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让人又爱又恨?从童年陪到高中,你被它折磨得有多惨

更新:05-03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用 努 力 和 坚 持 成 就 最 好 的 自 己

夫中国,中央之国也。

古圣先贤以吾邦居于宇宙之中央,是以称吾邦为中国。

足下以中国即中原,盖夏商周之土以中原为主,不若今日之大也。

怎么样,馆君这一番出口成章,有没有成功镇住你呀,馆君可是个文化人呢!

怎么样,

馆君这一番出口成章

有没有成功的把你镇住鸭,

馆君也可是个文化人呢!

话说,文言文大家都知道吧,它是一种让人又喜爱又讨厌的文体,从童年时期就陪伴着我们,一直到高中,当然,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陪伴我们到大学

爱她,是她承载

了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与历史

恨她,是她实在是太难背了。。。

一想起当年那些馆君头悬梁锥刺股

才背下来的文言文文章

那可真是一把把的

心头血与辛酸泪鸭。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背下了这些文言文,这些文言文有的壮阔,有的凄婉,有的豪迈奔放,有的清新隽永 ,正因如此,我们才感受到了那些在现代社会无法感受到的情怀与文化。

那些年让我们 热血彭拜的文言文

礼记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文中有两个这样至高的概念:

文中“大道”指的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种治理能带来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大同”也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之后,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将现实社会与理想的“大同”社会进行对比,进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现象,比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都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描述的理想社会,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一种幸福的憧憬。

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少年中国说》

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其他人身上,完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沙漫天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大放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梁启超

这篇《少年中国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描绘了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

每每馆君读到动情之处,都会浑身战栗,热血沸腾,遥想当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那时民族危机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

《少年中国说》创作于1900年,那是在戊戌变法之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的时候。那一年是庚子年,当时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与清政府勾结,镇压义和团运动,还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

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污蔑中国是“东亚病夫”,污蔑中国是“一盘散沙”,说中国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

中国人当中,有一些无知昏庸的人,他们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还叫嚷“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他们散布悲观情绪,使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戊戌变法失败,这使得梁启超被迫逃亡日本,然而他并未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在抵达日本的当年便创办了《清议报》,借助该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继续开展。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

为了反驳帝国主义分子的荒谬言论,纠正国内一些人自甘堕落、盲目崇拜外国的奴性心理,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唤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在恰当的时候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最后 这是馆君最敬佩的一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话出自 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

听到这句话时,是否会精神一振,是否会觉得这仿佛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这四句话,被当时的理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为它们言简意赅、意义宏大,所以历代都被传颂,从未衰败过。

近年来,这四句话多次被领导人引用,它非常能够表达一个人对国家的担当,它非常能够表达一个人对社会的使命。

特别是对于接受儒家教育的华人而言,他们都感同身受,他们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可谓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 。

而每每馆君在读到此处时,

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天地一片混沌,

万物晦涩不明,

突然,

黑暗之中亮起了火光,

开始是一点点的熹微,

可后来光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他们变成了篝火,

变成了火把,

变成了驱散黑暗的剑,

变成的亘古不变的太阳,

照亮了这片土地。

你在这个时候向上望去,看到的正是那一个个如同巨人般的存在,他们将这方土地高高擎起,使得万物最终得以有栖息之所。

所以有人问学习古文诗词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小,我们便开始学习那些从古至今流传的诗歌散文。想必大家小时候也和小编一样,被父母、老师要求背诵经典名篇。比如小时候要背唐诗,那时我们不太明白其含义,却被要求机械地背下来,其中蕴含的深刻意思我们甚至未曾真正理解。

到了初中阶段,开始学习绕口的古文,在老师的传授指导下,着手用现代语言去翻译古文所反映的真实含义,然而却还是不太理解。

只大致了解到,宋濂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同乡一个叫马生的后生,这后生是送给一个学生的,朱子讲了一些教育后代的训言,《伤仲永》写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开始接触更多古文诗歌,还选修古代经典文篇进行研读,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我们或多或少有了自己的认知,知晓了李白的洒脱,杜甫的苦痛,了解到宋代文人寄情于山水,明白了魏晋风骨,甚至对明朝时期光怪陆离的神鬼世界产生了更多好奇,想要深入探究。

我们开始接触各个时期文人的伟大之处,陶渊明被放逐,他融情于田园风光,王维喜爱闲适的田园生活,欧阳修忘情于山水之间,杜甫哀伤百姓生活凄苦,李白有不事权贵的清高之躯,范仲淹有先后之忧,阮籍与山涛有深厚情谊,苏轼与张怀民有闲情雅趣,陆游与唐婉有离愁别绪,项脊轩的爱人阴阳两隔,有着深深思切 。

文人们情感世界,通过他们的诗篇,我们也有了不少的知解。

因此,有人会忍不住发问,我们在生活中和普通人交流时不需要用文言文,买菜、逛商场也不见得要和别人探讨诗词歌赋,那么我们学习背诵这些诗词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没必要这样想,文学作品本身没有功能性作用,它们自身就是典型的“无用”,既然你都说它们不行,那为何还要写这篇文章,正是经典文篇的非功利性,才是我们更需要去研读的意义。

学了宋濂的赠文,我们看到古人学习的艰辛,这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背完朱子的训言,我们明白了节约的美德。走进这些文人的世界,会让我们自身受到感染,散发着醇厚的诗意。在浮华、快速的世界中,我们能慢下脚步,感受诗意中的自然。

童稚时期我们吃了很多的零食,

虽然我们都快忘记了,

但是毫无疑问,

它们已经长成了我们骨头与血肉。

【文言文让人又爱又恨?从童年陪到高中,你被它折磨得有多惨】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为何能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你知道背后原因吗 下一篇:齐宣王好奇如何称王?孟子竟以‘牛’事道出保民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