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侍母三年不离不弃!这些孝道家风家训小故事你知道吗?

更新:05-03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孝是中国古代颇为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下面呈现的是有关孝道的家风家训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家风家训小故事1:汉文帝侍母

汉文帝刘恒以孝闻名,母亲生病时,他既要处理国家大事,又要陪伴母亲 。

吃药时,他会先自己尝一尝,之后再端给母亲。母亲患病三年,这三年里他从未离开,始终在母亲身旁悉心照料 。

智慧小语:身为一个人,应当重视孝敬父母,平日里对父母予以照顾是很重要的。

他们生病时,需要安慰,哪怕只是一句体贴的话语,也能让他们十分开心。

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家风家训小故事2: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名为陆绩,他对父母极为孝顺。在他6岁那年,有一次他前往袁术家中做客,袁术让人拿出蜜橘来款待他,然而他并未食用,而是偷偷藏在了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之际,怀里滚出三个蜜橘,袁术见状大笑,问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应道:“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惊讶,心里想着,一个6岁的孩子,竟然懂得克制自己,还知道孝敬长辈,这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

他发出感叹,说:“小陆郎具备这样的品德,日后必定会成为能够报效国家的栋梁!”确实如此,根据相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作出的贡献非常大。

家风家训小故事3: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人叫黄香,他凭借孝顺而出名,他9岁的时候母亲离世,从那以后他更加用心地照料父亲,所有的家务事都由他一人承担 。

冬天到了,他担心父亲会着凉,于是自己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身体把被子温热,之后再扶父亲上床躺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让父亲晚上能迅速入睡,他每晚都会先把凉席扇得凉快,然后再请父亲去睡。黄香年纪很小,却有这样的孝心,这也促使他在做人、求学方面取得成就。后来,他成为了一位以孝闻名的好官,被人们称作“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还被列入了“二十四孝”之中。

家风家训小故事4: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世人称他为“曾子”,他以孝闻名。他少年时家里贫穷,常常进入山中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

曾参突然感到心疼,意识到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他背着柴快速赶回家中,跪着询问原因。母亲说:“有客人突然到访,我咬手指盼你归来。”

曾参接见了客人,并且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他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这样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家风家训小故事5: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且勇敢,还十分孝顺。早年他家境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 。

父母去世后,他当上了大官,接到命令前往楚国,跟随他的车马有很多,所积攒的粮食数量极多 。

他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常常怀念双亲,慨叹道,即便自己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也无法再实现了,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生时尽力,死后思念 !

家风家训小故事6:庾道愍万里寻母

庾道愍生活在南朝时期。他还不会走路时,父亲便离世了,只剩孤苦伶仃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然而祸不单行,道愍刚两岁时,家乡暴发了一场洪水,无情的波涛卷走了他的母亲。自此,年幼的道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好心的邻居们轮流把他接到家中,今天你给他一碗饭,明天我送他一件衣,费了好大劲才把道愍养大。道愍渐渐懂事了,他见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母亲,心里十分羡慕,便向叔叔婶婶们询问自己的父母情况。邻居们认为道愍应当知晓自己的身世了,便好心地对他讲:

这个想法,常常令道愍激动得难以入眠。他整日在外面奔波,见人便询问母亲的踪迹,全然不顾对方是否认识自己。闲暇之时,他就木讷地伫立在村口的大树旁,眼巴巴地凝视着大路,期盼着母亲能够骤然现身

乡亲们觉得他变得有些疯疯癫癫的,不过都可怜他的身世,所以没有人笑话他,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的面前。

上天不会辜负用心之人,终于有那么一天,一位年年都往南方贩卖布匹的邻居跑来告知道愍,说自己曾经在交州(在如今越南的河内)的一个集市上见到过一位妇女,那妇女长得与道愍的母亲相像 。当时集市上十分拥挤,他还没来得及搭话,那位妇女的身影就再也看不到了,道愍听闻此消息,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几乎马上就有了肯定的答案:集市上出现的那位妇女必定是自己的母亲,他暗自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前往交州寻找母亲!

25岁时,乡亲们推选道愍到官府任职。其他人都期望在家乡附近找个工作,道愍却表示想去外地当官,还主动请求到广州绥宁府(今广东增城)担任副将。那时,两广一带仍是所谓的

道愍踏上了南下的旅途,他满怀希望。可是,等他到了绥宁以后,他才知晓从绥宁到交州还有很长一段路程。两年以后,道愍放弃了升职机会,辞去了官职,带着所有积蓄,继续往南行进。

道愍长途跋涉,越过千山万水,终于到达交州,很快找到了邻人所说的集市,他四处打听,几乎问遍集市上所有店铺,却始终没人提供确切消息,后来他到集市附近几个村子打听,打听一年毫无收获,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泡。他就像疯了一样,看见人就问

一天,道愍正在赶路,突然天降大雨,他赶忙躲进一个山洞避雨,刚进山洞,就看见远处有一位老妇人背着一大捆柴禾艰难地朝山洞走来,道愍急忙跑出去,将她扶进山洞,还帮她卸下背上的柴禾。就在这个时候,道愍忽然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在极为久远的以前就认识这位老妇人,儿时的记忆如同被点燃的火把,在他脑海中熊熊燃烧,而且越烧越明亮。他再也抑制不住,突然发问:

过了一阵子,母子二人止住了哭声,此时,外面的雨也停了,母亲带着道愍来到自己住的草棚里,向他讲述了自身的经历。

原来,母亲落水后,没有获救,而是自己抓住了一颗大树,在洪水中漂了一天一夜,之后设法爬到了岸上。上岸后母亲自己也搞不清东南西北,便一直朝着干燥的地方走,想着等洪水退去后再设法回家。没有想到,上岸后没过多久就遇到了一伙趁机打劫的强盗,他们将道愍的母亲以及另外几个年轻妇女绑架到了交州,打算把她们卖到妓院去,从而获取不正当的钱财。道愍的母亲偷偷地磨断了手上的绳索,在夜深人静之时逃了出来,一直逃到如今居住的地方。她起初靠乞讨维持生活,后来便自己动手开垦了一块荒地,向村民们借了些种子,依靠种庄稼养活自己。开始的时候,她极其思念遗落在家乡的孩子,心里总想着回去找寻他。后来听闻,交州和鄢陵相距将近万里,根本无法走回去,于是她渐渐死了心,打算就在此地终老。儿子突然现身,让她欣喜得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生怕自己又是在白日做梦。

道愍听完母亲的讲述,心情复杂,既高兴又难过,高兴在于他终于寻得失散已久的母亲,难过是那场可恶的洪水使母子二人都历经诸多苦难。不久后,他怀着满心喜悦,陪同母亲一同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自此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汉文帝侍母三年不离不弃!这些孝道家风家训小故事你知道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才气横溢的苏轼作诗有多厉害?随意挥洒一气呵成令人叹服 下一篇:苏轼四过庐山留下40首诗!为啥说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