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名人故事10则
无论处于什么时刻,在你身旁,是否总会碰到一些喜爱读书的人呢 ?接下来小编收集了10则有关读书的名人故事 ,仅供大家参考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1、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整日专心钻研国学,有时吃饭都不外出,准备了馒头,还有辣椒、酱油等佐料,将其摆在书桌上,饿了就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一阵停一阵,看到精妙之处就大声喊:“妙极了!”有一回,看书太过入迷,竟然把馒头伸进了砚台里,又伸进了朱砂盒,啃了好一会儿,涂成了花脸,自己却没有觉察,这时一位朋友前来拜访,见状捧腹大笑,而他还不知道人家笑他什么。
2、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时期,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教书。一年夏天,一回曹禺的家人准备好了澡盆和热水,叫他去洗澡,那时曹禺正在看书,十分喜爱,推托了好几次,最后在家人的不断催促下,他才一只手拿着毛巾,另一只手拿着书走进内室。过了一个钟头,没见人出来,房里时不时传出稀疏的水响声,又过了一个钟头,还是那样 。曹禺的家属心中顿起疑惑,他们推开门一看,只见曹禺正坐在澡盆里,他一只手拿着书在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有意无意地拍打着水。
3、张曜拜妻为师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叫张曜的武官,因苦战立下功劳,得以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没接受过教育,没什么文化,常遭朝臣轻视,御使刘毓楠称他“目不识丁”,所以改任他为总兵。张曜自此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让自己具备文韬武略。张曜想到自己妻子很有学识,回到家便请求妻子教他读书 。妻子表示,要教是可行的,不过存在一个条件,那就是得行拜师之礼,且要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答应,立刻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随后对她行了三拜九叩之礼。从那以后,只要是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 。
每当妻子摆出老师的姿态,他便躬身肃立聆听教诲,不敢有丝毫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让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常常佩戴在身上自我警醒,几年之后,张曜最终成为一个颇具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担任巡抚时,又有人弹劾他“目不识丁”,他于是上书请求皇上面试,面试结果令皇上和众多大臣都大为惊讶。张曜在山东任职期间,修筑了河堤,修建了道路,开办了厂局,精心制造物品,做了许多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事情。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赐予他“勤果”的谥号 。
4、范仲淹的读书故事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贫困无依,便改嫁到常山的朱家。他长大后,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含泪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的南都学舍求学。他日夜认真读书,五年间从未脱衣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昏昏欲睡,就用水浇脸。他常常在白天刻苦读书,什么东西都不吃,一直到日头偏向西边的时候才吃一点食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他领会了六经的主要旨意,后来又树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时常自己讲述道理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5、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有诸多贡献,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很好奇,常提出一些问题,像“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这类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多,可他毫不在意,依旧该问就问。
有一回,伽利略听闻数学家利奇前来比萨游历,他便准备了诸多问题打算向利奇请教。此次情况良好,老师教导不倦,学生便不停地发问。伽利略迅速学会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还深入掌握了阿基米德的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6、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有一位著名学者、史学家叫万斯同,他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万斯同小时候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因贪玩在宾客面前丢了面子,遭到宾客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宾客桌子,被父亲关到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还从《茶经》中获得启发,开始用心读书。时间很快过去了一年多,万斯同在书屋读了好多书,父亲宽恕了儿子,万斯同也领会了父亲的苦心。万斯同经过长时间勤奋刻苦读书,最终成为一位熟知历史、博览群书的知名学者,还参与了《二十四史》里《明史》的编修工作。
7、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自幼便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念书,第一学期成绩出色,学校奖励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马上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接着买了几本书,还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夜晚寒冷,夜读难以忍受时,他就摘下一颗辣椒,放进嘴里咀嚼,直辣得额头冒汗,他用这种方式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8、悬梁刺股
在东汉时期 有个人叫孙敬 他是著名的政治家 年轻时的他勤奋好学 经常关起门 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读书 常常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 劳累了也不休息 时间久了 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读书学习 就想出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 男子头发很长 他找了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感到疲劳而打盹时,头一旦低下去,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进而把头皮扯痛,他马上就会清醒过来,然后再继续读书学习。
9、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个大学问家叫匡衡,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然而家里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就没办法看书,他常为此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间发觉自家墙壁好像有亮光,他起身查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透过来,匡衡看到后,马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了一把凿子,在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紧接着,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借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此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靠着墙壁,借助邻居的烛光读书。因为他从小勤奋好学,所以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10、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丞相,他年少时家境贫寒,与哥哥相互依靠维持生活,为了遵循父亲的遗命,使家族荣耀,他不从事生产劳动,而是闭门专心读书,然而却不被大嫂容纳,为了消除兄嫂之间的矛盾,面对大嫂一次次的羞辱,他克制忍耐不发作,随着大嫂的行为愈发过分,最终他实在无法忍受,便离家出走,打算浪迹天涯,在被哥哥追回来后,他不计较之前的怨恨,阻止哥哥休掉大嫂,此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终于有一位年事已高的人,听闻名声前来,免费招收徒弟并传授技艺,徒弟学业有成后,辅助刘邦,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身边总有人爱读书?这些名人读书趣事你知道吗】相关文章: