有空车就蜂拥而上,场面十分混乱。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鲜肉”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审美偏好,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只“鲜”其表,不“鲜”其里,这才是最为人诟病的。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前,一名小伙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成重伤,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孩子读书的压力和家中恢复生产的成本还是让他整日疾首蹙额,一名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主动提出愿意负担他孩子上学所需的全部费用。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三 把握成语的轻重大小,切忌语境不协
成语本身语意的轻重,应与成语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互协调,防止因不辨语意轻重而造成语境中成语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成语“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前者的意思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而后者的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自认为比别人高明,瞧不起别人,语意就较重。
典例 3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8月21日,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性霸占了一女乘客的靠窗座位,不仅不让,反而以“站不起来”“没喝酒”“需要轮椅”“你扶我”等词语挑衅劝说的列车员和乘警,这种“霸座”行为真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身兼班、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名因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批评莎士比亚,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一无是处。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个老中医用的是祖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成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胃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本各铁路公司的安全、准点、便捷和周到服务,在日本有口皆碑。但这一切正在成为过去时,如今日本国民对铁路的不满与日俱增,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的同桌上学好迟到,上课爱说话,考试想抄袭,又常常搞恶作剧吓唬女同学……总归,是个作恶多端的坏孩子,我很厌烦他。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四 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切忌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在用法上具有很强的单一性,有适用的对象和特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使用时不分清对象,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现象。比如“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多误用于指人物名声显赫。“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性。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成语不能用于形容一般事物数量多。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思考是否因不知成语的搭配对象而将其与不合适的对象进行搭配,是否因不明成语的特定使用范围而将其用在不适合的语境中。 此类张冠李戴的成语在高考试卷中并不鲜见。
典例 4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2016·全国卷Ⅰ)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绝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由此而言,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本质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为公司在国外市场和思科、爱立信等通讯巨头分庭抗礼,在国内市场去年手机出货量也已超过苹果排在第一。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恕诚先生是中国诗学研究学者,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全国卷Ⅲ)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浙江卷)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五 分辨成语的前后语境,切忌重复矛盾
有些成语本身已包含了某个意思,如果为其提供的语境中又出现该成语已有的含义,则会造成语意的重复。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正好相反,造成前后矛盾。如“真知灼见”本指正确透彻的认识,若说“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则语义重复。“今非昔比”意为“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今盛昔衰),如果整个句子是想表达今不如昔的,却使用“今非昔比”,则该成语与句意出现矛盾。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言环境,思考是否因成语中的语素与句子的某些成分重复而使句子累赘,思考成语的语意是否与整个句子的语境相矛盾。
典例 5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新一届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庶族士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题名金榜,学而优则仕,成为白衣卿相,荣耀乡里。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经历苦难的他终获成功。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中网四分之一决赛中,彭帅并没有像赛前某些人所担心的那样放水,而是和李娜展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对抗,这场比赛堪称本赛季激动人心的巅峰对决。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他生性沉静淡泊,宠辱不惊,无论贫困,还是富贵,无论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都能安之若素。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六 分析成语的语法功能,切忌运用不当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有的只能作谓语,有的只能作修饰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与某些成分不能搭配,有的只用于否定句、疑问句。这些需要同学们对此有所了解。如“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越俎代庖”后面不可以带宾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只能作谓语,若将其作宾语,说成“盗贼成了瓮中捉鳖”,则属搭配错误,应使用名词性成语“瓮中之鳖”。“何足挂齿”多用于反诘句,“同日而语”“吹灰之力”多用于否定句。
典例 6 分析并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2017·山东卷)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先生将此前在郑州市域开饭店时购买的碘盐带到新郑市域使用,竟被盐业检查人员认定为“跨区域用盐”,没收部分食盐并处罚款,如此青红皂白,强行执法的目的何在?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言论。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城人喜欢在悠闲的喝茶时光中,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学区房”“养老金”“反腐败”等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话题。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经常会有一只海狮用后脚璞站立在卖鱼人的摊位前蹭鱼吃,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了这一有趣的现象。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人一来一往的交叉质询,有点像中国武术中的拳脚过招,双方并不发生正面的争辩,但都能使听众心领神会其中的锋芒。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部分中国人还在妄自菲薄自己的中医时,据说以色列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发明出了一种非常简便的身体全方位检测仪。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诺基亚、索尼和三洋这一个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品牌在近两年纷纷走下坡路,国际品牌的世风日下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成语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
(1)“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这里只看到了成语的表面义,属望文生义。
(2)“亡羊补牢”: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此处误为“不可挽回”之意,属望文生义。
(3)“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使用正确。
(4)“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者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属望文生义。
(5)“刻鹘类鹜”:鹘,天鹅;鹜,鸭。刻画天鹅不像,但还像个鸭子。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望文生义,此处应用“画虎不成反类犬”。
(6)“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句中把“惨淡”理解成“生意惨淡,生意不好”,属于望文生义。
(7)“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句子想表达“服务质量”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望文生义。
