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晌午,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中翻滚着热浪,与远处起伏的群山遥相呼应。爷爷干活去了,小孙子在家,昏昏沉沉地趴在凉硬的地板上。老黄狗蜷伏在门槛下的阴凉里,伸出长长的舌头。突然,它听见了什么动静,箭一般冲向屋外,对着坡下的山路吠个不停。小孙子被惊醒了,赤脚追了出去。坡下有一个人,挑着一对沉重的担子,在赶路。原来是挑客。生活在山区的人们一年大多数时间都忙于农事,加上离小镇又太远,一年难得去赶几次集。于是..
精三分,傻三分,留下四分给子孙。这是大白话,却也是大道理。这是个天寒地冻的早晨,六零车队接到县政府通知:速运两车木炭给县政府,同时选拔一名优秀驾驶员进县政府车队。当时,车队队长不在,副队长刘晓天接到通知后,不禁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个采购木炭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本县不产木炭,要到百里之外的南山县去采购,可南山检查站以雁过拔毛而闻名,无论是谁,无论什么车辆,只要从那儿经过,对..
贾县长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没事就爱写两笔,还是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这一带城乡,随处可见贾县长的题字。最近,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某家单位的贾县长题字被弄花了,恰好贾县长前来视察工作,看见自己的题字被弄花了,脸立时拉下来了,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这家单位的负责人吓了个半死,火速调监控,发现招牌上新做的油漆字,是被一头路过的牛蹭痒时给蹭花了。无论怎么说,不重视县长题字的罪名是跑不掉..
冯静、杨小虎和陈大海三人从小一起玩到大,渐渐地,小虎和大海都喜欢上了冯静。为了赢得冯静的芳心,两人都做了不少努力。冯静比较来比较去,觉得大海可能更适合自己。可小虎对她也是痴心一片,要不要拒绝他呢?冯静犯起了愁。这天,大海来找冯静,说当地一个景区设置了一个网红桥,想请她一起去玩儿。冯静问:啥是网红桥?大海解释说,就是一座悬在水上的吊桥,桥上的人会被分成两组,各自随着动感的音..
蒋大忠是个聪明人,这两年在林场边办了一家猪场,还研究了一种新式养猪法,日子算过得去,就是他五岁的儿子小宝,这几个月小病不断,搞得他心神不宁。这天,小宝眼睛发炎了。妻子不在家,蒋大忠一人走不开,只好打电话叫来了村医孙叔。孙叔年轻时在林场当医生,退休后回村发挥余热,很受大家敬重。孙叔对蒋大忠说:小宝这眼疾可能是受了寄生虫感染,他最近总有各种不舒服,怕是多有关联,你还是带他去城里大医院瞧瞧。..
大柱这两年可愁坏了,一愁,没娶上媳妇;二愁,自家的杏树三年不挂果。媒婆吴婶是个热心肠,一直很关心大柱,为他的婚事操碎了心,可大柱穷,姑娘连面都不愿意和他见。再说大柱那六亩地,是爹娘留给他的遗产,但他前几年脑子一热,将粮食地改种了杏树,杏树就是不挂果,钱全赔光了。这天,大柱在杏树林边发呆,看见一个小伙子在远处转悠,定睛一瞧,是小高。小高农业大学毕业,现在是村里的果树种植技术员,指导村民种瓜果。村里只有..
这天凌晨,省120急救中心值班医生刘春兰突然接到出诊电话。这对于她来说,本来极为平常,哪天不出诊十几次接送危重病人呢?可今天这个电话却让她感到肩上的压力。为什么?因为这个电话是市长值班室直接打来的,说必须把这个病人抢救过来。值班秘书说:一周后这个人要出席全国道德文明先进表彰大会,并要现场发言的。刘春兰急切地问:具体位置?病人名字?什么病?阳平县清江小区,A座..
苏翠香摆了个煎饼摊,她烙的煎饼色泽金黄,和她的名字一样,酥脆香。最近煎饼摊附近在建设港口,数百个民工吃住在工地,定点买苏翠香的煎饼,吃得那个香啊,经常有民工比赛吃煎饼,有人一顿能吃八个。几个月后,民工们开始议论,苏翠香家的煎饼没有原先的味道了。施工队长亲自来到煎饼摊,提出可以涨价,每斤涨一元钱。苏翠香连声道谢。可钱付了,煎饼还不是原来的味道。队长不乐意了,让人捎话给苏翠香,要是煎饼再没有原来的好吃,..
李大妈清晨六点被送进了县医院,入院时连话都说不清楚了。经检查,医生给出了明确诊断李大妈是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溶栓,可县医院不具备这个条件,要想溶栓,只能转院。关键是,溶栓的最佳治疗时间,只有发病后的前六个小时。医生通知家属,尽快决定是否转到省城大医院去。李大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华,是个地道的农民;小儿子小帅住在城郊,做点..
丁华在县城工作,热衷于开车到处游玩。他听说王家庄有个新景点叫洞中瀑,便找了个周末驱车前往。根据导航的指引,丁华在午饭时分顺利到达了王家庄,他见路边有家实在土味馆,便把车拐了过去。土味馆的门前有很大一块空地,有头毛驴拴在边上,悠闲地吃着草料。一个手捧草料的中年人见有客人来了,忙放下草料热情地招呼:老板,吃饭里面请。丁华进屋点了两个菜,那中年人告诉..
这天早晨,琼斯先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看着当天的晨报。琼斯太太问他:亲爱的,有什么惊人的报道吗?拉斯韦加斯又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失主被劫17万美元。歹徒如何得手,原因尚未查明这时,女仆走进餐厅,打断了琼斯先生的念报声:先生、太太,有位陌生客人来访,他问你们有没有丢钱。琼斯先生说:&ldqu..
王一针是县上有名的神医。王一针之所以叫王一针,是因为他精通针灸,不管大病小病,凡是喝草药不管事的,找他扎一针,准好。但是县上的人一般不轻易找他。一是他这一针收费太贵,扎一针就是五百,再一个,就是这扎针太吓人,那么长的针插进身体里,谁看了都发怵。即便如此,王一针的小门诊依旧门庭若市。王一针一米八几的块头,身形魁梧,面相凶恶,真看不出是个医生。他行医主要是因为祖上把这手艺传给他了,他得传下去。他的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