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成语:搜索枯肠
视频加载中...
【成语名字】:搜索枯肠
【成语拼音】:sōu suǒ kū cháng 「ㄙㄡ ㄙㄨㄛˇ ㄎㄨ ㄔㄤˊ」
【成语释义】:搜索:搜查,仔细寻找。枯:干燥。枯肠:比喻枯竭的思路。形容写作或思考问题时极力冥思苦想。
【成语出处】:明 邵璨《香囊记》:“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多用于诗文创作。
【近义词】:挖空心思、搜肠刮肚 、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反义词】:无所用心 、倚马可待
【成语造句】:
1、他搜索枯肠,想找出一个确切的字眼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
2、现在的他可说是江郎才尽,毫无灵感,即使搜索枯肠,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成语典故】: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据《全唐诗.卷三八八.卢仝》引)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成语接龙】:
搜索枯肠→ 肠肥脑满→ 满面春风→ 风尘表物→ 物稀为贵→ 贵人贱己→ 己溺己饥→ 饥焰中烧→ 烧犀观火→ 火上弄冰→ 冰清玉洁→ 洁身自爱→ 爱如己出→ 出其不意→ 意惹情牵→ 牵牛织女→ 女貌郎才→ 才学兼优→ 优游卒岁→ 岁在龙蛇→ 蛇蟠蚓结→ 结结巴巴→ 巴三揽四 →四肢百体→ 体贴入微→ 微为繁富→ 富国彊兵→ 兵老将骄→ 骄阳似火→ 火烧火燎→ 燎原烈火→ 火妻灰子→ 子孝父慈→ 慈悲为本→ 本固邦宁→ 宁死不辱
“冥思苦想”
冥思苦想
【名称】冥思苦想[míng sī kǔ xiǎng]
【释义】冥:深奥,深沉;思:思考;想:思考。“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用你在这儿冥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
【示例】“设计人员在搞设计之前,不只是埋头翻资料,或者捧着脑袋冥思苦想,而是跟着工人师傅上沸腾的建筑工地。”(摘自《文学》1976年第5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搜索枯肠 绞尽脑汁 煞费苦心
【反义词】不假思索 无所用心 信手拈来
鲁班发明伞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还没有伞。鲁班(注)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雨淋日晒的问题,他希望能够发明一种既能遮阳又能挡雨的工具,但尽管经过较长时间的冥思苦想,也不知从何着手做起。
一天,他看到孩子们在荷塘里玩耍,他们把荷叶倒过来顶在头上遮阳。这一幕给了鲁班灵感,他仔细观察了荷叶的形状和结构,并模仿荷叶制作伞。
鲁班首先找来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然后按照荷叶的式样扎了一个架子。接着,他找来一块羊皮,将其剪成圆形,并蒙在竹架子上。这样,一个简易的伞就制作完成了。
鲁班高兴地把这个发明告诉了他的妻子,并让她尝试使用。鲁班的妻子认为这个发明很好,但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她认为,如果能够将伞收拢起来,携带起来会更加方便。于是,鲁班和妻子一起努力,将伞改造成一个可以活动的物件,需要用时撑开,不需要时收拢。
这个发明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人们在出门时带上伞,就可以不受雨淋日晒之苦,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为后世伞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鲁班发明伞的故事告诉我们,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而创新则需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实践。鲁班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的发明创造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注:
鲁班(约前507-444)姓公输,名般,鲁国(鲁班故里在今山东滕州)人,又因般班古时通用,故人称其为鲁班。
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搜肠刮肚”
搜肠刮肚
【名称】搜肠刮肚[sōu cháng guā dù]
【释义】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示例】“似这作文,搜肠刮肚,可待写上什么?”(摘自清·蒲松龄《逃学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
【近义词】冥思苦想 搜索枯肠 挖空心思
【反义词】无所用心 心不在焉
搜肠刮肚 苦吟而成
唐朝给我们留下了成千上万首脍(kuài)炙(zhì)人口的诗篇。这些千古流传的佳句,都是经过诗人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反复琢磨才写成的。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苦吟诗人之一,他曾因冲撞韩愈的仪仗队,留下了“推敲”这诗坛上的千古佳话。
与他并称“诗囚”的孟郊,也是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他形容自己说:“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他那些精妙的诗句,都是精思苦吟得来的;诗圣杜甫称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要炼出佳句,他作每一句诗都要经过再三修改,改后还要自己朗诵,检查是否合诗律。
晚唐诗人周朴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每次外出,见到可咏之景,便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倘若得到一联一句,则手舞足蹈,以至达到咏诗着魔的地步,竟然晚上忘记了回家。
唐朝诗人作诗真是费尽了心思,这种精益求精的苦吟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搜索枯肠-搜索枯肠而不可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