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得陇望蜀
在中国的历史上,西汉末年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王莽篡位后,刘秀与他的族兄刘玄联手,借助各地的军,终于在昆阳一带彻底击败了王莽,恢复了汉朝的统治。刘玄也因此成为了汉更始帝。然而,刘秀的势力逐渐壮大,超过了刘玄,他自立为汉光武帝。
在平定了河南之后,刘秀迅速占领了河北,并继续向山东进军,了当地的农民。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也为东汉200多年的历史奠定了基础。控制了东部地区后,刘秀将目光投向了西部,他希望平定陇蜀两地,实现全国的统一。
在攻下天水后,大将岑彭和吴汉将隗嚣围困在西城。隗嚣自称为蜀王,并与蜀帝公孙述结盟。公孙述派遣大将李煜前往救援隗嚣,并先行占领了上邽。面对这种情况,光武帝刘秀急派盖延和耿弁率军围困上邽。
在准备返回洛阳之前,刘秀给岑彭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下一步的军事计划。他在信中写道:“如果西城和上邽两城都无法攻下,那么你们就可以率兵南下攻占蜀地。人总是难以满足,既已平定陇地,就会渴望占有蜀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总是想要更多,一旦得到了某样东西,就会想要更多。这就是“德陇望蜀”的由来。
“陇”指的是甘肃省东部的地区,而“蜀”则是四川省的西部地区。因此,“德陇望蜀”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在得到了一些东西之后,仍然不满足,继续追求更多的利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贪心和不知足。
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典故释绎(十二):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右(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公元32年,大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先回京城去了。
回京后,听说岑彭取胜,就给岑彭去了一封信。岑彭接信一看,上面写着:你攻占了陇地,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刘秀原话是“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的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这个成语中的“蜀”,指西蜀之地无异。而“陇”具体是指什么?包括哪些区域呢?
“陇”是指陇山!陇山在哪呢?
六盘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广义六盘山的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泾水与渭水的分水岭!
狭义的六盘山为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
而六盘山第一高峰是米缸山,海拔2942米。位于狭意上六盘山的南侧!
由于六盘山乃至陇山基本是南北走向的山,而甘肃之地绝大部分是位于陇山之西,所以一般称之为“陇右”。陇东之地已经是陕西了!得陇望蜀中的陇一般认为是指的现今的甘肃东南部及陕西南部靠还四川一带!
在中国中部,有条东西纵贯的铁路,兰州以东称陇海铁路!兰州以西称兰新铁路!其中的“陇”代指兰州,而“海”则是指海州(今属连云港市)。
【得陇望蜀的意思,得陇望蜀的意思和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