(8)“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不是告状之意,属于望文生义。
2
(1)“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做事极为小心谨慎,存有戒心。只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侧重客观情况之危急。使用错误。
(2)“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分量重,能起很大作用。 侧重点在分量重,不能用来形容人信守诺言。使用错误。
(3)“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此成语强调忙,不强调冷。使用错误。
(4)“搓手顿脚”: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侧重点在烦躁上。使用错误。
(5)“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侧重点是内容悲惨,不能用来指粗制滥造的文章。使用错误。
(6)“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可原谅。使用正确。
(7)“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这个成语侧重点在于无路可走时,而小伙是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语意不合。
(8)“疾首蹙额”: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句子强调孩子读书的压力和家中恢复生产的成本让他整日眉头紧锁,成语则侧重痛恨之意。两者不合。
3
(1)“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在这个中,孙某明明被指定了专门的座位,但霸占了他人的位置,妨碍了他益的获得,构成了对公共秩序的破坏。但是,使用“十恶不赦”,未免大词小用。
(2)“日理万机”:多指高级政务繁忙。一个身兼班、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3)“自作自受”:意思是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在此句中用以表述人们对罪犯判处死刑一事的看法,很明显感情程度过轻,成语使用轻重不当。
(4)“口诛笔伐”:诛,讨伐;伐,攻击。指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文中说“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使用“口诛笔伐”轻重恰当。
(5)“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特指人的死亡。原句大词小用,轻重失当。
(6)“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轻重失当。
(7)“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成语使用正确。
(8)“作恶多端”: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例句中尽管列举了同桌许多许多缺点,但“缺点”绝不能等同于“罪恶”,用“作恶多端”来描绘语义程度过重,明显是错误的。
4
(1)“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使用对象错误。
(2)“折冲樽俎”: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使用正确。
(3)“分庭抗礼”: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句中提到“华为、思科、爱立信等通讯巨头”,不是双方,不合语境。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作品多。此处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丰富,不合语境。
(5)“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这个成语不用于冰遇热消融的情况。
(6)“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不属于艰难、痛苦之类,适用对象不当。
(7)“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这里对象误用,应改为“废寝忘食”。
(8)“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不能用于政策出台等意,使用错误。
5
(1) “三令五申”指多次命令和告诫,与句中的“强调”重复。
(2)“白衣卿相”,指的是没有发迹的书生,与前文“题名金榜,学而优则仕”语境不合。
(3)“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
(4)“防患未然”:在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本句中灾害已经发生,成语与已然语境相矛盾。
(5)“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意完全相反。
(6)“五风十雨”: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整句话是对霍金经历人生苦难的肯定,显然与上下文语意矛盾,可改为“风雨交加”。
(7)“紧锣密鼓”:指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逻辑错误,应用“真刀”。
(8)“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与“身处顺境”矛盾。
6
(1)“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能作“证明”的状语。
(2)“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一般用于否定句。
(3)“求全责备”: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带宾语。
(4)“津津乐道”:饶有兴趣地谈论。“津津乐道”和“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跟宾语,常用作“对……津津乐道”。
(5)“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通常后面不带宾语,句中使用错误。
(6)“心领神会”:不能跟宾语。
(7)“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不能带宾语。
(8)“世风日下”:主要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国际品牌”不能修饰“世风日下”。
你真的了解成语吗?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1、习用的古语。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凡作倔强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不节烈( 中国 称不守节作"失节",不烈却并无成语,所以只能合称他"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2、指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大多由四字组成。清·任泰学 《质疑·经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赵树理《金字》:"我想了一阵,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 定义: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来源: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吴下阿蒙"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四字习语:在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组成: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由来: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愚公移山、万象更新;
联合主谓式成语: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联合动宾式成语: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批郤导窾、焚膏继晷、提心吊胆、破釜沉舟、指桑骂槐、买椟还珠;
联合名词式成语: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成语: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成语:逍遥法外、问道于盲;青出于蓝、爱不释手、心乱如麻、重于泰山;
并列式成语: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喜怒哀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
偏正式成语: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
承接式成语:见异思迁、先斩后奏;
因果式成语:水滴石穿、水落石出;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种类:专有名词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简单地就这方面作些说明。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也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科学术语: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主观能动性""乐观主义""无限花序""平行四边形"这些科学术语,尽管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可是并不是成语。
谚语: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勉强可以的。
歇后语: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泥菩萨洗脸--越洗越难看。"、"蜜饯黄连--先甜后苦"这些话,都是歇后语而不是成语。
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2、意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
省考国考申论规范词+言语常考成语每日积累4.5
①帮扶××企业成为专业公司,帮助建设××设施——扶持,搭建平台
②不能很好地将制定好的计划进行下去——执行力下降/执行力降低/执行不力
③政策执行不停留在表面;把的各项政策切实传递给百姓——落实政策/贯彻执行政策
④××政策/管理方法的设计和选择考虑到不同人群、不同主体的需求——人性化管理
⑤/官员答应过的事情却没有做到,出尔反尔——不讲信用,有损公信力
⑥执法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法不严
①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②不可替代:指某人或某物是不能够用他人或他物来进行替代
③差强人意:大体上尚能令人勉强满意
④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⑤废寝忘食: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⑥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⑦各行其是:指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废寝忘食的意思、废寝忘食的意思简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